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朱祁鈺激動了

朱祁鈺從奉天殿後轉了出來,立刻就聽到了王文和張軏的爭吵聲,於是驚奇地問道:“諸位愛卿在討論什麼事情呢?怎麼火氣如此之大?”

見皇帝過來了,眾人連忙見禮:“臣等拜見陛下。”

朱祁鈺坐到了自己的御座上,笑著問道:“張軏,王文,你們兩個都說說吧,為何要在這奉天殿吵架?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小心朕罰了你們的俸祿,相信你們也知道,如今大明國庫正缺錢呢。”

眾人知道皇帝是在開玩笑,全都笑了起來。

不過王文和張軏卻是沒笑。

只見王文搶先道:“陛下,張軏張都督對王直王老大人不敬,微臣正在教訓他。”

張軏卻是橫了一眼,道:“陛下,臣並沒有對王老大人不敬,只是問了王老大人一個問題,而王老大人不好回答而已。”

“哦?”朱祁鈺立刻來了興致,驚訝問道:“如今還有王老愛卿不好回答的問題呢?快說說,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可以難住王老愛卿這位老臣。”

於是,張軏便將剛才的對話重複了一遍,然後道:“事情就是如此,臣只是堅持忠於陛下的旨意,並非對王老大人不敬,只是事情就擺在這裡,差事辦砸了,我們武人要抄家奪爵,下獄問罪,他們文官卻沒有什麼懲處,臣只是不服而已。”

朱祁鈺看向王直,問道:“王老愛卿,張軏所言可有不實?”

王直恭敬答道:“張都督所言,並無不實之處,這也只是老臣與張都督的討論而已,並沒有感覺到張都督有什麼不敬。”

王直的回答讓一旁的王文很是失望,自己明明偏幫你,為什麼這時候你就不幫著自己呢?

不過王文哪裡知道,王直身為內閣輔,需要平衡朝中各種勢力,王文剛才的質問,很有可能會挑起文武之爭,但是現在是挑事兒的時候麼?太上皇剛死,當今天子向來親近武人,再加上石亨取得大同大捷,張軏在宣府擊退也先,大都督府正是輝煌的時候,若是這個時候挑起文武之爭,那誰敢保證他們文官一脈就一定能取勝呢?局勢太不利了。

朱祁鈺也是很無奈,問道:“你們就是因為這點事情爭論不休的?”

這話明顯是在說張軏和王文,指責他們小題大做,張軏和王文自然聽得出來,連忙行禮請罪:“臣知錯了,請陛下懲處。”

朱祁鈺揮揮手讓他們起來,語重心長地道:“朕知道你們文臣和武將之間不對付,文臣總是想壓制武將,免得出現唐末亂世,但是武將也不服,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朕才將兵部合併到大都督府裡面,就是希望儘量避免你們之間的爭端。”

“但是你們為什麼總是想要壓制對方呢?這對你們有什麼好處嗎?尤其是你們文臣,全心全意去處理朝政不好嗎?確保百姓安居樂業,將大明的財政收入提上去,使大明富足起來,讓朕不用再為國庫空虛操心,這才是你們文臣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盯著眼下的這一兩千萬兩銀子搶食吃,多吃一口少吃一口有什麼重要的,要是你們能把大明的財政收入提高到兩億兩白銀,吃起來不是更多嗎?”

見金濂想要出聲,朱祁鈺一擺手繼續道:“不要和朕說,大明的賦稅提高不到兩億兩的水平,當初趙宋戰敗,據長江而守,他們的賦稅每年就可以達到一萬萬貫,我大明的疆域遠比戰敗的趙宋大得多,為什麼每年的春秋兩稅,加起來只有一兩千萬,這不是你們主掌戶部的文官需要考慮的嗎?別和朕說這個資料不準,這是記錄在永樂大典上面的,那可是永樂朝的內閣輔解縉主持編寫的,除非你們不承認解縉就是文臣。”

金濂頓時無語。

他們怎麼可能不承認解縉的身份,那可是正經透過科舉入朝為官的文人,還奪取過江西的解元,如果連解縉這樣的人都不承認是文人,那他們還有誰敢承認自己是文人。

許多人對於這一點其實沒有明確的認識,江西的科舉難度其實不亞於浙江和南直隸,甚至會更高一些,在一千多年的科舉歷史中,有名可查的狀元,江西就有五十六人,榜眼四十五人,探花四十人,中進士的人數過萬,比例過了十分之一,江西舉子最霸氣的一次是在永樂二年,那一年的科舉,一共中舉四百七十人,其中江西人就有一百一十人,佔據了四分之一,包括狀元、榜眼、探花在內的一甲全部都是江西人,二甲前四也一樣被江西舉子收入囊中,在座的內閣輔王直就是當時的二甲第四,如今正在被彈劾的南京戶部尚書周忱也是那一科的進士,而且排名比王直還要靠後。

