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朝廷的條件(1 / 2)

“現在,本官就來說說這些藩國是如何劃分的。”王直抬手指向那張地圖,緩緩介紹道:“安南施行宋制,北部有五路,分別是東海路、諒江路、富良路、大通路、歸化鎮,南部有四路,分別是長安路、清化路、濱州路、爻安路,這幾路除了東海路之外都是可以分封出去的,升龍城附近還有一些,不過那些規模都太小了。此次就不做分封使用。”

“這些可以分封出去的地方,其中諒江路和大通路富良路都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政務院會將其重新整合,劃分為四個藩國,讓每個藩國的規模上差不得,免得因為一點土地惹得雙方不快,亦或是刀兵相見,丟了我大明的臉面。”

眾人都是一愣,什麼叫刀兵相見,難道朱祁鈺還允許他們互相攻伐,互相吞併不成?

不過這個時候沒人會傻到問出來,繼續聽王直介紹道:“北面這四個藩國,基本上以山地為主,所以地盤會大上一些,而南面的長安路、清化路、濱州路、爻安路都是半山半平原,所以我們就沒有整合劃分,還是按照原本的府路進行劃分。”

“下面,我來詳細說說一下各個藩國的位置和範圍。”

眾人都是精神一振,開始全身關注地看向了那張地圖,生怕自己少聽到一句,畢竟這可是最關鍵的地盤,萬一哪個地方自己記錯了,那很容易就虧大了。

王直開始介紹,介紹完一個地方,一旁的小宦官王真便會拿出一張裁剪好的紙貼在地圖上。

這個主意是朱祁鈺出了,因為這樣做的話,雖然麻煩了一些,但是卻可以一目瞭然,即便有什麼地方需要變動了,直接從裁剪好的紙上剪下來就行,反正地盤這種東西是不可能重複的。

眾多藩王也都在心中開始計劃,自己到底應該要哪一塊的藩國,哪一塊的藩國更適合自己,哪一塊的藩國去爭取把握會更大,這些事情在眾人心中不斷翻滾,但是幾乎所有人都面不改色地聽著王直在那裡介紹,除了幾個年紀輕城府不深的藩王之外,剩下的人沒人會表露出自己的目標。

地圖規劃很快便介紹完了,王直最後總結道:“各位王爺,這就是朝廷最終決定下來的各個藩國的疆域,也就是你們未來要統治的藩國的地盤兒。”

“不過這裡面有一些需要提前說明的。有些藩國因為和大明開戰的原因。整個藩國的男丁極少。所以說會更穩定一些。尤其是北部幾個藩國,短期內最需要的是填充人口,具體是由你們自己去徵召一些百姓,還是用朝廷派給你們一些囚徒?這個就由你們自己選擇了。”

“而南部的藩國因為開戰時徵調人口較少。所以本地安南人還是偏多一些,你們需要考慮如何去管理他們,是以懷柔手段統治,還是以前的手段統治,這個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不少藩王都皺起了眉頭,他們沒想到自己過去就藩,還會遇到這樣的麻煩,這時候不禁就有人出聲問道:“朝廷不是已經徹底平定了。那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安南人需要處理?”

一旁的王文出聲說道:“這不是很正常的麼?朝廷平定安南,主要是在大的層面,將安南所有對大明有威脅的勢力一掃而空,但是一些比較小的地方,朝廷也沒有功夫去搭理,所以肯定是需要各位王爺自己想辦法,否則藩王駐守邊疆,卻沒什麼能耐,遇到敵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那不就是主動送過去資敵的麼?”

好吧,即便沒見過王文的人也知道,王文這傢伙嘴臭得很,偏生他又是政務院副理,有資格參與整個大明的決策,位高權重得很,如果回頭他撇一撇嘴,原本可以拿到的好處可能就沒了,一眾藩王才不會得罪這麼一個人呢。

王直笑笑,卻沒有說王文什麼,這傢伙原本的任務就是懟那群藩王的,讓他們知道不可以得寸進尺,看來王文的任務完成得很不錯。

有人得寸進尺,當然也有人懂得事理,立刻便有人問出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王理,你方才提到了,北邊的幾個藩國需要填充人口,還說朝廷允許我們自行徵召百姓,這可是真的?”

王直點點頭,回答道:“這當然是真的。”

“想來你也知道,朝廷最近其實一直在向安南移民,不過時日尚短,效果並不太好,許多人都認為那地方剛打完仗,還未能平靖下來,如果自己過去了,容易遇到危險。”

“但是諸位應該都知道,朝廷已經徹底打下安南了,眼下只有一些地方上的小亂子,那些亂子對於普通的百姓可能是大事,但是對於各位藩王來說,應該並不算什麼,所以由你們來招募百姓,讓他們跟著你們過去,至少也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也免得安南那些田地徹底荒廢掉,諸位還得重新開墾耕種。”

“我等乃是藩王,也需要開墾種地?”一個藩王出聲說道,但看那表情明顯就是在調笑。

眾人也都是一笑,場面上輕鬆了許多。

王直卻沒有笑,而是一臉嚴肅地警告道:“諸位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的好,安南此地民風彪悍。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陰溝裡翻船,朝廷可不希望。派專使去替你們收屍。”

眾人都是笑容一斂,顯然是忘記了這方面的事情。

這時候有人問道:“既然有危險,那朝廷允許我們帶走的衛隊大概有多少?是原有的衛隊還是允許我們新招募一些?”

這是大都督府的事兒,不過今天大都督府人都不在,所以朱祁鈺這時候站出來說道:“你們原有的衛隊都可以帶走,但是在大明境內不允許提前招募,回頭去了封地之後,你們愛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只要你們能養得起,朝廷不會做出限制。”

其實朱祁鈺解釋的這番話基本上都是廢話,畢竟他們想要知道的就是自己可以從大明帶走多少衛隊,而到了封地之後,大家天高皇帝遠,又都是封邦建國,獨立管理,招募多少朱祁鈺都管不著了。

不過朱祁鈺的回答還是解答了他們的問題,劃出了這件事情的底線,那就是原有的這些人可以帶走,但是不可以招募,因為一旦招募的話,那就屬於軍人,既然是軍人,就必須遵守軍令,讓你去安南就只能去安南。

朱祁鈺阻止這種事情,也是希望這些遷徙過去的百姓不是被人騙過去的或者綁過去的,而是心甘情願過去的,畢竟這年頭在大明,王府的護衛隊待遇肯定是要更好一些的,許多百姓都會投身王府做個護衛來養活一家人,如果誰忽悠這些百姓入了衛隊,強徵這些百姓過去安南的話,他們的家人怎麼辦?難道也要跟著過去?萬一家裡有病人麼?萬一家裡有田地呢?移民安南本來就是為無地的農民準備的,難道要大明有地的百姓拋下家裡的田地過去?這樣即便朱祁鈺答應,政務院的王直和金濂也不可能答應,他們還要靠這些百姓貢獻賦稅呢!

眾人又是問了幾個問題,朱祁鈺和王直等人一一回答,等眾人不再有人提出問題了,一個人站起身來,說道:“陛下,我等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那我等可否先回去思考商議一下,然後再給朝廷一個回覆呢?”

“著什麼急嘛。”朱祁鈺笑著說道:“你們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你們就不打算聽聽政務院對你們提出的要求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