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劉吉怎麼樣(1 / 10)

朱祁鈺指著嚴啟盛緩緩說道:“不,朕要進攻的是倭國。”

嚴啟盛頓時就是一愣,不知道朱祁鈺要攻略倭國指著自己幹嘛?

但是其他人卻是知道朱祁鈺為什麼要攻略倭國,金濂立刻問道:“陛下是想拿石見銀山和佐渡島了?”

對於這件事兒,金濂可是萬分支援的。

朱祁鈺和他們說過,倭國有石見銀山和佐渡島,每年都可以開採近千萬兩銀子,二者加起來可就是兩千萬兩,堪比以前朝廷的歲入,這麼一大筆錢,戶部早就眼饞得很了。

現在聽說朱祁鈺要攻略倭國,金濂當即高興起來,直接說道:“陛下,若是您想攻略倭國,戶部可以拿出二百萬兩銀子的軍費。”

朱祁鈺笑著擺擺手道:“不用那麼多,攻略倭國主要靠的是鴻臚寺,大都督府只是初期用一用,最多調遣幾名指揮就足夠了。”

“靠鴻臚寺?”一旁正在旁聽的鴻臚寺卿楊善一愣,什麼時候攻伐一國只需要鴻臚寺就足夠了?難道不需要大都督府出兵嗎?

朱祁鈺看向楊善,笑著點點頭,說道:“對,就是靠你們鴻臚寺。”

然後接著問道:“楊愛卿,朕曾經吩咐你收集倭國的訊息,不知道你收集得怎麼樣了?”

“回陛下的話,臣已經收集得七七八八了,至少比以前要多得多。”楊善感嘆道:“臣真的沒想到,倭國國王居然過得如此悽慘。”

“說說看吧,朕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朱祁鈺出聲吩咐道。

“是。”楊善恭敬答了一句,緩緩說起倭國的事情來。

春秋時期,倭國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建立倭國,正式繼位天皇,直到今天已經傳下了百多代,如今在位的是後花園天皇,諱彥仁,乃是倭國名義上的統治者,但實際上大權全部掌握在幕府將軍、左大臣、太政大臣足利義政手裡。

不過足利義政比較年輕,無法壓得住各地的大名,所以倭國眼下是比較混亂的,例如此次出使的山名政豐就是大名山名氏的兒子,而大內滿江則是大內氏的子弟,其中山名氏被分封在上野國,而大內氏被分封在周防國。

“上野國?周防國?這類似於國內的藩國嗎?大名就是藩王?”王直蹙眉問道。

楊善搖搖頭,答道:“不止,倭國的藩王更類似於春秋時候的藩國,大名就相當於當時的藩王,每一個藩國都不大,大一些的藩國有一府之地,下一些的則是有幾縣之地,最小的不過一縣之地,他們可以說是聽調不聽宣的存在,幕府將軍需要征討的時候,他們就會聽從命令出兵,就連兵器和軍糧都是自帶的,而不需要調遣他們的時候,各個藩國則是獨立存在,兵將、稅收都是自己的,只需要向頂頭上司的將軍繳納一部分便是。”

王直咂咂嘴,感嘆道:“沒想到倭國居然還像春秋時候那麼做,這麼說來,倭國的所謂天皇就是如當年周天子一般的存在了?”

朱祁鈺笑道:“何止,倭國的天皇可是要比周天子還要慘的多,他們完全就是幕府將軍的傀儡,手裡沒有半點權力,就連朝廷的賦稅都收不上來,每日只能選擇節衣縮食度日,甚至死了之後,連打造陵寢和棺材的錢都沒有,只能找下面的幕府將軍借。”

“陛下說的是。”楊善恭敬行了一禮,繼續道:“所以倭國的天皇只有護衛安全的一點兵馬,實力上完全沒辦法和幕府將軍相提並論,只能任由他們的幕府將軍掌握大權。”

“一百多年前,倭國皇族內亂,分裂為南北朝,經過百多年才重新合二為一,如今的後花園天皇正是合併之後的第二位天皇,但手中仍舊無權,只有身份尊貴而已。”

“這就是臣大略瞭解過的倭國,還請陛下品評。”楊善又是向朱祁鈺行了一禮,恭敬說道,表示自己已經說完了。

朱祁鈺點評道:“楊愛卿說的沒錯,不過對當今倭國的時局並沒有多做介紹,這一點你需要多加關注一下。”

