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無法逾越的困難(2 / 17)

呈現平面佈局的這些望遠鏡聯合起來,其觀測效果便可以類比於口徑達到了1oo萬公里的單臺望遠鏡。

它就像是一臺巨大的放大鏡一般,對準了這顆小小的中子星,試圖察覺到它身上最為細微的變化。

至於另一條思路,韓陽則建造了一臺巨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觀測中微子,人類科學界一直都有十分成熟的觀測思路,無非就是採集到足夠多的純水,建造足夠巨大的純水罐子,安裝足夠多的光電倍增器而已。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刻這臺中微子望遠鏡尤為巨大。

望遠鏡主體是球形的,其半徑達到了1.2公里,內部儲存的純水質量達到了72.3億噸。

將其釋放在星球上的話,這些水可以鋪滿一個深度為兩米,寬度和長度各自達到6o公里的巨大湖泊。

而如此之多的水,其中的所有雜質加起來,總質量僅僅只有不過一公斤。

一線科學家們也分成了兩個團隊,操縱著這遵循兩個思路所建造的觀測裝置,再度對這顆中子星展開了觀測。

觀測總計進行了十年時間。在這其中,總計進行了數千次觀測,產生了高達萬億gB的資料。

整個人類文明,所有專業與之相關的科學家們都投入到了對這些資料的解析之中。

韓陽也分配出了大量的算力,親自對這些資料展開解析。

但最終的結果,再一次讓所有人都失望了。

這幾乎已經達到了人類觀測精度極限的兩種觀測裝置,仍舊沒能找到暗力輻射所存在的證據。

這個時候,科學界內對於暗力輻射猜測的質疑逐漸產生。畢竟,我們的觀測精度都已經這麼高了,已經達到了理論預測的要求,卻仍舊未能找到證據,這很顯然是理論體系出現錯誤了啊。

對此,也有更多的研究團隊投入到了進一步的研究之中。有人嘗試對這一套理論體系進行修正,也有人嘗試提出新的理論。

最終,對於暗力輻射理論進行修正的方案,引起了韓陽的重視。

修正理論認為,原本的理論未考慮到中子星內部微對流所導致的密度細微變化的影響,所以對於暗力輻射的強度估算存在錯誤。

如今加上這一影響之後,最終估算出的暗力輻射的強度,應該比原本的估算低8o%到9o%左右。

這一修正在數學計算和物理推導方面都表現出了一定的價值,看似值得嘗試。

但這卻意味著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如果暗力輻射的強度真的那麼低,那麼之前所設計的兩套觀測方案,暗力輻射望遠鏡和中微子望遠鏡,精度都無法達到。

人類必須要開觀測精度更高的觀測裝置,才有希望真正看到暗力輻射存在的證據。

多條路線共同推進之下,又有一個科研團隊提出了一個堪稱有些瘋狂的觀測方案。

當前階段,制約人類觀測精度的主要障礙,是中子星那過於強大的輻射和引力,導致人類根本無法抵近觀察。

人類的觀測裝置根本無法過於靠近中子星。因為一旦過於靠近,就會被中子星摧毀。

既然如此……那能否建造一次性的觀測裝置?譬如建造一顆觀測衛星,直接將其扔到中子星上,藉助其撞擊到中子星上被毀掉之前的極短時間進行觀測?

一顆探測器可進行的觀測時長可能僅有幾微秒甚至幾納秒。但如果我們能建造成千上萬顆這樣的探測器,源源不斷的扔到中子星之上,觀測時長是否就足夠多?

韓陽開始仔細思考這一探測方式的可行性。人類科學界之中,眾多科學團隊也開始探討這一方案。

這個方案存在的幾個障礙之中,中子星的龐大引力可以不必考慮。

因為探測器是自由落體狀態的,所以會處於失重狀態,不必考慮引力。

潮汐引力也不必考慮。相比起天然星體,探測器可以被視為剛體,自由落體狀態下不會被潮汐引力撕裂。

輻射和熱量倒是需要仔細斟酌一番。能否製造出抵禦中子星輻射和熱量,保護觀測儀器正常運轉的材料,是這一方案能否成行的關鍵。

其次還需要考慮觀測精度的問題。因為這種探測器不可能太大,太大的話,任何缺陷都會被中子星的惡劣環境所放大,最終導致工程上不可行。

但人類同時還必須要確保足夠的觀測精度。否則就算將其扔到中子星上也沒有用處。

如何在有限的體積和質量內,實現足夠高的防禦能力的同時,實現足夠高的觀測精度?

這是一個難題。

在韓陽的統一安排之下,人類文明的科研力量再次全面動起來,對這一難題展開了衝鋒。

一些理論物理學家和研究團隊認為,這種被稱之為“暗力輻射”所釋放的粒子,會對中微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令中微子呈現出某種改變。

那麼,我們不去直接觀測這種輻射,轉而去觀測中微子。如果中微子確實存在這種改變,那就可以證明確實存在這種輻射。

韓陽經過思考之後,最終決定,兩種方案一同上馬。

於是,在這顆中子星周邊,龐大的建設再一次開始。

先進行建設的,是陣列中子望遠鏡。

韓陽總計建造了1o6臺大型望遠鏡,以平面的姿態,在距離中子星約8oo萬公里處對其展開探測。

呈現平面佈局的這些望遠鏡聯合起來,其觀測效果便可以類比於口徑達到了1oo萬公里的單臺望遠鏡。

它就像是一臺巨大的放大鏡一般,對準了這顆小小的中子星,試圖察覺到它身上最為細微的變化。

至於另一條思路,韓陽則建造了一臺巨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觀測中微子,人類科學界一直都有十分成熟的觀測思路,無非就是採集到足夠多的純水,建造足夠巨大的純水罐子,安裝足夠多的光電倍增器而已。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刻這臺中微子望遠鏡尤為巨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