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三綱五常逼瘋古人 第72節(1 / 2)

將田賦與人丁稅以及各種雜稅加進去,總共才佔了5%-8%。

這稅率,並不高。但農民為何還生活得這般艱難呢?她走訪了多個莊戶,又去附近村裡走訪了許個自由農,這才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大昭立國之初,最早是以穀物上繳賦稅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家就發現,以穀物為稅涉及的運輸成本太高,還不方便,所以便漸漸改用銀上稅。

農民將自己的穀物帶去官府,讓官府折算成銀兩繳付,看起來大家都省事了,是好事。但實際操作下來,卻並不是這樣。

以穀物折算成銀會產生了一個問題:折算的標準是多少?畢竟即便是田賦,東南西北的上繳率也是各有差異的。

可偏偏以銀上稅已實行多年,但始終沒有一個標準折算率。就左玉打聽到的訊息來看,遠的地方不說,就說京郊這些農村,居然折算率都不同。

作為一個接受資訊較多的現代人,稍微動腦子想一想,便知這裡面的貓膩很大。

沒有標準就意味著可操控空間很多。如果自己是一個貪官,面對農民時,大可給農民折算少一些,那麼多出來的那些就能進自己的腰包了。

當官的,有文化,接收的資訊又比農民多。許多農民一輩子都沒離家十里地過。不認字,沒資訊渠道,根本不會知道朝廷根本沒標準折算率,折算率都是當地官府自己定的。

如果碰上良心好的官,那就是福報;碰上個貪官,那就自求多福吧!

除去這些操弄外,還有一個事也能撈油水。

那就是徭役。比起田賦,百姓更怕的是這個。

古人底層百姓真的是非常苦的。就左玉的調查來看,這些農民動不動就被官府以各種名義抓去徭役。她聽過最離譜的是,先帝在位時,吏治不清,泙京府尹居然曾經以“藏冬冰解夏暑”的由頭,抓了一群百姓去鑿冰。

這算哪門子的徭役?拉百姓替自己幹私活,這也太不要臉了!

大昭的建立者出身不好,也是窮苦人。因此,深感百姓不易,定下了不可輕易徭役百姓,並徵召百姓徭役要給予一定米糧油鹽為補貼的規定。

若農忙時,更是不許徭役百姓,除非當時發生了大災,需大量人力時才可酌情行徭役。

不得不說,左玉看完《太祖訓示錄》後,她都被這位封建帝王感動了。

那真真是前無古人的代表!將最底層人的利益都想到了。不光想到了,還設定了種種律法來保護百姓。

但是他一定想不到,他那好孫子上臺後,各種騷操作,把他定下的規矩直接給敗了個乾淨。

這些官吏,往上跟朝廷要徭役補貼錢,往下卻是直接塞自己兜裡,搞得百姓服徭役不但沒錢,還得自帶乾糧。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錯,還得破家賠錢,甚至賠命!若是徭役過程死了怎麼辦?抱歉,草蓆都不會有,直接挖個坑埋了,都不給帶回鄉的!

想回鄉啊?可以啊,讓家屬自己挖出來再揹回去,順便再交一筆“防疫銀”。

死人嘛,容易引起瘟疫的。你要將人挖出來,我們不得撒點石灰粉?自己撒?那不行。你們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哪懂什麼防疫?得我們官府來!

入土為安的觀念在古代是深入人心的,為此許多家屬只能借錢贖買親人遺體,然後再將人拉回家。

左玉聽到那些老輩人的講述,都覺拳頭硬了!這都是什麼牛鬼蛇神?!連死人都不放過?然而,諸多老人下面的講述更是讓她驚怒到了極點!

僅僅朝廷發的徭役補貼還不能滿足這些人的胃口。很快就有聰明人發明了“交錢免徭役,抓人頂替”的買賣來。

這可真是一樁好生意!許多百姓為免徭役,借錢交錢抵徭役。如果沒錢怎麼辦?那就去服徭役唄。什麼?你今年已服過徭役了?不好意思,又有新的徭役要服了,敢不來試試?破家縣令,滅族的府尹以為老爺們是跟你們說著玩,嚇唬你們的?

