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面圍攻,緊急部署

小說:漢末叛亂順序 作者:恨水自清

劉基看著暴怒的劉辯,心裡很是疑惑,輕搖羽扇詢問道“陛下,可是幷州出了什麼事?”

劉辯將手中的書信交給了劉基,劉基接過書信,仔細觀看,良久之後,緊皺眉頭,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書信,未一言,手中搖羽扇的度也漸漸加快。

這封書信是由荀彧派快馬來的緊急文書,就在劉辯派軍抵擋鮮卑與烏桓之時,匈奴也就是現在的蒙古一族,在同一時間起了對雲中、朔方等郡的劫掠。

成廉、宋憲、魏續等人連戰連敗,現已經丟失了朔方郡西北部、五原郡北部、雲中郡北部等大片土地,此刻正在收攏兵力,抵抗蒙古的入侵。

先前被鎮壓的羌胡,也受到蠱惑,開始起兵反抗漢軍的統治,僅用了十天,便奪回了大片領土。

與此同時,劉協也聽從王猛的建議,拜皇甫嵩為北軍主將,朱儁為參軍,雄闊海、張蠔、徐榮、段煨、胡軫為副將,領兵三萬北上攻打上郡,先頭部隊距離上郡已經不足百里。

另一路拜馬騰為東軍主將、王猛為參軍,馬、龐德、南宮長萬、王鎮惡、王寅、王煥、馬鐵、馬休為副將,領兵三萬,兵洛陽,現已經進駐函谷關。

劉協為防止西涼地區兵力空虛,除了留下韓遂及其部曲,馬騰原來的幾個部曲之外,在楊彪的建議下,令楊彪族弟楊堅為涼州牧,楊林為威遠將軍,楊素為虎賁將軍,協助韓遂一同守衛西涼。至於長安的安危,則由王進、李肅、王君可麾下的御林軍與禁軍守衛。

蒙古、羌胡、劉協三路兵馬來攻,讓劉辯本就捉襟見肘的局面更加緊張了起來,眼下幷州除了守備兵馬,已經沒有多餘的兵馬抽調了。

洛陽方面倒是還好說,這幾年在陳宮的治理下,人口迅恢復,現洛陽周邊人口已經達到一百五十多萬,呂布在劉辯的授意下,開始募兵,除了原有的一萬兵馬之外,又擴軍了兩萬,倒是可以抵擋王猛的兵馬一陣。

可數年前奪回的上郡定然無法抵擋皇甫嵩的進攻,一來上郡、朔方等幷州西部地區才奪回不過五年,元氣尚未恢復。二來、匈奴南下,北漢軍連戰連敗,已經無法分兵抵抗。三來,羌胡又起兵作亂,趁機掠奪土地。

有以上三個因素,縱使劉伯溫再有智慧,也很難擺脫這個困境,一時間,劉辯與劉基未一言,具都苦苦思索對策。

良久之後,劉基緩緩說道“陛下,為今之計,只能先讓出上郡,讓羌胡與偽漢交戰,我們抽出兵力擊退匈奴,待到北方戰事平定之後,再兵與偽漢交戰。”(雖然鐵木真已經將匈奴改為蒙古,但漢人仍舊稱呼匈奴)

劉辯說道“可是我軍對陣鮮卑好不容易取得大勝,只要乘勝追擊,定可全殲鮮卑主力軍,使其十年不敢南下牧馬。可如今放棄大好局面去攻打匈奴,一旦鮮卑有了喘息之機,必為大患,朕實在是不甘就此撤兵啊。”

劉基連忙勸解“陛下,還望以大局為重!幷州乃高山之地,糧草產量本就不高,如今我軍接連征戰,將這幾年積攢的糧餉賦稅,損耗七八,如若北擊鮮卑的話,將會繼續損耗大量兵馬錢糧,到那時,匈奴便會不費吹灰之力,攻略幷州西部各郡城池,偽漢也會奪取幷州南部城池,一旦幷州有失,漢室中興無望矣!陛下!三思啊!!”

劉辯做出了極大的心理鬥爭,良久之後,才說道“罷了…傳朕旨意,令盧象升所部停止追擊鮮卑,帶領兵馬在各處險要道口安營紮寨,以防鮮卑反撲。同時,命令張遼、冉閔、羅成、夏魯奇、秦明、索領兵八千西進,支援朔方、雲中等郡。”

頓了頓,劉辯又說道“命令上郡太守裴度,立刻遷移百姓,趕往西河郡,與崔鈞、眭固、穆順匯合,堅守西河郡。”

劉辯又看向了軍事部署圖,最後緩緩說道“調楊業、楊景、楊希三人,領兵兩萬西進,直插匈奴側翼,務必全殲這股匈奴軍隊!並且告知荀彧,令他籌措糧草輜重,以供大軍用度。”

劉辯隨後又看向了洛陽方面,“洛陽以西至函谷關只有潼關可以堅守,著令呂布火進駐潼關,隨後在潼關周圍部署營寨,朕不要求他能夠戰勝偽漢,只要能保證洛陽三個月不失,朕的援軍不日便可抵達。”

劉基連忙跪拜“陛下聖明!”說罷,劉基便轉身離開,去替劉辯草擬聖旨,僅僅半日,便有數名傳令兵,帶著不同的命令,向不同的方向而去。

盧象升這幾日正準備調兵遣將,趁鮮卑疲憊不堪之際,乘勝追擊,準備將鮮卑的有生力量一舉殲滅。

就在眾將磨刀霍霍之際,劉辯的聖旨傳到,眾將炙熱的心瞬間被澆滅,傳旨士卒走後,帳內一片譁然,紛紛訴說不滿。

秦明率先站了出來“盧將軍!此時撤兵,不就代表將士們先前的廝殺,全都白費了嗎?”

