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盡人事 小戰(2 / 3)

小說:順明租賃 作者:特別白

李孟雖為大將,但這軍略和局勢判斷,確實是有所欠缺。

馬隊急行,也並不是不休息,不然坐騎非要生生跑死不可,等這兩千多人出東昌府境入濟南府的時候,太陽已經是過了正午。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晚上應該是能趕到禹城。

附近正好有個小鎮子,李孟安排手下去那小鎮子上購買些草料和糧食,就地的補充一下,雖說清軍在濟南府和東昌府都有活動,不過這個小鎮子卻安然無恙,也算是運氣好了。

李孟率領的這些人都是騎馬,速度很快,這小鎮子的人還沒有來得及閃避就發現大軍到了跟前,只得是戰戰兢兢的縮在鎮子裡面。

好在膠州營軍紀森嚴,雖然要求草料和糧食,但都是按照規矩付錢,而且還比時價要高些,那鎮子的人也漸漸的消去了戒心,開始主動出來幫忙作些事情,當然,這舉動也是有討好的意思,誰知道這些大兵會幹些什麼。

李孟簡單的吃了塊烤熱的麵餅,算是解決了午飯,按照親兵打聽來的訊息,這鎮子上的居民說是前幾天見到過韃子騎兵經過,但並沒有對鎮子做什麼,甚至是連進都沒進,讓跑出這鎮子的居民虛驚一場。

讓人感覺到奇怪的是,韃子騎兵就在前天折返回來,居然也是沒對鎮子做什麼,鎮上居民甚至都感覺自己有些大驚小怪了,李孟和王海、陳六聽說這事情,也都是驚訝異常,禽獸哪有不嗜血吃肉的,怎麼會轉性。

在鎮子邊上簡單的休整了下,李孟率領的大隊又是踏上了征程,一路撲空的經歷,讓膠州營計程車兵們的情緒都比較沉重低沉,儘管蹄聲如雷,卻沒有什麼人說話,大夥都是悶聲趕路。

濟南府之所以富庶,就是因為濟南府平地面積在山東是僅次於兗州府的,可耕種的田地面積大,在這農業時代自然是比其他的府縣要強出不少。濟南府和東昌府交界的地方也有幾座矮山,不過沒有連線成片,絲毫不影響視線和行程。

離開那鎮子不過十里,正好是要轉過一個矮山包的時候,從對面急忙來了一名探馬,看那探馬的服飾打扮,卻是黃平屬下的暗探,前排計程車兵急忙把人帶到了李孟的跟前,那名暗探穿著一身灰布的棉襖,上面全是泥土和血漬,看著很是骯髒。這都不算什麼,他肩膀上卻插著一根箭,箭桿還露在外面。

這名探子的臉色已經是變得青黑,天氣冷是一方面,有這箭傷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被帶到李孟跟前的時候,想要下馬,身體一動,控制不住平衡,直接朝著地面栽了下去,還好被李孟的親兵扶住。

“大人,前面有一支韃子的騎兵,差不多有千人左右,小的在附近窺伺,不小心被他們發現,繞了圈子才甩開後面的追兵,韃子騎兵的正是朝著這邊來,怕是快到了……”

這邊話音剛落,就聽到前隊計程車兵大喊:

“前方煙塵,有敵!”

平原之地都是望山跑死馬,看著煙塵騰起自然知道對方的人馬行軍,看到了卻還有距離,但還有段時間才能到,儘管這個時間很短。

至於為什麼判斷是敵人,即便是沒有這名探子提前報信,也會知道前面那是敵人,因為在濟南府這一帶,除卻膠州營之外的大明官軍都是潰散無蹤,那裡會有什麼這麼大的聲勢。

“將軍,怎麼辦!!?”

邊上的軍官扯著嗓子喊道,李孟看了幾眼,回頭喝道:

“還能怎麼辦,打他孃的!”

