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王炸頻出

小說:祖王爺原名叫什麼 作者:愚翁

“先生,你再看看這些。”趙德芳趁熱打鐵,又遞過來幾張紙。

《董文蔚傳》:文蔚字彥華,俊之次子也。重厚寡言,不事嬉戲,立志勤苦,讀書忘倦。及長,善騎射,膂力絕人。事母至孝,接人謙恭,凡所與交,貴賤長幼,待之無異。辛丑,起民兵南征,率十有七人,私整鞍馬衣甲,自為一隊。甲寅,收大理,還駐六盤山,授行軍千戶。南鎮鄧州,沿邊城壁未築,文蔚悉總之,治板幹,具畚鍤,儲餱糧,運木石,程其工力,時其飢飽,藥其疾病。見執役者,常以善言撫之,弗事威猛。眾鹹感曰:“他將領役,鞭棰怒辱,不恤困苦。今董侯慈惠若此,我曹安忍負之!”各盡力成之。

丁巳,攻襄,樊城南據漢江,北阻湖水,卒不得渡。文蔚夜領兵士,於湖水狹隘處,伐木拔根,立於水,實以薪草為橋樑,頃之即成。至曉,師悉渡,圍已合,文蔚復統拔都軍以當前行,奪其外城,論功居最。己未,憲宗伐宋,文蔚奉詔,至釣魚山,崖壁巉峭,惟一徑可登,恃險阻未即降。帝命攻之,文蔚以次往攻,乃激歷將士,挾雲梯,冒飛石,履崎嶇以登,直抵其寨苦戰。帝親見之,加以賞賚。中統三年,李璮反,文蔚以麾下軍圍其南面,春秋力戰,城破,璮誅,奏功還。至元五年七月十七日,以疾卒於上都之炭山。贈明威將軍、僉右衛使司事、上騎都尉、隴西郡伯。

《董文用傳》:文用字彥材,俊之第三子也。學問早成,弱冠試詞賦中選。世祖在潛籓,命文用主文書,講說帳中。癸丑,世祖受命憲宗自河西征大理。文用與弟文忠從軍,督糧械,贊軍務。丁巳,世祖令授皇子經,是為北平王、雲南王也。己未,伐宋,文用沿邊蒙古、漢人諸軍,理軍需。將攻鄂州,宋賈似道、呂文德將兵來拒,水6軍容甚盛。九月,世祖臨江閱戰,文炳求先進戰,文用與文忠固請偕行,世祖親料甲冑,擇大艦授之,大破宋師。

世祖即位,建元中統。文用持詔宣諭邊郡,七月還朝,為左右司郎中。二年八月,以兵部郎中參議都元帥府事。三年,從元帥闊闊帶統兵誅李璮,山東平。至元改元,召為西夏中興等路行省郎中。中興自渾都海之亂,民間相恐動,竄匿山谷。文用至,鎮之以靜,乃為書置通衢諭之,民乃安。始開渠,墾中興、西涼、甘、肅、瓜等州之土為水田若干,於是民之歸者戶四五萬,悉授田種,頒農具。八年,立司農司,授山東東西道巡行勸農使。列郡鹹勸,地利畢興,五年之間,政績為天下勸農使之最。至元十二年……

《董文忠傳》:文忠字彥誠,俊第八子也。歲壬子,入侍世祖潛邸。癸丑,從徵南詔,與兄文炳、文用敗宋兵於陽羅堡,得蒙衝百艘,進圍鄂。世祖即位,置符寶局,以文忠為郎,授奉訓大夫,居益近密,嘗呼董八而不名。至元二年,安童以右丞相入領中書,建陳十事,言忤旨,文忠曰:“丞相素有賢名,今秉政之始,人方傾聽,所請不得,後何以為?”遂從旁代對,懇悃詳切,如身條是疏者,始得允可。

十一年,伐宋,民困供饋,文忠奏免常歲橫徵,從之。帝嘗見宋降將,問宋所以亡者,皆曰:“賈似道當國,薄武人而重文儒,將士怨之,莫有鬥志。故大軍既至,爭解甲歸命也。”帝問文忠:“此言何如?”文忠因詰之曰:“似道薄汝矣,而君則貴汝以官,富汝以祿,未嘗薄汝也。今有怨於相,而移於君,不肯一戰,坐視國亡,如臣節何!然則似道薄汝者,豈非預知汝曹不足恃乎!”帝深善之……

