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2 / 2)

朕思來想去,無雙侯,這是揹負在你身上的重任啊。

朕知道你身負令尊遺願,便任命你為西域大都護,統率諸王、列侯、官吏,節制西域政務軍國重事。

你是昭公公子,日後總是要回昭城的,等你繼承了昭公之位,便將無雙侯之位傳給你的嫡次子,在尹水河谷重新建國吧。”

這是相當於把洛無疾封為西域王了,萬人之上的位置。

想要統率諸侯王,只能是四個最高的人去,劉徹知道洛無疾本來就想要去西域,於是順水推舟,將他封到西域去。

洛無疾作揖拜道:“臣受命。”

這是皇帝的第一道遺命,交給了洛氏未來的家主,在劉徹的規劃之中,洛氏在大漢朝始終應當佔據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冠軍侯,上前來。”

霍去病滿臉悲傷,如同兒子對待父親一般的膝行向前,重重叩,完全剋制不住的泣下淚來,“陛下,臣在。”

劉徹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病啊,朕真的很喜歡你,只可惜你不是朕的兒子。

西域交給了無雙侯,遼東就交給你了。

朕在遼東設定遼東都護府,下轄遼東四郡五國及部落,你來做遼東大都護,郡守、諸侯王、列侯以及護東胡校尉、護烏桓校尉都要聽從你的命令,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你,有沒有信心?”

劉徹的話很溫和,霍去病強忍著悲傷,痛聲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為大漢守好遼東,絕不讓匈奴死灰復燃。”

劉徹又將目光投向了衛青,這個一向低調的大將軍,實際上卻是大漢朝最有力量的幾個人之一。

他不僅僅是外戚,還代表著開國勳貴一脈的利益,“大將軍,你是太子的舅舅,日後應當好好扶助他。”

劉徹終究還是開口了,讓衛青作為席輔政大臣,實際上他心中最合適的人選是洛景,但洛景的年紀大了,這兩年經常生病,恐怕薨逝不遠,不能再作為輔政大臣。

衛青為人謹慎,低調內斂,待人有禮,做事有分寸,而且還是外戚,是輔政的好人選。

衛青身軀一震,即便是有所猜測,但當輔政大臣的位置真的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還是感覺震撼莫名。

雖然這和昔年的洛文王遠遠不能相提並論,而且太子的年紀已經很大,可以獨立處理國事,但依舊是極高的榮耀。

在前世有一句話叫做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代表著為人臣子的最高榮耀,但是在現在的大漢朝卻不是如此。

由於洛氏連續的攝政,為人臣子的最高榮耀是成為君主的託孤重臣,尤其是那些明君聖主的託孤重臣,這是對臣子的最高認可,被稱作“可託社稷之忠,可盛社稷之能”。

劉徹母庸置疑是明君聖主,所以他任命的託孤重臣含金量就相當的高,除了這三人之外,劉徹又選出了四位託孤的臣子,輔左太子執政。

做好安排,下達詔令,然後就是頒佈,這一切都做好之後,劉徹就讓眾人退了出去。

……

不多幾日,宮中的鐘聲響起,早就有心理準備的群臣肅然,身著縞素等待皇宮的召喚。

皇宮的召喚來的很快,皇帝的駕崩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一切都準備好了,群臣魚貫入皇宮,宮中已經掛上了無數的白布。

要大事便是為大行皇帝評定廟號和諡號。

諡號非常簡單,基本上第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確定了“武”這個諡號,實在是沒有比武更適合這位皇帝的了。

反而是廟號的評定有一些波折,廟號最高有四個,太、高、世、中,分別是開創基業、功勞廣大、守成令主及世系轉移、中興之主的意思。

對劉徹來說,高宗和世宗都是可以的,但是經過一番爭論,群臣以為,“守成令主,隱含國勢轉衰之意,如今大漢煌煌如天日,哪裡有一絲的傾頹?

陛下的功績之高,德行之厚,是前代的聖王甚至都不能相比,正合高宗的解釋。”

“善!”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

————

孝武才質高妙,承孝文遺德,居至尊之位,立教化而正萬民,重百生而履仁義,愛士民而廣賜福,納賢士而選寒微,以有高功。始建元,立制度,改正朔,協音律,以漢蓋夏,混一天下,功莫盛矣。

孝武即位,匈奴寇邊日盛,三代以還,戎狄之盛未有若匈奴者,彼時胡寇之國萬里,東臨滄海,繩系衛滿,西盡崑崙,萬國臣服。

孝武以英姿睿識,威強睿德之姿,遴選明將,奮揚武威,克定禍亂,所徵者服,定萬世之基。惟我大漢高宗武皇帝,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漢書·孝武本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