所以,解縉能在江西奪得解元,他的實力可想而知。

朱祁鈺的這番話讓王直金濂等文臣心中寒,這簡直就是在指著他們的鼻子罵,不過王直等人剛想要出聲反駁,朱祁鈺卻話題一轉,將火力對準了張軏石亨等武臣。

“還有你們武人,也需要自我反省。”

“趙宋以來的文臣為什麼要拼命打壓你們?還不是唐末亂世給漢人帶來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唐代巔峰時候,漢人的數量過九千萬,但是等到趙宋建立,咱們漢人只剩下了六百多萬戶,人口還不到兩千萬,這意味著什麼,相信你們心裡都清楚。”

“整整七千萬漢人,在五代十國那不到八十年的時間裡損失掉了,如果有那麼多人口,還會出現終宋一朝都沒拿回來燕雲十六州的悲劇嗎?還會有金人攻破開封,徽欽二帝被擄,千萬財富被金人奪走的悲劇嗎?你們要知道,徽欽二帝即便是再廢物,那他們也是漢人的皇帝,他們被擄走,歸根結底還不是唐末亂世造成的嗎?”

“後來蒙古人南下,相信你們許多人都聽說過,漢人聚集最多的中原地區千里無人煙,井中都因為漢人的屍體太多而不可飲,光是在四川就有一千多萬漢人被屠戮,長江以北的漢人被屠戮了九成。”

“雖說你們武人也出了岳飛、韓世忠這樣的人物,但是朕想問問你們,朕真的希望大明也出現一個岳飛那樣的名將嗎?要知道,自古以來,只有亂世才出名將,朕要大明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甚至希望你們武人能夠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要朕一句話,天下番邦莫不臣服,那才是朕心目中的大明,相信也是你們心目中的大明。”

“所以,不要怪文臣千方百計地壓制你們,而是你們武人容易驕橫,打了勝仗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開始變得目中無人,甚至作出謀朝篡位之事,而為了達到目的,武人往往會不擇手段,作出危害天下的事情。”

“現在想想,七千萬漢人啊,這些人若是活著,活到了如今的大明,朝廷的賦稅會增加多少,人口過百萬的大城會增加多少,甚至你們眼中珍貴無比的三大營,都可以優中選優,那時候三大營的戰力有多強?”

“漢朝的時候有句話,一漢頂五胡,這是說,一個漢人士卒的戰鬥力可以頂得上五個匈奴人,所以才有霍去病千里襲王庭,封狼居胥的壯舉,否則以他那點兵力,怎麼和數十萬精銳的匈奴騎兵對抗。”

“你們再看看現在,別說一漢頂五胡了,就是兵力相同的兩支部隊正面對抗,你們都未必能打得過蒙古人,要是你們有漢朝那會兒漢人的戰鬥力,朕立馬將三大營派出去橫掃草原,即便窮搜天下給你們提供補給,相信文官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因為打死也先,他也湊不出百萬騎兵,即使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蒙古人也沒有那麼多兵力可用。”

“所以你們要時刻自省,不要讓天下人現你們有任何驕橫的行為,否則就不是朕要殺你們,而是天下人要殺你們,因為你們的驕橫,有可能破壞他們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奪取他們的性命,對於這樣的你們,天下人要動手,絕對比朕動手要殘酷一萬倍,到時候別提什麼香火了,你們在世上存在過的一切痕跡都會被抹除,不會有人記得你們的任何功勞,因為對於後人來說,你們壓根就沒有存在過。”

朱祁鈺這番話說得太狠了,張軏石亨等人全都滿頭大汗,看得王直等人心情舒暢。

剛才皇帝訓斥文臣的時候你們滿臉得意,都快要彈冠相慶了,現在你們再得意一個試試?

朱祁鈺說了一大通,也是累了,坐在龍椅上喝了滿滿一碗茶水,喘了幾口氣才道:“好了,朕今天有點激動了,方才說的話不是懷疑你們的忠誠,也不是否定你們對大明的功勞,只是希望你們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手裡的事情上,不要總是鬥來鬥去的,這樣只是在做內耗,得到便宜的也只是外人。”

“好了,不說這個了,現在說正事。”

“朕今日召你們過來,是想諮詢討論一下安南之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