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安南人來了(1 / 3)

朱祁鈺說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好好跟你說說,你的方略到底有多爛!”

“陛下請講,臣洗耳恭聽。”王謙恭敬道。

朱祁鈺緩緩說道:“先,你是將所有的戰船分別劃分到各個備倭衛,的確能增強備倭衛的實力,但是,這樣也會使兵力分散,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

王謙點點頭,他這樣分配,的確有這樣的問題,各個備倭衛不過千把人,即便增加了戰船,人數還是那麼多,倭寇又不是傻子,如果單股倭寇沒辦法擊破備倭衛,那肯定會謀求聯合,倒是群狼攻擊一隻虎,即便老虎再強,也終歸會有戰敗的一天。

朱祁鈺繼續道:“其次,你現在的理念應該還是以6戰抗倭為主,並沒有主動出擊的想法,因為你不知道,朝廷是否會允諾備倭衛出海。”

王謙又是點點頭。

自從太祖下令,如無旨意,片板不得下海,朝廷對於私自出海的事情就開始嚴防死守,尤其是軍方,王謙之前被人彈劾,其中一條罪名就是違反祖制,私自出海,到現在還沒有脫罪呢。

因此,王謙在做計劃的時候,下意識就拒絕了這一條。

“還有。”朱祁鈺再次說道:“自古以來,戰場上想要取勝,最穩妥的方式靠的就是以多勝少,以弱勝強,那些以少勝多的例子只是少數,否則就不會被史書上記載,你在謀劃海軍的時候,完全忽略了這一點,而正是這一點,才是讓朕最不滿意的地方。”

王謙還真沒想到過這個,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還真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現在回想一下那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哪一個不是在區域性形成優勢,逐步殲滅敵人,最終完成逆轉的,自己居然完全忽略了這一點,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王謙看向皇帝的眼神變得炙熱起來,他現在已經開始相信了那則傳言,大同的完勝實際上是皇帝在背後謀劃的,武清侯只是臨陣指揮而已。

而且現在想想,那場戰事還真符合皇帝的理論。

以五軍營主力在宣府牽制也先主力,另一方面則是抽調八萬神機營和三千營主力,再加上大同府的數萬軍隊,這就在大同戰場形成了三倍於敵的優勢,在大同府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自然可以取得完勝。

而一旦大同的戰事取得了完勝,那麼宣府的也先自然就形成了孤軍,只要將石亨的八萬大軍調到宣府去,那在宣府就又能形成區域性優勢,也就是也先見勢不妙,抓緊時間退兵了,否則他的主力能退走多少,還真要靠他們的長生天保佑了。

看來皇帝才是當今這個世界上最會打仗的人。

王謙心中炙熱,立刻道:“陛下說的是,在這方面上,臣確是疏忽了。”

“不過臣斗膽問一句,陛下打算如何打造大明海軍呢?”

朱祁鈺笑笑,說道:“從備倭衛抽調精銳,建立三支海軍,以登州、寧波、廣州三府為母港,聚集絕大部分戰船,集中訓練,集中出擊,禦敵於海上,但凡倭寇來襲,這三支海軍都可以出海對戰,若敗,則可以退回母港,與地方上的衛所合力而擊,可保無憂,若勝,海軍戰船則可以銜尾而行,找到倭寇的老巢,徹底剿滅這些倭寇。”

面對王謙的問題,朱祁鈺也沒廢話,直接將自己的佈置說了出來。

王謙想了想,出聲道:“這的確可行,只是除了登州府的海軍,寧波和廣州兩府的海軍恐怕來不及應對倭寇。”

“怎麼會來不及應對?”朱祁鈺搖頭道。

“臣主要是擔心,倭寇來去無蹤,而且從不深入,向來都是搶了一個地方就會撤離,到時候即便以快馬傳信,海軍恐怕也是無力支援的。”王謙分析道。

朱祁鈺點點頭,道:“的確會有這種情況,但問題是,如果將戰船分散,這種情況就不會生嗎?”

王謙還沒回答,朱祁鈺卻是自問自答道:“不,這種情況仍舊會生,所以,朕設立海軍,從來就不是為了威懾倭寇的,而是要主動出擊,消滅倭寇。”

“倭寇什麼時候來,大明沒辦法知道,但是倭寇什麼時候走,怎麼走,朕相信你們這些帶兵之人還是能猜到一二的吧?”

“倭寇來了,你們銜尾而擊,難道也做不到嗎?”

王謙立刻道:“這個陛下放心,若是這種事情都做不到,那臣也沒臉再帶兵了。”

朱祁鈺笑笑,繼續說道:“所以這次你私自下海的事情,朕不打算追究,相反,朕還會鼓勵你們出海。”

“一朝海軍,只有經歷過風浪,才能稱得上合格,若是沒有經歷風浪,上了戰船就站不穩,那才是不合格的。”

“等你的案子告一段落,朕就會立刻下旨,派人收集材料,打造戰船,到時候也會讓沿海備倭衛出海練一練,好好經歷一下風浪,免得士卒連戰船都上不了,那樣朕可是不會答應的。”

“臣遵旨。”王謙立刻大聲道。

說實話,他也早就想帶兵出海了,之前沒辦法,只能偷偷摸摸出海,打一些魚填補軍糧,沒想到就這樣,還被孫原貞出面彈劾,現在皇帝支援他出海,王謙是動力滿滿,恨不得明天就能把案子結了,自己趕緊回去帶兵。

又過了幾天,外出調查的官員們終於回來了。

這次是戶部、刑部、都察院聯合調查,政務院派人監督,大家互相監視,故而可信性極高。

最終的結果也是讓人有些意外。

奉天殿內,朱祁鈺翻看著手中的文卷,頭也不抬地問道:“陳尚書,這是你們戶部調查的結果?”

陳循恭敬答道:“是,此事太過惡劣,臣派出了戶部右侍郎孟鑑帶隊,親自去浙江布政使司查問出來的。”

朱祁鈺又看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鎰,出聲問道:“陳愛卿,這份結果你應該知道了吧,你來說說,朕到底該如何處置?”

陳鎰猶豫了一下才回答道:“陛下,臣以為此事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事涉英國公府,朝廷若是大動干戈,恐怕有傷朝廷根基。”

“有傷朝廷根基?”朱祁鈺將手中的文卷摔到了桌子上,恨恨地道:“朕以為,若是不處理,那才是有傷朝廷根基呢!”

“朕是真的沒想到,孫原貞彈劾王謙的根本原因居然是因為這個。”

陳鎰無語。

說實話,當他聽說了這個結果的時候,他也感覺有些不可置信。

原來,這次的罪魁禍壓根不是別人,正是孫原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