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五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2 / 2)

小說:順明生活超市 作者:特別白

聽到這話,李孟愣了下,隨即想起馬士英的種種,忍不住笑著說道:

“這大明的官員之中,也就是這馬士英是個靈醒的人,他倒是早就決定應該站在那邊,不過是自家的位置太高,不好明白說話罷了,鳳陽那地方,除卻是大明的皇陵所在,位置上不值一提,高科你既然去了河南,那這邊的事情就安排給馬罡做了。”

高科連忙站起來領命,李孟隨機和黃平說道:

“找人去寫封信,送給那馬士英,說他的心思我知道了,讓他不要著急,不過,本公以為他這樣的大才,卻只能是在鳳陽駐守,南京才是更加重要之地……”

李孟話中的意思,大家都是明白,想必那馬士英更加有數,那邊袁文宏到現在還沒有吃一口喝一口,筆下始終是不停,已經是寫出一份遞給了黃平,親兵統領黃平也是告罪一聲轉身下去了。

除了這一桌在談論要事之外,其餘各個桌子都已經是鬧得厲害,一幫人吆三喝四,彼此勸酒敬酒,高興異常。

四下看看也就是坐在角落裡的郝搖旗和牛佺相對的有些不合群,他們的心態也是可以理解,李孟轉身叫來一名親兵,低聲吩咐了幾句。

不多時,那名親兵領著一位鹽丁打扮的人走了過來,李孟點點頭,從座位上站起來,他抬起手臂向下按了按。

儘管方才還是熱鬧異常,不過李孟這個動作之後,很快就是安靜下來,李孟揚聲說道:

“諸位不知,大軍在河南征戰的時候,東昌府臨清州卻出了點小亂子,有邪教在臨清州作亂,未過當日即被平定,今日裡大家興致高,就特意請人過來給大家講講,大家就當個故事來聽,樂呵樂呵。”

李孟這邊說的很簡單,可下面卻一陣騷動,除卻極少人之外,這個訊息根本沒有人聽到過,很多軍官都是愕然,等聽到“未過當日即被平定”那句話之後,這才是安定下來,聽到大帥說的輕鬆,好像是平素裡請人去聽評話一般,眾人的興致重新又是高漲,不過屋子裡卻是安靜了下來。

那名鹽丁本來是被派來給大帥講述經過的,選的倒是個口舌便給之輩,沒想到來了這邊,卻要和這麼多的軍將講述,一時間有些緊張,不過說著說著,也就是漸漸的放開了,還真是個故事一樣。

臨清州在膠州營沒有崛起的時候,就是山東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城內城外人口幾十萬也是個大州縣。

這幾年濟寧的關卡樞紐,膠州的私鹽和外洋貿易紛紛發展起來,臨清州也不是那麼顯眼,不過底蘊仍在,他本來就是漕運在山東的第二個樞紐所在,算是山東和北直隸之間連線節點。

北直隸的繁華大城,所需要購買的各色貨物,從日常用品的雜貨,到利潤極高的南貨和西洋貨物,都是透過臨清州中轉。

靈山商行在山東分號設定,有幾個特殊的點,就是濟寧州、濟南、膠州還有臨清,這四個地方濟南儘管是總號,可僅僅是居中排程,要說是貨物儲備,現金流量還有在山東商業體系的重要性,總號就排不上了,臨清州反倒是排在了第二位。

晉州的柳家早早在臨清開設了大商行,靈山商行這種地頭蛇,八閩商行這種巨無霸自然不必說,在大同總兵陳永福血洗了平遙之後,為了表示一種態度,山西的豪商大富也都紛紛的來這裡開設了分號。

這些晉商當時的意思是表示對李孟的臣服,如果膠州營又需要,這些分號隨時可以劃出大批的銀兩供應軍隊。誰想到來到臨清州,居然是大把大把的賺錢,這才是變得死心塌地起來。

臨清州這麼富庶的地方,而且又不是在李孟手中才富起來的,城內的居民百姓對於李大帥的忠心和敬服,比其他地方可是差了許多。

滿清韃虜第四次入關的時候,大軍從臨清城下經過,直撲濟南,這是臨清城內的居民遇到的最危險的一件事情。可也是有驚無險,安然度過,城內的居民也是感覺不出來膠州營是怎麼保護了地方平安。

反倒是許多鄉間的地主被剝奪田地之後,進入城內過活,對膠州營的屯田田莊政策頗有怨言,這直接也是影響了臨清州居民對膠州營的觀感。

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臨清州在滿清入關之後被攻破城池,滿城平民被屠,史書上記載,被殺百萬,是極大的慘劇,可在這個時空,這件事根本沒有發生,居民也談不上什麼感恩之心。

在清軍廳中講述的這名信使很是會調動人的情緒,先不說到底發生了什麼,而是說臨清州對膠州營的態度。

下面的軍將已經有些怒火,加上方才吃酒,腦子不太靈光,已經有人低聲罵了出來,那信使很是滿意這個效果,這才是進入了正題。

臨清州內有戶姓景的大戶人家,家中三代單傳,這一代老來得子,景大少爺那真是被當成了寶物一般的供奉,嬌生慣養自然不必說,百依百順也是理所應當。

這景大少爺和平常人倒也不同,別人喜歡酒色,他喜歡修仙,家裡的銀子也不知道被那和尚道士騙去了多少,也不去打理家中的生意,也不去傳宗接代,到了十六歲的時候,活活的把自己的父母氣死了。

