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動身南巡

小說:大宋小王爺 作者:愚翁

眾人返回大堂,繼續商議。趙德芳又提出了騎兵隊建設規劃,宋軍的騎兵與元軍對抗起來沒有半點勝算,但長途奔襲、騎騎對決又離不開騎兵。

“騎兵主要體現在進攻上,快馬快刀能沖垮一支隊伍的意志,蒙騎就是憑藉著弓強馬壯,一人至少三匹馬,一波箭雨後便是衝鋒。我們的陣地戰可以有效防禦騎兵,但陣地戰只能守,不能攻,有其天然缺陷。因此,我們對抗元軍騎兵應主要靠炮兵、地雷、手雷,加上多造拒馬、絆馬索等,本王有意將騎兵隊伍也配上火槍,加上馬刀,對沖時先來上幾火槍,等到照面時再用馬刀砍殺,這樣才能與蒙騎對抗。現今馴養戰馬成本高,需要專人飼養,還有獸醫、草料、馬場、釘馬掌等,最主要的是良種戰馬來源還不能保障,所以騎兵建設定調就要揚長避短,做精不宜做多。”

“祖王爺真是洞若觀火,現在全靠步軍,島上戰馬不到兩千匹。”張世傑尷尬說道,眾人也都是唏噓不已。

事實擺在這裡,後世的趙德芳也沒有接觸過戰馬,所以至少目前對騎兵建設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他原本想將雪狼特戰隊打造成一支騎兵,配上幾桿自動步槍的,但這樣的現狀太耗費精力,不會增加機動性,只會給特戰隊增加負擔,只好把這個念頭壓了下來。這些戰馬暫時還只能放在張世傑軍營裡,等特戰隊需要用馬時再臨時呼叫。

“蛟龍小隊將來也要劃撥給海軍,海軍也要有自己的特戰隊,拿到6地上照樣能戰。”趙德芳道。

趙德芳侃侃而談,把大宋的軍隊展建設定了調。他目前也只能先從這方面構畫,還都是因為帶領大家打了幾個大勝仗,奠定了在軍中的基礎,而且在張世傑等一眾將領和陳宜中等文臣心中樹起了威望。這次他之所以僅召集這幾人商議大事,也是為了體現他們的核心,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也是給了他們一種慰藉和相互信任與尊重,以後還不得繼續唯自己馬是瞻。至於朝堂整個行政管理體系構想,只能等到自己的身份確立下來才能去施展。

最後,趙德芳總結道:“要組織中級以上將官和幕僚開展討論,大家先思考,再講話,要充分聽取支援和反對的意見,兼聽則明,還要到兵士當中,聽取他們的建議,興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張世傑等人領命。

“後日本王要駕船出海,先到朱清那裡,再到溫州那裡看看,文相和劉將軍陪同即可。”趙德芳道。

“祖王爺,末將帶一萬人隨船保護。”劉師勇道。

“不必,現在還沒有人能傷及到本王。”趙德芳道。

隨後又做了一些具體安排,趙德芳點了幾名隨行人員,讓張世傑明日一早做好準備,隨後返回“振華號”輪船。

張世傑想要讓他的千石舟跟隨,被趙德芳拒絕,他只好將自己的另外一艘白鷂船交給劉師勇使用。劉師勇挑選了一千名兵士,分乘兩艘白鷂船,陳大的擺渡船上則是文天祥、楊鎮、杜滸、醫官羅知悌、蛟龍小隊周邯、杜四、副指揮陳空崖、炮手唐珏等人。而女眷如邢慈、李雲娘、蘇錦娘則被安排在了貨輪上,那三艘海船上全是男丁,自是不方便,但為了避嫌,趙德芳讓羅良和葛應雷也呆在了貨輪上,靜兒負責船上眾人用餐,軍寨醫藥院女子護理隊則交給了鄒鳳。