然後緩緩說道:“不過剛才楊愛卿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如今倭國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年輕,威望不足,壓不住下面的大名,因此倭國已經出現了內亂的苗頭,估計要不了多久,倭國就會出現內亂了。”

“那陛下打算讓鴻臚寺怎麼做呢?”楊善也不在意自己對倭國的局勢理解不足,直接出聲問道。

反正朱祁鈺也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訊息,總之他知道的事情要遠比自己多得多,所以楊善提出問題來也毫不在意。

朱祁鈺笑著回答道:“此事楊愛卿還沒有想到麼?既然倭國的天皇並無實權,底下的幕府將軍又威望不夠,那我大明就是偏向倭國天皇的一枚重要砝碼。”

“朝廷會派出使臣出使倭國,直接去京都面見倭國天皇,然後表明大明會支援他收回權力,並且派兵保護他的安全,如此大的支援,找他要一座島和一個礦山,想必倭國天皇也不會拒絕吧!”

不少人瞬間便想明白了這裡面的彎彎繞,不由得感嘆,出使倭國這個差事不好乾啊。

倭國天皇和幕府將軍有矛盾,而幕府將軍又和手底下的大名有矛盾,大明派人過去見倭國天皇,旗幟鮮明地表明要支援他,同時派人保護他,那麼倭國天皇解決掉自身安全之後,必定會和幕府將軍產生衝突,爭權奪利,而倭國天皇想要爭權奪利,最好的辦法就是背靠著大明,想辦法去收買幕府將軍手底下的大名,讓儘可能多的大名站到自己一邊來,有了這些大名的支援,倭國天皇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從幕府將軍手中受權,至少先將幕府將軍截留下來的稅收直接拿到自己手裡,只要手裡有了錢,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而在這件事情裡,大明只需要付出一支人馬來保護倭國天皇,同時給出個名聲就可以了,至於如何挑動倭國內亂,尋找和說服地方大名來支援天皇,相信倭國天皇自己就可以搞定,畢竟大明的實力擺在這裡,宗主國的名頭擺在這裡,到時候肯定會有和幕府將軍敵對的大名來主動站到天皇這一邊的。

當然,這裡面還有許多細節要做,不過風險和難度並不大,只要做成了,那就是一人滅一國的存在,青史留名是肯定的,等楊善到了年齡退下去之後,此人更是鴻臚寺卿的熱門人選,畢竟以一張嘴挑動藩國內亂,為朝廷爭取到每年兩千萬兩的好處,這樣的功勞誰能比得了,甚至直入政務院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吧。

那麼,現在所有人全都關注的問題就是,派誰去?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還是派臣過去吧。”楊善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他自認為是最適合的那一個。

先,自己是鴻臚寺卿,又是皇帝比較看重的人,不管是從身份還是能力上,都足以勝任這個任務。

其次,鴻臚寺裡面眼下也沒有比自己更適合的人選了,鴻臚寺少卿胡恭能力不足,其他人的身份不夠。

所以,不派自己過去派誰過去。

至於鴻臚寺的大權,楊善看得很清楚,只要自己拿到了這個任務,並圓滿完成,下一步肯定就是進入政務院,到了政務院裡面,鴻臚寺卿的位置一樣要卸任,而且很有可能還是在自己的督管之下,有了這個計算,自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不過朱祁鈺卻是搖搖頭,道:“不行,你是鴻臚寺卿,朝廷外務還要靠你支撐,哪有派你出使的道理。”

楊善還要再爭取一下,卻聽朱祁鈺繼續說道:“而且你還不夠腹黑,並且年齡有些大了,朕這次希望用一些年輕人,過去好好鍛鍊一下,給朝廷準備一些外務上的人才,所以楊愛卿你就在京師待著吧。”

這次用年輕人?

朱祁鈺此話一出,幾乎所有想去的人全都閉上了嘴巴,他們能做到朝廷的六部尚書,甚至政務院諸理,哪一個不是一把年紀了,和年輕人可沾不上什麼邊,所以這次出使的機會,他們是不能妄想了。

王直出聲問道:“陛下,派年輕人過去,是否會失敗?畢竟年輕人在謀劃上面還是要差上一些的,這次是挑動倭國內亂,臣擔心年輕人無法勝任。”

他這話是真心的,畢竟他身為政務院理,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朱祁鈺派出去幹這件事兒的,所以他問出來,沒人會懷疑他有什麼其他目的。

朱祁鈺搖搖頭,說道:“這無所謂,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最終朝廷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最多就是損失一支兵馬而已,外加上幾個年輕人,影響不到朝局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