沒了父母管束,這景大少爺更是無法無天,偏生是運氣不錯,家中的幾個管事賬房又算是勤謹實誠,家業沒有被敗下去,反倒是做大了不少,這一來二去,也不知道誰和大少爺說的,說是大少爺之所以如此幸運,那是佛子轉世,有神靈庇護,這才是一切順利,平平安安的。

佛子降世,這可不是正經的寺廟講的東西,說這個的,也就是羅教,世人俗稱的白蓮教,山東這一支則是被叫做彌勒教,這些教門都是蠱惑愚民村婦耗盡家產,要不就是趁亂起事妄想著天下的邪教。

山東各處,村鎮之間有護莊隊,城池之中是武裝鹽丁,再不濟還有各路的駐軍,暗地裡又有清查司的密探,層層疊疊,根本不可能有邪教生存的空間,也就是在東昌和兗州兩府還有存在的可能。

景大少爺這種有錢有信教的,自然是最好不過的目標,到了崇禎十二年的時候,景大少爺已經是彌勒教副教主了,彌勒教的教主、聖女這類的人物,自以為找到了大金主,可以把這個景大少爺玩弄於股掌之上。

誰想到這位大少爺也是有手段的,也不知道是看書看糊塗了,還是看聰明瞭,講究個人心不可測,講究什麼殺伐決斷,一晚上,請那彌勒教的上下頭目吃酒,埋伏下些早就聯絡好的山寨強人,在喝多的時候,進去全都砍翻了,撞在麻袋裡埋在自家的後花園中當肥料。

這次之後,他景大少爺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彌勒教主,大家都是恭敬的叫一聲景教主,因為這設宴之事,更被人稱為有成大事的能耐,有王者之氣,高深莫測,莫非真是佛子轉世等等的說法。

偶爾有些狠手段,並不說明這人是如何的大才,不過景教主此次卻把周圍的人全給嚇住了,彌勒教不過是些裝神弄鬼想要求財的神棍,本來想控制住這景教主混個吃喝,誰想到缺遭了別人的手段。

這景大少爺坐了這樣的事情,又當上了教主,心中已經膨脹的厲害,他家中豪富,又有彌勒教的地下網路,一時間居然在臨清州甚至是東昌府的地下世界之中稱王稱霸,這又讓不少混不下去江湖強人,破落的錦衣衛,被李孟打壓逃竄的鹽梟們主動過來投奔,一時間勢力也是滾雪球一般的越來越大。

佛子轉世,那是要當皇帝的,羅教供奉無生老母,可也經常是用佛子誕世來忽悠人,景教主把那顛三倒四的彌勒教義看多了,自己的腦子也就糊塗起來,覺得自己可以當皇帝了,而且這山東大好基業,偏偏那李孟治理的天怒人怨,如果自己起事,想必是萬民景從,奪了這基業,自己來取天下當皇帝。

的確是腦子糊塗了,他身邊的人,都是仇恨李孟和山東各項政策的失意者,還有些原來山東錦衣衛的破落戶,這都是和李孟不共戴天的人,自然不會在他的面前說什麼李孟好話,每日間恨不得把李孟抽筋拔骨。

景教主開始琢磨著怎麼把山東的天翻過來,自己來做這個江山,他這一舉旗號,更多的匪盜、破落士紳官吏、亡命之徒過來投奔。

也不知道是他運氣好還是山東鹽幫無能,彌勒教裡的那些錦衣衛出身的教徒,對如何對付鹽幫的清剿和官府的盤查都有系統的一套,加上地下教門秘密傳教多年的經驗,居然就這麼避開官府和清查司的監視發展了起來。

不過也就是在東昌府一地還有些規模,每次到其他地方,總是會被連根拔起,如果不是景教主心狠,及時捨棄了些卒子,恐怕早就是被發現了。

這次李孟率大軍出山東,去和河南的闖王決戰,訊息隱藏的很好,可軍隊調動瞞過本地百姓卻很難,被這彌勒教知道了訊息,他們也會盤算,山東幾萬兵,流賊幾十萬兵,就算是山東兵強,也要打上幾個月。

相持的時間之中,山東防禦空虛,不正是起事的大好時機嗎,這個打算倒也是合情合理。

一切準備就緒,就在膠州營在洧川圍攻賀錦的那天,晚上三更時分,彌勒教的教徒點燃了景家在城內的一個宅院。

那宅院裡面堆滿了乾燥的柴草,並且在屋內澆上了火油,點上火之後,火光沖天而起,頓時是驚動各處,城中著火,非常容易蔓延,這邊一著火,各處的居民都是要過來救援,一下子亂了。

趁著這紛亂的時機,在城內的各處準備多時的彌勒教徒立刻是發動,拿著兵器一邊造成更大的混亂,一邊是朝著城內的鹽丁駐地、武庫和知州衙門殺去,富庶繁華的臨清州突然間亂的不可收拾。

而此時,在城內的最高武官只是一名守備,這人卻是李孟的熟人,自稱南山先生,大家都叫他南山賊的張承業。

亂起的時候,張承業在青樓睡的正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