拿著手中厚厚一沓信紙,董文炳是越看越心驚,越心驚越看。自己的幾個兄弟,每個人都映照在了他的腦海中,歷歷在目。父親早亡,自己作為大哥,早早扛起家庭重擔,帶著一幫子兄弟艱苦度日,對底層民眾的生活深有感觸,以致自當上藁城縣令後,就一直將重民輕賦當做自己一貫的執政措施,也因此取得了民眾的擁戴,受到了聖上的信任。

董文炳再拜,“祖王爺,我董家能夠以如此高評、如此真實的史料列入史書,董某代列祖列宗向您致謝。”

“先生已謝過多次,卻不問問我目的何在?”

“祖王爺神機妙算之才,預知未來之力,董某不敢再有任何質疑。”董文炳因忙於政事,對於兄弟們的事情有時也不甚瞭解,然而祖王爺卻給了他答案,兄弟們一個個活生生躍然紙上,是如此親切,如在昨日。

“你我同為漢人,自小受教於儒家之仁義禮智信,推崇仁德仁政。而蒙元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橫徵暴斂,濫殺無辜,對漢人慾斬草除根,動輒以屠城相脅,想必先生也是深感無助。忽必烈建元后才稍有改觀,然其只是利用漢人為其爭天下,統治其民眾,上界派我前來,就是要救漢人於水火,而將天下歸於大同,各族人和睦相處,永無禍端,永無戰亂。希望先生順應天道,認清大勢,不要盲目愚忠。有句偈語曰: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萬般皆是命,蒼天饒過誰?”

趙德芳一番很直白的話,董文炳聽了不由沉思起來。蒙哥之前,歷任大汗都是對異族採取滅族之戰,草原上很多部落都被蒙古大汗屠殺殆盡,遠的不說,他自己經歷過的金朝,女真族就被蒙古人滅了族。

雖說現在的忽必烈聖上推行漢禮,主動減少殺戮,但其使用的蒙古重臣,個個都是生性野蠻,若非有漢臣漢將勸說,這大軍一路攻來,死亡的南漢兵民將會更多,自己倒是阻止了很多殺戮,幸好聖上也不斷下達不殺令來提醒各路將帥。

“祖王爺,現我主推行仁德,禁約諸軍,不得妄行擄掠生口,侵奪人財,焚燒民屋,如有犯者,即以軍令從之。凡我大軍過處,民眾皆歡迎,守軍皆投降。而宋軍,卻邊逃邊搶,經過者民眾皆閉戶。”董文炳道。

“先生所說確實存在此類情況,對於這些即將成為蒙元治下的民眾來說,誰當皇帝都一樣,還是一樣的負擔沉重,無土地無糧食,守軍也是這樣,誰餉銀就跟誰賣命,沒必要去抵抗,先保住性命要緊。但先生往深處想一想,假如蒙元統治後,其民族野蠻性會和漢民族的數千年文明格格不入,朝廷與民眾的矛盾加劇,只會讓民眾遭受滅頂之災,指望漢人能臣是改變不了的。尤其是像先生這樣的能臣志士,眼下哪有比肩之人。”

“董某惶恐,如此高看,怕祖王爺失望了。”

“還有,如今忽必烈雖然推行漢化政策,然你能保證這一代是聖主,能保證下一代也是聖主嗎?”趙德芳問道。

“現在的真金皇太子崇尚漢學,仁愛友善,董某頗為欣賞。”董文炳道。

“真金皇太子,他做不了皇帝的。”趙德芳道。

“啊?祖王爺何故有此一說?”董文炳驚問。

“噓!”趙德芳食指放在嘴邊,示意不能明言。

趙德芳越是這樣顯得神秘,董文炳越是覺得祖王爺的話越真實,這讓他真有點迷茫了。按一個月前的形勢,宋國即將滅國,只是伯顏丞相併沒有進入臨安,而是與宋一談再談。現在出了個祖王爺,難道他真的能救宋國於將覆嗎?看他的自信滿滿,貌似天下大勢盡在股掌之間,我大元正如日中天,卻被他一挫再挫,真的要轉折了嗎?祖王爺也是對我費盡了心思,我該如何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