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美人恩重(2 / 2)

杜宏沒說錯,今日殿內主張迎立新君的人其實並無太多私心,有資格進這個殿參與如此重要的大事,大多都是位高權重,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官職差不多也到了頂峰了,換個新君上位反而還要膽戰心驚擔心被清洗被疏遠,對他們來說終是弊大於利的,只是本著一顆公忠體國的忠心,他們才認為迎立新君是對大明社稷最有利最穩妥的選擇。

無數片冰心都在玉壺裡,然而,一旦陛下發生奇蹟甦醒過來,他會相信大家的一片冰心嗎?再怎麼對皇權不在乎的人,對這種以舊換新的行為終歸不會太舒服的,——或許反應還遠不止不舒服,大抵要親手剁幾個一片冰心的傢伙才能舒爽。

殿內主張迎立新君的人頓時都不說話了,他們忽然覺得自己的主張確實有些急進,儘管自己問心無愧,但是,老命似乎比大明社稷更重要一點點……

司禮監張永卻大喜過望,他對杜宏的態度很滿意,更高興的是,杜宏是秦堪的老丈人,朱厚照出事之後張永便一直待在豹房和皇宮,根本沒時間出來與秦堪溝通,也不知秦堪是什麼意思,眼下杜宏的這個態度便基本能代表秦堪的態度了。

不愧是陛下身邊最信任的臣子,比他們這些養不熟的白眼狼強了不止一星半點兒呀……

“對對對,杜老大人說的是正理,雜家也是這個意思!陛下還未駕崩以前,迎立新君的事提也別提,國君未死,另立新君,這豈止是不合禮儀,簡直是大逆不道呀!”

張永連迭聲地附和,旁邊的戴義也急忙點頭。

太監和大臣不一樣,太監是天家家奴,皇帝登基之後為了穩定人心,或許對朝中的權臣如秦堪等會緩一步動手,但對他們這些太監卻絕不會手軟,特別是舊君跟前的紅人,見一個殺一個,而滿朝文武與太監的關係本就對立,新君打殺太監他們絕不會多說什麼,更不會對太監有任何同情傷懷之念。

因為愛卿,不會輕易悲傷,所以大家都是缺德的模樣……

該說的意見表達完了,大殿內再次寂靜。

大家都各自在心裡盤算,盤算社稷的利弊,盤算自己的得失。

楊廷和捋著花白的鬍鬚,冷眼看著殿內諸臣的眾生相,想想自己那個躺在床榻上不知生死的皇帝學生,楊廷和眼眶一紅,差點又落下淚來。

這個皇帝學生登基十四年了,也足足氣了他十四年,有時候朱厚照做過的荒唐事,下過的糊塗旨意連他這個老師都恨不得拿戒尺狠狠教訓他一頓。

十四年過去,大明社稷在一個荒唐皇帝和一干尚算忠直的大臣的治下,總算跌跌撞撞有驚無險撐過來了,如今仔細思量一番,現在的大明軍備充足,開海禁之後國庫內庫所入成倍增長,託當年劉瑾亂政陰差陽錯之福,許多被官府和權貴圈佔的土地儘量地歸田於民,為數不算太多的失地流民也並非走投無路,他們紛紛被官府送到天津,寧波,泉州等沿海城池,給作坊做工,給市舶司造船,給商賈搬貨,正德朝相比弘治一朝來說,竟隱隱有了幾分超越的趨勢。

特別是去年朱厚照與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於應州一戰之後,打得韃靼元氣大傷,倉皇逃回草原,軍事上已是轉守為攻的態勢,為大明百餘年的倍受欺壓狠狠出了一口惡氣……

想到這裡,楊廷和老邁的身軀不由微微一震。

不細想尚不覺得,將這些年一樁樁一件件小事串聯歸納起來,陛下他……真的很不錯啊。

當然,所有這些功績裡面,還有一道熟悉的影子若隱若現,十四年來,他揹著佞臣奸臣的罵名,默不出聲地為大明做著一切,他們這一君一臣配合默契,許多空負報國志向的書生和臣子終其一生也不敢奢望能完成任何一件,卻在他們二人聲色犬馬荒唐嬉鬧間彷彿不經意般便做完了,而且做得非常完美,這些擺在面前的一樁樁功績,會給後人帶來多麼巨大的影響,恐怕誰也預計不到。

陌上花開,緩緩歸矣之時,怎會發生如此鉅變?

楊廷和想流淚,想進豹房坐在陛下的床榻前,拉著這個不聽話學生的手,好好與他聊聊,問問這個學生被他罵了這些年,被天下誤解了這些年,心裡到底苦不苦,累不累。

他還想離開皇宮去城外的秦府,與那位名滿天下的寧國公好好喝幾杯,與他談談志向,聊聊朝野軼聞,臨走再敲詐他半斤御賜貢茶,在他苦笑的目送下揚長而去……

此刻楊廷和思緒萬千,許久方才回過神來,清咳兩聲,任誰都沒發現楊廷和的眼眶有些泛紅,相比與這些大臣們勾心鬥角,遠不如與秦堪沒大沒小互開玩笑取樂有趣。

“諸位同僚且靜,適才淵之兄所言亦正是老夫的意思……”楊廷和不著痕跡瞥了梁儲和毛澄一眼,接著道:“陛下尚未駕崩,縱然病情危急,但仍氣息尚存,只要他活著一天,他便仍是我們的陛下,故,迎立新君一事暫且不提,此方不失為人臣之道,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猶疑半晌,終於輕輕點頭。

楊廷和嘆道:“是好是歹,十日便可見分曉,大明社稷未來何去何從,十日後再議不遲。”

……

文華殿的廷議塵埃落定,眾人統一了意見,終於暫時不再提迎立新君之事,大家心情都有些沉重,為社稷也好,為自己的前程也好,前景終歸都不是太樂觀。

眼見諸位大臣離開,張永和戴義留在殿內,空曠的大殿只剩二人單薄的身影,在宮燈的照映下微微發顫。

二人互視一眼,發現彼此的臉色都有些蒼白,眼中不時閃過一絲慌張和懼意。

未來,對他們這幾個得勢的太監而言,太不可測了。

“張公公……”戴義唇角顫抖,語氣帶著幾分哭腔。

張永狠狠一咬牙:“不能迎立新君!新君登基,你我皆是死路一條!”

戴義嘴角一抖,終於哭出聲來:“誰說不是呢?咱們宮裡的爺們兒在外人眼裡算得風光,可在皇上眼裡只不過是家奴,是看門的狗,眼瞧著就要換個人上來當主子了,新主人對舊家奴怎會有好臉色?到時候新主子捧個新家奴出來代替咱們的位置,咱們成了落翅的鳳凰,一朝喪權,可就離死不遠了。”

張永目光愈發陰沉,道:“所以咱們一定要阻止大臣們迎立新君的念頭,至少十日內不能提這茬兒……”

戴義哭道:“十日後呢?若陛下十日後不醒,咱們怎麼辦?”

“天無絕人之路!陛下溺水未死,便是有大福之人,他肯定死不了!”張永惡狠狠地安慰著,繼續道:“現在,你去一趟慈寧宮,向太后娘娘哭訴一番,就說諸多大臣有迎立新君的意思,太后只有陛下這一位獨子,斷然不會答應,大怒之下施壓,大臣們肯定輕鬆不了。”

戴義連連點頭:“張公公您呢?”

“雜家要出城去見見秦公爺,千鈞一髮之際,他可是咱們的主心骨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