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楊善收穫頗豐(1 / 2)

只見楊善精神一震,大聲答道:“臣此行收穫頗豐。”

朱祁鈺也來了精神,問道:“楊愛卿快快說來。”

於是,楊善便開始緩緩講述他這趟巴圖特部的全部經歷。

他本就是能言善辯之人,一趟出使被他講得波瀾壯闊,風生水起。

原來,自從經歷完八月二十八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朝會之後,楊善便趕緊從朱祁鈺這裡領了旨意,緊趕慢趕地趕往阿剌知院那面。

他雖然在朝會上反水,沒有按照孫太后的意思站出來彈劾朱祁鈺,但是,誰知道朱祁鈺會不會知道這件事。

萬一他從某些渠道知道了呢?那自己這個右都御史可就坐不穩了。

然而,自己莫名其妙領到了這個出使的任務,也就相當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只要議和成功,那自己便是有功之臣,即使朱祁鈺知道了自己的事情,看在功勞的份上,他也不會輕易對自己動手。

有了緩和時間,自己便有了迴旋的餘地,對於朱祁鈺的不滿,自己再想辦法緩和便是。

當然,如果朱祁鈺不知道,那就更好了。

在這個時候能夠解決巴圖特部對大明的威脅,那可是妥妥的功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位置正向著自己招手呢。

因此,楊善僅僅用了三天時間,便快馬奔到了巴圖特部。

結果亮明身份,要求見部落領阿剌知院之後,卻被告知,太師也先招阿剌知院議事,剛剛走了半天時間。

楊善當時就想追上去,結果被下屬攔住。

楊善大怒,想以忤逆上官的罪名處置他,結果下屬一句話便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下屬說,如果他現在趕上去,最有可能的就是在瓦剌大營中見到阿剌知院,那時候也先肯定也會知道了,別說議和這事,自己這群人能不能活著還是兩說呢。

楊善冷靜下來一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自己的小命要緊啊!

再說了,命都沒了,拿什麼完成朱祁鈺佈置下來的議和任務,難不成用託夢的方法?

“嗯,嗯,陛下安排的議和事關大明安危,我要留下這條命,來完成陛下的託付。”

楊善用這條理由,果斷勸說自己放棄了這個念頭。

於是,楊善便在巴圖特部的大營外面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三天。

按照楊善自己的說法,這三天裡,他和下屬們是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風餐露宿,茹毛飲血,幾乎是吃盡了苦頭。

沒辦法,楊善走的太急,只有幾個下屬和護衛跟隨,壓根沒帶什麼行李。

按照他的想法,這一路幾乎都在大明境內,沿途驛站自然會準備好一切。

至於到了阿剌知院那面嘛!

就衝阿剌知院提出議和這件事就能看出,他楊善去了,必然是好酒好菜侍候著,美人暖帳都會有。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阿剌知院居然被也先叫走,不在巴圖特部大營。

即使他想進巴圖特部大營,人家也不讓啊。

所以,他只能在巴圖特部大營外面住了下來,幸好阿剌知院的親衛送出來一頂小帳篷,他才不至於真的露宿野外。

三天後,阿剌知院終於回來了,楊善立刻就入營相見,和阿剌知院談起了議和的條件。

阿剌知院提出了三條議和條件,一是雙方開啟互市,明朝不得以任何理由關閉互市;二是允許明朝以贖金的方式贖買回阿剌知院手中的大明子民,贖金可以以貨物衝抵,但是鹽茶鐵器等物必須佔贖金的五成以上;三是明朝要以冊封的方式給予阿剌知院一個王爵封號,這個可以秘密進行,不必公開宣揚。

同時,阿剌知院還提供了一個重要情報,也就是這次也先招他們過去議事的結果——各部備戰,擇機攻伐大明。

楊善對阿剌知院的條件進行了反駁,並且同樣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是雙方可以開啟互市,但是需要巴圖特部退出大明,回到草原再行開啟。

二是被俘的大明子民要以表現誠意的形式予以釋放,最起碼要釋放一半。

三是要求阿剌知院想辦法讓也先釋放掉太上皇朱祁鎮,能出手救出來也行。

至於冊封的事情,楊善先行答應了下來,反正就是一封詔書和一顆金印的事情,按照他對朱祁鈺的瞭解,這點事情朱祁鈺肯定會點頭答應。

經過二人反覆爭論,激烈辯駁,最終形成了決議。

一、雙方可以開啟互市,位置稍後商議,等蒙古與大明的戰爭結束再說。

二、阿剌知院先行釋放三成被俘的大明百姓,以示誠意,剩下的百姓大明則以鹽茶贖買,鐵器楊善沒有答應,這玩意是軍國重器,現在大明還不夠用呢,朱祁鈺肯定不會同意拿這東西付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