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攻城(1 / 2)

一名大嗓門計程車卒站出來回答道:“城上的守軍聽著,我們是北征軍,在諒山王殿下的統領下進京勤王的,你們快快開啟城門,放我們進去。”

進京勤王?還是諒山王黎宜民帶頭的?

這是怎麼回事?

城牆上的守將一愣,旋即問道:“諒山王殿下要勤王?最近皇上也沒有人威脅他啊,怎麼突然就要勤王了?”

士卒剛要回答,黎宜民這時候卻走了上來,阻止他說話,而是自己親自問道:“我乃是諒山王黎宜民,城上的將軍是哪位?”

守將也聽過黎宜民的聲音,知道城下這位真的是黎宜民,於是趕緊回答道:“末將鄭蘊,見過諒山王。”

“鄭蘊?”黎宜民想了想,繼續問道:“可是參知政事鄭可鄭大人的子侄?”

鄭蘊答道:“鄭縣侯正是家叔。”

“原來如此。”黎宜民笑了笑,心中的擔憂放下了不少。

他們二人口中的鄭可正是開國功臣之一,他是太祖黎利的同鄉,在黎利舉兵抗明期間起過重要的作用,後黎朝建立以後,因戰功成為後黎朝的重臣,被賜予了後黎朝國姓“黎”,封縣侯,黎利給予了他穿紅緋的特權。

大越紹平元年,太祖黎利病逝,留下權臣輔政,不過權臣太過貪權,不斷打擊和自己平等的開國功臣,鄭可也被驅逐,貶為地方官。

大越紹平五年,黎太宗成年,召鄭可入京,任命鄭可統領禁軍。在鄭可的幫助下,黎太宗殺死權臣,鄭可官拜太監參知政事兼少尉,成為政事院的腦,獨攬大權。

大越大寶三年,太宗黎元龍暴斃,小皇帝黎邦基繼位,留下鄭可和阮太后輔政,不過他們兩個人卻因為爭權奪利內鬥不止,最終在大和十年被阮太后擊敗,鄭可和其長子被誅殺。

直到今年小皇帝黎邦基親政,特意下旨平反鄭氏一族,這個鄭蘊估計就是為了表現黎邦基的信任特意提拔起來的,畢竟皇城守將可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職位,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非皇帝親信不可用。

現在看來,鄭蘊肯定是偏向於小皇帝黎邦基的。

其實最重要的是,只要鄭蘊對阮太后沒什麼好感就足夠了。

黎宜民笑著說道:“鄭將軍,不瞞你說,本王這次率軍進城,主要是為了誅殺妖后,還政於皇上,你快快開啟城門讓我進去,我保證只誅殺妖后,絕對不會亂殺無辜的。”

“這......”鄭蘊果然有些猶豫了。

阮太后是他們鄭氏一族的仇人,如果能殺了阮太后,他肯定是舉雙手贊成的。

不過阮太后畢竟是小皇帝黎邦基的親生母親,如果黎宜民想要誅殺她,小皇帝黎邦基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黎邦基把皇城城防的重任交給自己,那就是給鄭氏一族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如果自己真的放黎宜民入城,那小皇帝還能相信自己嗎?鄭氏一族這個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肯定是沒了,自己就是鄭氏一族的罪人了。

但是,阮太后的所作所為他也是看在眼裡的,如果黎宜民真的能誅殺阮太后,還政於皇上,那對於他鄭蘊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像現在所面臨的這麼大壓力了。

因為,鄭蘊不得不猶豫起來。

黎宜民見狀,立刻繼續說道:“鄭將軍,你在升龍城這麼長時間了,肯定知道如今朝廷的具體情況。”

“妖后雖然說還政於皇上,但實際上把持朝政的還是她,所以才有了今日之戰事,當初無非就是因為她看錯了形勢,以為我大越可以像太祖時候擊敗大明,結果呢?黎察將軍戰死了,廷上侯丁烈也戰死了,要不是我數次力挽狂瀾,明軍統帥張軏早就打到升龍城了,如今為了她洩心中一點點怨氣,我大越丟了多少城池,死了多少人,她有向朝廷交代過一句嗎?國庫空虛,她有想過什麼辦法嗎?就連責任都被她推給了阮熾阮大人,自己不承擔一點責任,你真的認為她能夠治理好大越嗎?”

“當初鄭可鄭大人那是何等英雄,輔助太祖建立大越,結果呢?還不是莫名其妙被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被妖后殺了,要知道,鄭大人可是俘虜過占城國王摩訶賁該的國之功臣啊!”

黎宜民一番話說得鄭蘊憤懣不已。

如今大越和大明的戰事誰看不明白,還不是因為上一次黎貴淳和阮弘裕出使大明被坑了,阮太后一怒之下才兵大明的,結果被大明派來了名將張軏,直接反攻回了國內,如今整個諒江都丟了。

當年他叔叔鄭可那事兒也很明顯,完全就是二人在爭奪朝政大權而已,結果就因為這點事情便將鄭可無緣無故殺掉了,鄭氏一族差點被滅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