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諸葛連弩(1 / 2)

丘衡思索許久,嘆道:“主公,若是如此,不如將仲華(馬岱)調回武威,以御外族,調令明回長安,再將孟起調往上庸作為主將鎮守,最後將文長調回益州。”

劉備頓感疑惑:“調仲華,令明與孟起備尚能理解,可調回文長是何用意?”

丘衡答道:“衡近日思慮過,南中不穩,蜀中若無大將坐鎮,恐生意外,故防患於未然,而且,主公稱王大典,武將有文長為首,也好一些。再者,若局勢穩定,衡欲出兵鎮壓南中,屆時若有文長相助,則事倍功半。”

聽完丘衡的話,劉備點頭:“原來如此,那便依子平之言,備馬上釋出調令。”

劉備聽從了丘衡的建議,很快下達調令。

時間一晃而過,一日,在劉備府上,諸葛亮帶來了兩個好訊息。

“主公,所有勸進大臣皆已在勸進表上署名同意。”諸葛亮遞上勸進表給劉備觀看。

劉備面色如常,卻不難看出眼中之喜意,檢閱一遍後,遞給丘衡,對諸葛亮笑道:“孔明辛苦了。”

丘衡接過,眯著眼笑道:“主公,明日議會,衡便領百官三勸進,跪求主公稱王。”

劉備一時不知道該怒該笑,瞪了他一眼:“國家大事,不得嬉鬧。”

“衡知錯,衡知錯。”

玩笑過後,丘衡恢復神色,沉聲說道:“既然大事已定,是時候派人出使東吳,告訴吳公這一大好訊息了。大典乃由孔明籌劃,不知具體時間何時可定?”

諸葛亮稍作思考,答道:“若是急於出使,時間定於三月之後比較合適。”

丘衡一口應下:“好,那便定於三月之後,若是屆時大典籌備有何差池……”

諸葛亮看向丘衡,抿嘴道:“所有責任,亮一力承擔。”

丘衡一笑:“很好。”

丘衡咄咄相逼,諸葛亮可不打算就這麼放過他:“恕亮直言,東吳未必肯乖乖就範,為主公慶賀,若是東吳在慶典上搞出事情,破壞慶典,又應是何人之責?”

丘衡滿臉不屑,說道:“此責任,衡亦一人承擔。”

“如此甚好。”

劉備在旁左右看看,無奈道:“不過一個慶典,你二人不至於此吧?”

劉備沒有想到的是,看似爭鋒相對的兩人,不過是在以另一種形式提醒對方需要慎重之事罷了。

在劉備的“勸解”下,二人終於不再此事上多說。

“此次出使東吳,二位可有推薦人選?”

諸葛亮想了想,舉薦道:“伊籍,伊機伯,可堪此任。”

此去東吳的使者只需向東吳陳明稱王一事,將難題拋給東吳即可,只要態度言辭上不落劉備威風,便沒有問題,從這一角度看,機敏善變的伊籍確實是不錯的人選,所以丘衡附議道:“衡無異議。”

“好,那便決定由機伯出使東吳!”

話畢,諸葛亮又說道:“主公,亮還有一事。”

“哦?孔明請講。”

“亮悉心研究過子平的手卷,發現其連弩體積較大,較重,難以單兵使用,只適合固定防守,故在其連弩上加以改進,研製出一種新式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可十矢連發,極為輕便,步兵、騎兵都能隨身攜帶,經過試驗,已可批次製造投入軍伍使用。”

諸葛亮臉上浮現出淡淡笑意,頗有些得意,誠然,這一發明能讓劉備的軍隊得到一個質的提升,足以令他終生自豪了。

丘衡心中暗驚,他給的圖紙是後世元戎弩樣式,也被後世當做疑似諸葛連弩看待,爭議紛多,因為始終沒有明確的諸葛弩出土,丘衡便想碰碰運氣看諸葛亮究竟是不是能在元戎弩的基礎上改良出諸葛連弩,若不能,則說明元戎弩的確是諸葛連弩,但沒想到真的成了!

一弩十矢,還可單兵使用,只要提前裝好鐵矢,一個弩兵可以近似於當以前十個弩兵使用。

丘衡問道:“不知這連弩工藝上生產難度如何?”

丘衡一針見血,諸葛亮答道:“弩機與箭矢皆需特別生產,耗資尚可,故亮欲特別成立一部專司此連弩之製作,特此請示主公。”

丘衡進言道:“主公,此弩對我軍戰力提升意義不凡,衡以為,應立即投入生產,刻不容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