第三十三章 原則性和靈活性(2 / 3)

小說:最三國 作者:範軍

諫文是這樣寫的:“益州從事臣王累,泣血懇告: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會盟於武關,為秦所困。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於涪城,恐有去路而無迴路矣。倘能斬張松於市,絕劉備之約,則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業亦幸甚!”

劉璋看完之後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將那張紙輕輕一扔,說——你可以去死了。

王累絕望了。他大叫一聲,馬上割斷繩索,隨即就撞死在地上。當然,要說得準確一點的話,王累不是撞死的而是氣死的。因為在撞地之前,他就已經氣絕身亡了。

劉備版鴻門宴

涪江之上。劉備與劉璋相見,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所謂各敘兄弟之情,那情景相當的感人。

劉璋的心可以說完全放下來了。他對眾官員說——知道成功的秘訣嗎?從相信兄弟開始。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是可以懷疑的,兄弟情不能懷疑。否則,你就是一個人在戰鬥。

不過很多官員對劉璋的談話抱持審慎的態度。一切才剛剛開始,狐狸的尾巴究竟會不會露出來,不到最後時刻是不好判斷的。

與此同時,龐統則勸劉備痛下殺手。不錯,親切友好的交談是可以的,敘兄弟之情也沒什麼,但那只是過門,是前奏。接下來,就要使出男兒本色,該出手時就出手。

劉備又首鼠兩端了,又開始懷疑昨天的決定——殺同宗兄弟,是我劉某人該乾的事嗎?!

龐統見劉備還是心太軟,就又循循善誘,說咱們爬山涉水,已經走到這一步,退是不能退了。如果一直狐疑下去,能做成什麼事呢?再說我們的機謀一旦洩露,反為對方所算。在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明公真打算不明不白地死去?

劉備依舊首鼠兩端。

唉,殺一個人真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要殺的這個人是自己的兄弟。劉備的痛苦難以名狀。

龐統便不再逼他。

龐統以為,一個人能不能成事不是逼出來的,而是狠出來的。對別人狠一點,對自己更要狠一點。很顯然,劉備在這兩方面都沒能達標。

他決定,讓魏延去做這件事。魏延這人比較狠,曾經殺過人。殺過自己的主子。

如果在宴席上安排他舞劍的話,他一定能舞出花來。不錯,鴻門宴。

劉備版的鴻門宴。只是劉備本人並不知情。事實上龐統也不需要他知情。只是一個道具罷了。每個人的一生,都要在某些時候有意無意地做道具。看他人劍起劍落,看世事白雲蒼狗,還沒明白是什麼事呢,一不留神自己已是戲中人。

哪怕是戲中的看客。

表演開始了。這是劉備與劉璋的第二次聚會。主題是酒、友情與合作。

龐統給他加了個主題。劍。

魏延的劍舞起來了。很好看,也很兇險。這樣的兇險被劉璋的手下諸將看出來了,他們共看出來八個字——魏延舞劍,意在劉璋。

便跳進去與他對舞,目的是制止魏延接下來的行動。

魏延接下來的行動果然流產了——卻不是劉璋手下諸將制止的結果。

而是劉備喝斥了。劉備以他迥異於尋常音調的斷喝聲阻止了魏延的蠢蠢欲動,同時也贏得了劉璋的高度讚賞——這個兄弟,實誠啊……

劉備留了下來,領兵往葭萌關替劉璋守西川大門去了。因為張魯整頓兵馬,準備攻打葭萌關。

劉備信心高漲,很有紮根邊疆的意思。這讓龐統大失所望。龐統以為,一個人能不能成事,只跟心態有關。細節決定成敗?拉倒吧,心態才決定成敗呢!

但是龐統不知道劉備的心態何時才能走向陽剛。事實上他幾乎不抱什麼信心了。

原因很簡單,劉備的心態從來就沒陽光過。作為三國時代最著名的漂泊者,劉備整個人已經被扭曲了。從裡到外。這是龐統最傷感的地方。

只是他無可奈何。畢竟他不是諸葛亮,能左右眼前的這個人。事實上即便是諸葛亮也不能完全左右劉備。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說到底是不能左右他人的。

除非被左右的那人沒腦子。

人間事需要設計

孫權每個星期要開一次例會。

他手下眾官員出席。例會的規則是你可以不會說話,但你不能不說話。

總之要人人過關,以體現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意思。

很多官員在會上講一些例會語言。孫權就在例會語言中昏昏欲睡,幾乎要早生華髮了——天哪,實在是太枯燥、太空洞了,簡直能悶死個人。

直到這一天,他突然睜大眼睛,不再鬱悶。

因為顧雍在例會上提了一個建議,很刺激,很振奮人心。

顧雍說:劉備現在在西川替劉璋當長工呢,一時半會回不來。我以為,現在正是咱們拿回荊州的大好時機!

孫權一想,對啊,劉備自己不要老窩,跑到別人的老窩那裡去找窩,這叫自作孽不可活。

便準備發兵,要端掉劉備的老窩。但是這樣的動議卻被一老太太罵得狗血噴頭。是吳國太。吳國太以為,獻此計的人可殺!因為他將害了他女兒孫夫人的性命。

孫權的滿腔熱血馬上就變涼了——投鼠忌器,投鼠忌器啊!他妹妹現在已不單單是他妹妹,而是劉備的夫人了。真要攻打荊州,孫夫人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可要是不取荊州,眼睜睜地看著肥肉到自己嘴邊卻吃不上,這讓孫權心有不甘。

張昭告訴他,人世間的事,需要設計。

世事是不完美的,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設計。設計體現了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我能,我可以!

張昭建議,以國太病危,欲見親女的名義,把孫夫人從荊州接回來。當然,如果能把那個阿斗——劉備唯一的兒子一起接回來,那我們就穩操勝算了——對劉備來說,孫夫人可能不算人質,阿斗卻絕對是人質了。到時痛苦萬分同時又心太軟的劉備一定會把荊州拿來換阿斗的,這還省得我們動刀動槍了。

孫權依計而行。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確是要設計的,設計後的生活毫無疑問將走向完美,走向心想事成。

他希望這一次,不會有意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