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準備和朕開戰吧

“宋誠失蹤了?”

黎宜民是第二天才收到這個訊息的,不過他聽到這個訊息的反應卻和其他人想的有些不一樣。

一眾官員原以為黎宜民對於宋誠失蹤的訊息會感覺到懷疑、驚疑,甚至表現出驚恐都不為過,但黎宜民卻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朕知道了,便再也沒有說什麼。

這種表現讓不少人都感覺到奇怪,但誰都不會因為一個外人去觸怒新皇帝,宋誠畢竟是大明的逃犯,還是大明皇帝欽點的逃犯,對於宋誠失蹤這種事情,他們還巴不得呢。

說實話,在這段時間裡,大家對於黎宜民極度寵信宋誠都是有些意見的,雖然誰都不說什麼,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和自己爭寵,大家巴不得他早點失蹤呢,好歹也能讓黎宜民更倚重自己。

至於那群心裡反對黎宜民的世家官員,他們就更不會在乎宋誠了,畢竟在他們眼中,黎宜民現在和他們爭權奪利,對其中一部分人痛下殺手,其根源就在於黎宜民起兵謀逆,殺死了阮太后和小皇帝黎邦基,而黎宜民能夠起兵成功,恐怕這裡面至少有一大半宋誠的功勞,對於這麼一個攪亂朝廷局勢、讓他們失去權利的人,宋誠的行蹤在他們眼中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而且現在重要的不是宋誠的行蹤,而是黎宜民打算如何與張軏展開談判,是否要接受宋誠的建議,於是立刻有人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黎宜民卻是搖搖頭說道:“朕昨晚想了整整一夜,但還是未能做出決斷,想聽聽諸位愛卿還有什麼其他的建議,然後再從中選優,不知哪位愛卿先說說?”

沒人回答,勤政殿內一片安靜。

黎宜民嘆了口氣,心中一片失望,但還是出聲鼓勵道:“諸位愛卿,你們都放心大膽地說,即便提出了什麼過分的建議也無妨,最終決斷的還是朕,若是有什麼罪責,都由朕一力承擔。”

但是,勤政殿內仍舊是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仍然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開玩笑,昨天宋誠給你黎宜民提了一個過分的建議,今天人就失蹤了,你還是這種反應,現在誰敢給你提什麼建議啊!難道嫌自己活得太久了嗎?

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黎宜民雖然表面上對於宋誠的失蹤表現得風輕雲淡,但實際上心裡早已翻江倒海了。

宋誠那是什麼人?那是大明皇帝朱祁鈺派給他的聯絡人,是知道他幾乎所有秘密的人,能從根基上瓦解掉他所有的執政基礎,只要宋誠把大明皇帝和他的交易說出來,整個大越都會在一瞬間變成他的敵人,因為沒人會容忍一個騙子坐在皇位上。

現在宋誠已經失蹤了,準確說應該是已經逃跑了,他黎宜民現在也沒什麼好辦法把宋誠抓回來,難道他要和所有人將交易的事情和盤托出?那還不如讓宋誠逃掉呢,說不準還可以多拖延幾天。

而且宋誠的失蹤讓黎宜民隱隱感覺自己可能要危險了,所以要想保住自己的皇位不被人推翻,同時還能少付出些代價,黎宜民想了一夜,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真的擊敗張軏一次,只有真的擊敗了他,才能讓大明有所顧慮,而且還可以從根本上瓦解真相洩露所帶來的威脅,畢竟他黎宜民是真的擊敗過明軍,到時候誰也不能說他黎宜民和大明皇帝勾結賣國。

至於擊敗張軏的辦法,黎宜民也已經想好了,現在就看這群大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黎宜民看向眾人,見他們還是不出聲,只得說道:“諸位愛卿,你們誰有辦法,就說出來吧,若是真的可行,朕會立刻將他提拔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來。”

黎宜民這麼一說,不少人頓時都來了興趣。

這可是參知政事啊!

大越實行的是趙宋官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際上就是宰相,這是百官之的位置,大家誰不想坐上去?最重要的是,黎宜民說的是立刻提拔,並沒有說逐步提拔,這也就是說,即便是一個七品小官,只要他的建議合理可行,黎宜民一樣會把他提拔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有了這樣的機會,一些底層官員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勤政殿起居郎陳文良站起身來,出聲問道:“皇上,臣斗膽,請問皇上是否一定要與大明講和?”

