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生的使命

第二天張繼起的大早,其實一夜也醒了好幾次,想著還有半個月才能到長安,如果天天晚上這樣,不要說去拯救大唐了,自己應該就掛了。

開啟船上的窗戶,看見河兩岸非常荒涼,也不知道,現在船行駛的哪了?

想著大唐盛世,有史學家估計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全國大約143o-154o萬戶,7475-8o5o萬人,現在天寶十二年,算他8ooo萬人口,但是對於後世來說,也僅僅只和江蘇一個省人口差不多。

一群水鳥,正在河道里覓食,被行駛的樓船驚醒,飛向長滿荒草的河岸。

張繼看了河岸很長時間沒有看見任何建築和人跡,江南矮小的山包倒是看到了不少。

正在張繼努力想在岸上找到一個人影時,胡才庸推開包間門進來了,衣冠不整,但是滿面紅光。

看張繼憔悴的神情,不好意思地說:“昨晚演的太投入,忘記這個包間沒有被褥,我兄一定沒有休息好,等到那個富家子起床,銀子送來,我們也換個包間。”

聽到胡才庸,還想著自己,晚上不用再睡桌子了,張繼心情也好了很多,說:“演戲要演全套,你還是要注意保持高人形象。”

張繼把昨天胡才庸謄寫《桃花庵歌》的那張紙,找了出來鋪在桌上,剛才在觀看河岸時想起了寇準的一詩,也寫了下來,“岸闊檣稀浪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詩的名字,張繼不記得了 ,就讓胡才庸自己起。

讓胡才庸記牢,如果有必要可以用來繼續裝逼。

胡才庸對於張繼的安排非常滿意,拿起張繼抄的詩,用心地在那裡背誦起來。

等張繼等人,洗漱好,張旭等人也過來了,胡才庸也是懂演戲的,對於昨天的失態,表達了歉意,同時對於大家的幫助也表示了感謝,非常真誠。

同時也帶來了昨天的承諾,對於包融送來的筆,他是真的喜歡,拉著包融的手感謝不停,搞得包融都不好意思了,對於賀玉安排其住宿也是表示感謝,就是接過賀玉送的銀子,沒有多在意,隨手扔在桌子上。

因為他知道這銀子不是他的,但是在張旭,包融等人看來,這真的高士,雖然窮困,還視金錢如糞土。

歸崇敬來送衣服時,正好看見胡才庸,扔銀子,也是不斷點頭,眼中滿是讚許的神色。

胡才庸也知道,歸崇敬的身份,上前就要行跪拜禮,被歸崇敬扶起,說:“人窮志不短,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距離科舉考試還有一段時間,爾等要抓緊多溫習一下書,祝你這次科舉高中金榜,我這邊就不多叨擾了!”

說完對大家隨意拱拱手就離開了。

張旭他們聽了歸崇敬的話,也不好意思多逗留,賀玉說:“胡兄,等你高中後我們再來為你接風洗塵,這個包間雖然清靜,但是卻不利於晚上休息,我已經重新開好包間,這段時間我原來的那間就給你用於晚上休息吧!”

胡才庸再次表示了感謝,賀玉和張旭他們才離開。

賀玉他們一離開,張繼就和胡才庸開始“分贓”,銀子張繼拿了,胡才庸急不可待地脫去自己的身上的破衣服,換上了歸崇敬的那件舊衣服。

經過胡才庸的科普,張繼才知道,五兩銀子是什麼概念:

一兩銀子等於1ooo文銅錢(又稱一貫),唐期,物質生活很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一兩銀子就可以買2oo鬥米,1o鬥為一石,那就是2o石,一石米大致為59公斤,就是說一兩銀子可以買將近12oo斤米,五兩銀子能買6ooo斤米。

按照後世一斤米兩元計算 ,五兩銀子相當於3ooo元,在後世遇到困難的人,能一次給個3ooo元的人還是很少的,不要說還有其他東西,看來賀玉家還是真有錢。

五兩銀子實際上夠一個小家庭生活一年。

在唐朝縣老爺一個月的工資加補貼摺合銀子下來也只有3兩多。

張繼導演了這麼一出,一是要手裡有點錢,來大唐總歸要讓自己過舒服一點不是,二也要看看唐朝人是否有愛心,值不值得拯救,就像以前張繼看過的一個故事:

有一年灶王爺氣沖沖地回稟玉皇大帝,說人間到處充斥著欺詐貪婪,無可救藥,做下了太多喪盡天良的壞事,世間已經烏煙瘴氣。

玉皇大帝聽說之後,十分惱火,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動一場大洪水,以此懲罰人類,開啟新世界。

玉旨傳下之後,作為執行者的神仙心想難道天底下就沒有一個好人?大洪水懲罰,所有人都會遭殃。

想來想去,神仙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瘸腿老乞丐,到了凡間尋找好心善良人,度化他們。然後走了好幾天,遇到的人不是譏笑就是嫌棄,沒有一個人願意救助他。

話說有一家人家,家有母子二人,母親病重不能幹體力活,家裡全靠著兒子阿斗,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有一天,阿斗上山砍柴,看見一個瘸腿的老頭子躺在地上呻吟,連忙扶起老人問道:“老人家,您怎麼躺在這呀,是不是不舒服呀?”

老頭吃力地睜開眼睛,望著阿斗說:“我是要飯的,已經好幾天一粒米也沒沾過啦!”

阿斗一聽,忙把本就不多的乾糧送給了老人,可老人吃完了還喊餓。阿斗只好扶著老人回到家裡,母親一看,也同情老人,拿出家裡最後一點糧食做了一大碗乾飯,給老人吃。

老頭吃飽喝足之後,對阿斗點了點頭,說:“孩子呀,人間還是有好人的,謝謝你們。”

因為有好人的存在,人類才沒有被懲罰。

張繼只是略施小計,就可以看出,唐朝人還都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應該有好報,張繼不是神仙,但是張繼自己認為,能來到這個世界絕對不是巧合,肯定是帶著使命,只不過這個使命是誰給予的卻不知道。

這也許就是華夏子女血脈中自帶的使命吧,就像無數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一樣,為了整個族群的振興,可以捨去一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