次日無話,隔日,人員物品安排妥當後,“振華”號貨輪拖拽著三艘海船乘風破浪往慶元府招寶山方向出,那裡有朱清正在組織修建大宋的第一個深水港口——寧波港。

嚴格說,這是趙德芳自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舟山海島開始沿海南巡,兩天前的那次只是匆忙打了個仗就返回了。

趙德芳啟動慢自動駕駛模式,就這樣也比那些海船平日的度快上許多,不到兩個時辰就到了寧波港。朱清早就接到了飛鴿傳書,帶領眾頭目乘船在深海處迎接。

碼頭上一派繁忙景象,建設工人有的打造船隻,有的修剪竹筒,有的搬運木料。

“祖王爺,請跟著末將的海船往前走,保證不會擱淺。”朱清喊道。

趙德芳駕駛著輪船,開動探測儀,跟著朱清的海船慢慢駛進海灣,一直來到了一排停泊的海船邊。

趙德芳等人下船,在朱清的帶領下,眾人透過海船登上海岸,來到一側山頭處,這裡可以一覽無餘海灣。

“朱清統領,請介紹一下碼頭建設情況吧。”文天祥道。

“祖王爺,這個招寶山海灣大約七百頃,大部分水域深五丈以上,咱們過來的方向是一條深水航道,平均八丈,足以行駛祖王爺的海船。而且,這裡水口並未向著大海,而是朝向了東北方向,外面的金塘島阻擋了正面衝擊過來的波浪和颶風,因而此處都是風平浪靜。”朱清道。

“已經建成了多少,打算怎麼建設?”趙德芳問道。

“末將帶領五千名兵士,以及一部分元軍俘虜,加上徵調的民夫,大約兩萬餘人參與建設。如今已經建成一條通向鄞縣的官道,有三丈寬,建設了一個竹木加工廠和造船廠,看那些工匠,他們正在打造方倉形海船,這種海船比較容易打造,建成後就從海岸往海里鋪設,然後再在船上鋪上木板,形成主航道。每個海船中間使用竹笆相連,這樣可以緩衝海船之間的衝撞。”朱清介紹道。

“整個碼頭擬建成多個航道,每個航道都有棧道向外斜拉,形成三角形構造,各個相連的棧道也都相互受力,以增加穩定性,我們是嚴格按照祖王爺的圖紙修築的。”朱清邊說邊開啟一張張圖紙。

“三角形構造?這麼複雜的圖紙,朱統領能看明白嗎?”文天祥有點懵了,他自己都看不懂的圖紙,海盜出身的朱清肯定也看不明白。

“你還懂相互受力?”趙德芳也很驚奇。

“末將一介武夫,哪裡懂這個。”朱清訕訕道,隨即將旁邊一位布衣打扮的青年人拉到跟前,“這是台州上蔡書院的杜文甫,奉命前來助俺。”

“你就是鹹淳七年進士一甲第二名,官至國子監博士的杜文甫?”趙德芳吃驚不小,他最近經常查閱宋朝資料,因此對杜文甫有所瞭解,杜文甫不但是進士,還精於算學和格物,是名副其實的數學家。

“學生杜文甫參見祖王爺。”杜文甫趕緊拱手作揖,他想不到祖王爺竟然知道自己。

趙德芳心裡高興,他一直想著要尋找一些宋的所謂科學家,將他們動起來,以緩解他自己事必躬親的壓力。宋元的科學認知和人才可是比明朝還要前和繁茂,三大明,天文曆法,數學農學地理學,沈括、蘇頌、秦九韶、楊輝、黃道婆、郭守敬、朱丹溪等群星璀璨,加上宋末書院林立,業已形成了推動現代各門類科學展的沃土。

“好,很好,杜文甫,這個碼頭的修建,既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也是檢驗你所學知識的地方,可以促進提高,機會難得,你可要好好把握。”趙德芳道。

“學生深感所學不足,恐耽誤了祖王爺大事。”杜文甫戰戰兢兢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