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垂拱而治(1 / 2)

垂拱而治,出自於周《尚書·武成》,原話是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意思是遵守信用,深明道義,尊崇德行,酬報功勞,如果天子這樣做,即使垂衣拱手,不過問政事,天下也會太平。

這句話王直自然熟悉,年少之時也常常唸叨過,曾經在建文帝的時候還以為可以實現,結果朱允炆被朱棣推翻,這句話也就再也沒有人提起過。

王直沒想到,時隔多年以後,他居然會從當今天子的嘴裡聽到,不由得心中一驚。

這句話對於文臣來說是好事,聖天子垂拱而治,不亂插手朝廷政務,不胡亂下旨,朝政最好不管,全部由文臣來決斷,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而且這句話還有實際案例,漢文帝劉恆就是歷史上一個垂拱而治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重農耕、偃武修文、去除肉刑、以德服人,不用詐謀,最終開創文景之治,是文人口中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但是,這句話對於皇帝來說卻不是什麼好話,因為垂拱而治,就意味著大權旁落,天下朝政盡託付於文臣,萬一出現個霍光還好,要是出來個王莽,那可能祖宗江山就要丟掉了。

王直眨眨眼睛,不明白朱祁鈺為什麼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朱祁鈺見他不明白,笑著道:“王老愛卿,朕沒有別的心思,就是單純想問問你,你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王直想了想,方才答道:“回稟陛下,以臣看來,聖天子垂拱而治,乃是對當朝皇帝的一種褒獎。”

“一種褒獎?”朱祁鈺笑了笑,彷彿對於王直的回答很是意外,吩咐道:“詳細說說。”

王直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這才緩緩回答道:“聖天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重視文臣,自然就會令天下文人敬仰,也會讓天下有識之士為國效力,有了這些人傑來協助聖天子治理國家,聖天子再行垂拱而治,天下自然就會大治了。”

朱祁鈺點點頭,問道:“那天下可曾有過垂拱而治的例項?”

“有。”王直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上古三皇便是如此,這才讓天下太平,漢文帝亦是垂拱而治,方才有了文景之治。”

“甚至太上皇親政之前,有三楊閣老輔佐,也算是垂拱而治,陛下應當知道當時天下如何。”

“呵呵。”朱祁鈺笑了一聲,又問道:“那唐太宗呢?貞觀之治也是名留青史的,他為何沒有垂拱而治呢?”

“唐太宗的確是聖天子,但是他畢竟得位不正,乃是弒兄逼父才登基做了皇帝,輕易不敢行聖天子之行事。”王直回答道。

“那既然他沒有行聖天子之事,為何又被稱之為聖天子呢?”朱祁鈺再次問道。

王直笑了笑,道:“那是因為貞觀之時眾正盈朝,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魏徵、王圭等名臣輔佐,又重開科舉,延攬天下人才,這才有了名留青史的貞觀之治。”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朱祁鈺感慨道。

“陛下今天為何突然問起這個?”王直疑惑道。

朱祁鈺看看他,冷不丁放出一句話:“因為朕理政這一年,深感朝政繁雜,所以想試一試其他的治國之策,這不想起了垂拱而治這件事,所以就問問王愛卿。”

王直可不信他的解釋,哪有為了一句話就留下他這個吏部尚書的,內閣不能問嗎?那裡面可都是翰林學士,哪一個不是學富五車,解答這種問題還不是手到擒來的。

而且依照王直對朱祁鈺的瞭解,他絕對不會和自己說這些沒有目的的話,一定是在暗地裡謀劃著什麼。

難道這個皇帝想要撂挑子不幹了?不可能啊。

他要是不幹了,那很可能連命都沒了,看他這樣子,可不像是要尋死的。

王直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一個打死他都不可能想到的可能性。

朱祁鈺想要玩垂拱而治?

仔細想想,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啊。

朱祁鈺自幼雖然接受過皇家教育,但是他學的是君臣之道,學習如何做好一個大明的藩王才是他的主要課程,治理國家這種事,不在他的學習內容裡,現在他感覺治理國家費勁了,想要用垂拱而治的方法來治理大明,這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

王直不禁心潮澎湃,試探著問道:“陛下希望用垂拱而治來管理朝政?”

朱祁鈺無所謂地反問道:“不行嗎?”

“行,當然行,臣舉四肢贊成這件事。”王直在心中喊道,不過表面上沒有什麼反應,只是道:“那陛下打算如何施行?”

“還沒想好。”朱祁鈺回答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