索站出說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敢請將軍下令,即刻出兵擊潰鮮卑胡狗,相信陛下定不會處罰將軍,如有任何閃失,先斬我索的頭顱!!”

除這二人之外,帳內其他人都沒有言,因為除了這二人之外,其他人幾乎都是劉辯的親信,冉閔、裴元慶、夏魯奇、羅成、李嗣業都是劉辯一手提拔起來的。

張遼現在的官職則是原來在丁原麾下的官職,劉辯也沒有過於提拔張遼,只是給他賜金贈馬,況且張遼性格沉穩,不會再這種場合失態。

而盧象升、秦明、索都是盧俊義舉薦而來的,算是盧植的幕僚,所以他們才會有抗旨追擊的念頭。

見剩餘眾將都低頭不語,盧象升也犯了難,他的心裡也是想乘勝追擊,但他又不能抗旨而行,一時間,帳內鴉雀無聲。

就在此時,張遼打破了僵局,“諸位將軍,且聽在下一言,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遼先前也聽到了訊息,就在我們痛擊鮮卑之際。匈奴、偽漢犯邊,羌胡反叛,幷州西部戰事非常吃緊,以幷州一郡之地的糧餉賦稅,根本無法支援我們三線開戰,一旦幷州有失,我等振興漢室的大業,便付之東流,還望諸位三思。”

盧象升說道“張遼將軍說的在理,還望諸位理解。即刻按照聖旨,命張遼、冉閔、夏魯奇、羅成、秦明、索六位將軍領兵八千西進。裴元慶將軍返回代縣待命。薛安都、李嗣業、孫猛、張燕帶領剩餘兵馬隨我坐鎮前線,阻擋鮮卑再度南下。”

帳內眾將盡皆抱拳說道“我等遵命!!”

雁門關與陰館,乃是幷州的重鎮,在劉辯坐鎮幷州之前,此二關乃是抵擋匈奴的重要防線,在劉辯坐鎮幷州後,北擊胡人,收復居庸關等重要關隘,將前線北移。雁門關與陰館二關附近也很少出現過胡人的影子了。

此次匈奴南下,劉辯從大局考慮,決定讓駐守雁門關與陰館的楊業父子三人帶領全部兵馬西進,協助崔鈞等人抵擋匈奴。

洛陽方面,呂布收到劉辯的詔書之後,緊急與陳宮商議軍情。由於先前董卓西進長安,派兵死守函谷關,阻斷山東諸侯西進的道路。

函谷關以東至洛陽,沒有任何險要關隘,皆是一馬平川,所以在兩年前,陳宮便向劉辯進言,請求在函谷關至洛陽之間修築一座關隘,用來守備洛陽。

劉辯同意了陳宮的請求,陳宮依託秦嶺,耗時兩年,打造了一座南起秦嶺,北至黃河的雄關,用來守衛洛陽的西部地帶,劉辯親自起名為潼關。

就這樣,本應該於前世196年建立於函谷關以西的潼關,於當世提前兩年建成,並且建立在了函谷關的東側。

經過數年休養生息,洛陽現有兵馬三萬,其中有一萬駐紮在虎牢關。呂布與陳宮商議了許久,決定調回老將丁延平,令他領兵五千把守洛陽城。呂布帶領陳宮、盧俊義、鄧羌、呂方領兵一萬五千進駐潼關抵擋劉協的兵馬。

僅僅半日,呂布便快馬加鞭的抵達了潼關,呂布到達潼關後,為了拖延劉協軍的度,命令盧俊義、鄧羌二人各領五千兵馬,分別駐紮在潼關西側,構築營盤,形成兩道防線,阻攔劉協軍。

盧俊義在前,鄧羌在後,呂布與陳宮、呂方領兵五千把守最後的關隘潼關,呂布下了死命令,前線每道營寨,務必堅守一個月方能撤退休整,如有提前撤退者斬無赦。

就這樣,面對三方攻擊的劉辯,為了漢室的基業,不得不轉攻為守,劉辯五年創下的基業,能否毀於一旦,就看劉辯此時的將領們能否為其力挽狂瀾。

其實劉辯與劉基最擔心的還不是戰場上的變化,而是幷州的賦稅糧草,幷州雖然在劉辯的帶領下,比往年要富裕很多,但是動輒十幾萬大軍的糧餉調動,不是一州之地可以支援的,所以此戰必須戰決,一旦失敗,則五年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