好嘛,那沒錢的就只能幹到死了。

天子上位後,情況雖有所收斂,但暗地裡的操作並沒有少。在天子看不見的地方,地方官府仍在借這名義吸血。得了錢的官再用這些錢來京城開路,最後說些為民為天下的好聽話,花錢僱些文人寫讚美詩,搖身一變,就從貪官變成了清官。

左玉聽完莊戶人的訴說,她就沉默了。

講真,她知道封建時代不如現代清廉。但大盛之事還有這等事發生,那麼王朝末日又該是個什麼景象?

她不敢細想。而眼下這些人還準備團結一致的找自己麻煩,她想了想,便覺硬起的拳頭都快著火了!

這些人自己貪也就算了,還不許別人不貪!自己在自己莊子裡收兩成租,他們就覺自己是壞了規矩,那好啊,索性搞大點!

折算率,徭役補貼,這事大家來掰扯下?渾身都生瘡了,還敢出來舞,看來不給他們嚐嚐三綱五常的鐵拳,他們是不會放過自己了!

這一刻,左玉心中的畏懼在消退。她不是大膽的人,但也不是任由人欺負的軟骨頭!

萬般念頭在腦海一閃而過,再回神時,左林臉上已是喜憂參半。

“能為陛下手中刀固然是好事,怕就怕……”

左林嘆氣,“玉兒,你這事衝動了。在這世上走,有些好事能做,有些做不得。將家中奴僕放良能做,畢竟國朝有律法在,且此風也是在先帝時開的,放良也不會引起別人太多注意。畢竟,這大昭還有許多人堅守著太祖遺訓,比如那王德清家中奴僕皆僱傭,咱們做了,旁人也說不得什麼。”

“可四到六成租不也是先帝在位時才有的嗎?”

左玉道:“女兒打聽過了,太祖太宗在位時,收三成租都要被唾罵。江南吳淞府有人收了四成租,直接被革職,當眾上枷,受杖刑。太祖離世才多少年?一個甲子都不到。他定下的規矩就沒人守了嗎?既如此,置大昭律法為何物?有法不依,要法何用?”

“哎,好女兒!”

左林對女兒的耿直是頭疼又佩服。他是個油滑子,但這不妨礙他欣賞旁人的正直,尤其這正直的人還是他的孩子。

左林搖搖頭,耐心解釋道:“那些人的賣身契還在主家手裡,故而你將人放良不會在其他人家那裡掀起什麼風波。但是你收兩成租就不同了。是,是,你別這樣看著我。太祖是規定過,至多隻能收兩成五的租,但如今這世道畢竟變了呀!

大家收四成租這多年了,你忽然要收兩成租,那些莊戶雖投身莊子,但又不是賤籍,戶部每年收繳的稅銀裡,這些莊戶的人丁稅也是有的。只是鄉紳能免除部分人丁稅,再加上一些暗中操弄,隱去幾戶,並未實繳罷了。”

左玉聽得仔細。便宜爹到底在官場多年,其中的門道應該比旁人清楚。

“你現在收兩成租,這些莊戶能忍一時,不能忍一世,免不了也想降租。就按時下最低的四成租來算,直接去掉兩成,那些鄉紳少則幾萬畝地,多則十幾萬畝,更有甚者,如隔壁畢新,老家良田就有六十多萬畝!一畝少兩成,這一搞得是多少銀子?”

左玉點頭,未對這事發表評論,反是問道:“父親,咱們家亦有良田十萬畝,您收人多少租?”

左林臉一紅,“四成。”

頓了頓又立刻道:“但有一戶算一戶,你爹爹我可沒做隱戶的事,人丁稅都實打實交的。田賦也未曾做一丁點手腳,除去太祖太宗天子賞的功勳田,剩餘的六萬來畝,自己置辦的,都實打實交了。”

左玉震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