李孟這句粗話說完,下面的官兵轟然答應,李孟所帶的這支部隊,雖然大部分人都會騎馬,但是馬上作戰並不是太精通,畢竟那個需要的訓練和對要天賦的要求都是比較高,李孟一聲令下之後。

大部分官兵都是下馬,把坐騎上把兵器拿下來準備迎敵,還是馬隊的規矩,下馬步戰的時候,十人有一人牽馬穩住。

但此時情況又有不同,把坐騎集中在矮山包的避風處,派了幾十個人看守,所有的人都是站在了隊伍之中。

本來李孟和身邊的幾十名貼身親衛還是騎著馬,這也是規矩,一來是居高臨下,二來是有什麼問題機動也是方便。

不過看著眾人都開始準備之後,李孟也是翻身下馬拿著一杆長矛走入了隊伍當中,王海頗為緊張的低聲勸道:

“大人,這戰局兇險,還是在馬上壓陣指揮吧!”

李孟搖搖頭也沒有解釋什麼,自顧自的拿著長矛走到了前面幾排,從馬上下來計程車兵們都有些忙亂,路上遇敵,又是兇名昭彰的韃子騎兵,在這裡的官兵差不多都是第一次遇見,而且這一路行軍,凡是有韃子大軍經過的地方,都是在說清軍如何的強悍,如何的不可戰勝,聞名天下的宣大總督盧象升戰死,同樣給眾人極大的震撼。

但隊伍中計程車兵看著自家的主將李孟拿著長矛走到了第二排的位置,李孟身上穿著板甲,手中的長矛也是專門用硃紅色的漆塗過,在槍刺處有很顯眼的白色。行走在隊伍之中,後排計程車兵或許看不到人,但卻看得見這根長矛。

自家的主將走到前列,凡是看到這些計程車兵都覺得精氣神足實了許多。

那些騎兵走的不慢,大家都是在平原之上,韃子騎兵自然也是看見膠州營的馬隊,行軍打仗,經驗豐富的人可以從行軍揚起的煙塵上看出對方隊伍的人數多少,這千餘人清軍騎兵自然能看出對方的人比他們要多不少。可這些韃子絲毫沒有恐懼害怕的意思,反倒是加快了馬速朝著這邊趕了過來。

事實上,這些韃子騎兵目標從東昌府到兗州府一帶的人口和牲畜財物,清軍大部的目標是濟南,在打下濟南確定下一步的動向之前。外出的幾股兵力都只是為了探察清楚具體的情況。

清軍的信心卻是越打越強,在北直隸把大明的幾萬兵馬打的潰散,輕鬆的攻下山東首府濟南,所遇到的明軍也只有宣大總督盧象升率領的幾千兵馬難啃些,可依舊是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其餘的部隊都是望風而逃。

在這些清軍士卒眼中,所謂明軍不過是一群拿著兵器的農民罷了,所以即便是看著對方人多,也是趕了過來。

膠州營中午休息的那個小鎮,這股清軍騎兵確實是看到了,之所以沒動,不是因為心慈手軟,而是沒有到時機,當時的任務僅僅是查探虛實,佯動迷惑而已,等所有都塵埃落定,開始搜刮人口牲畜財物,這些村鎮自然就不會放過了。

這股韃子騎兵正是為這個而來的,看著膠州營的煙塵聲勢,沒有覺得對方人多勢眾要小心行事,反倒是覺得對方人多馬多,眼前擺著一塊大肥肉,不吃下去實在是對不起自己。

清軍騎兵雖然加快馬速,可也沒有全力的賓士,還是控制馬力,此時的清軍士卒,受過軍事訓練、有過實戰經驗計程車卒比例要遠遠的高於大明的官兵,這固然是女真全民皆兵的八旗體制使然,也有漁獵民族的先天性優勢導致。(漁獵民族在打漁和狩獵活動中,培養了協作和基礎的軍事技能,這點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確實是先天的劣勢。實際上各個朝代皇帝的狩獵活動並不是為了玩樂,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性的軍事訓練活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