黎宜民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居然是這個六品小官,不過現在他並不在乎對方的品級,只希望有人能站出來打破僵局就行了,於是立刻點頭答道:“對,陳愛卿你也知道,明軍實力雄厚,占城又在南面蠢蠢欲動,如果繼續僵持下去,我大越的江山社稷就有傾覆之憂,所以務必要儘快和大明求和,請大明罷兵休戰,給大越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朕是真的不想打下去了。”

“好吧。”陳文良點點頭,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臣有一些想法,可以說出來供皇上參考。”

黎宜民頓時有些驚喜,立刻催促道:“你說。”

陳文良是勤政殿起居郎,負責的就是記錄朝廷命令赦宥、禮樂法度、損益因革、賞罰勸懲、群臣進對、文武臣除授及祭祀宴享、臨幸引見之事,四時氣候、四方符瑞、戶口增減、州縣廢置等朝廷政務,妥妥的天子近臣,黎宜民也是現陳文良的談吐頗為得體,應對自己的時候也極為恭順,這才沒有將其罷官,沒想到今天就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陳文良恭敬說道:“其實臣昨日聽了宋先生的建議,就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兒,後來臣猛然現,對於張軏來說,一州之地也足以讓他封爵了,畢竟他出身英國公府,有了這層背景,想要弄一個爵位,缺少的只是一個理由而已。”

“因此,臣建議,可以用張軏攻下的諒江路作為條件,割讓出諒江路來換取明軍退兵,若是張軏仍舊不滿,可以再加上一個明軍還未攻下的東海路,鴻臚寺陳大人去談的時候在態度上可以強硬一些,明確告訴張軏,我大越最多隻能割讓這兩路,否則就要和張軏拼個魚死網破,相信以張軏的理智,這樣的條件他不是不能答應下來。”

黎宜民聽完,瞬間清醒過來。

是啊,反正諒江路都已經被張軏打下來了,自己想要奪回來並不是一件十分有把握的事兒,割讓給大明並不會有什麼問題,而東海路臨海的地方有一小塊平原,正是漢人最喜歡的耕地,又與大明接壤,一併割讓給他們並不會有什麼問題,有了這兩州之地,相信足夠張軏從大明皇帝手裡弄到一個爵位了,這樣的條件張軏的確有可能會答應。

當然,張軏也有可能不答應,但是那又如何?大不了繼續耗下去,京北城的地理位置可要比北江城強多了,他們大越有地利之勢,明軍勞師遠征,在大越國內燒殺搶掠,又失去了人和,最重要的是,明軍雖然以廣西衛所為主,但其核心戰力卻是久居京城的十團營,估計很難適應大越的氣候,這又讓他們大越佔據的天時。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決定勝負的關鍵大明一個也不佔,繼續打下去,明軍早晚有一天會受不了的。

所以,這一切都決定了,如果張軏不是個頑固不化之人,他一定能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而能夠成為十萬明軍的統帥,張軏能是個頑固不化之人嗎?當然不能!

因此,張軏的確有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啊。

黎宜民看向陳文良的眼神中充滿了欣慰之色,看來大越還是有人才的,陳文良對於張軏的理解還是比較合理的。

黎宜民又看向站在一旁的陳元慶,出聲問道:“陳愛卿,對於起居郎的建議,你有什麼想法嗎?”

陳元慶猶豫了一下說道:“陳大人的建議臣認為的確有機會讓張軏答應,不過臣還希望皇上可以再增加一個條件。”

“你說。”黎宜民問道。

陳元慶緩緩說道:“皇上,臣以為,如果能交出大明的欽犯宋誠,相信張軏會更容易答應咱們的條件。”

這也是他剛才靈機一動想到的。

既然黎宜民對於宋誠的失蹤沒有什麼反應,那很有可能黎宜民已經對宋誠徹底失望了,現在賣掉宋誠,徹底解決這個黎宜民最有力的臂助正是時候。

而且他認為,宋誠一定是被黎宜民弄死了,否則黎宜民不可能有今天這種反應,所以,拿一具屍體去換取張軏的歡心,這沒有什麼難以決斷的。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黎宜民這時候卻是略帶為難地說道:“不過這個宋誠已經失蹤了,朕現在也找不到他啊!”

陳元慶在心中鄙視了他一眼,不過臉上卻沒有什麼表情,只是淡淡說道:“皇上不必掛懷,陳大人的建議才是最重要的,宋誠不過是個添頭而已,有的話更好,沒有的話也無妨。”

“既然如此,那你就按照陳文良陳愛卿的建議去找張軏再談一次吧,而且這次你可以明確告訴他,這就是朕最後的條件,如果他還是不願意接受,那就準備和朕開戰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