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糧食危機(2 / 2)

甚至就連同土地也已經準備好了。

在大型拖拉機的幫助下,來自國們已經開墾了上萬畝的雨林,這裡自然也就成了婆羅洲

從進入九月起,伴隨著佔領北婆羅洲日軍獨立混成

但是新的問題也來了。

“糧食!”

成濟德這位長官公署勞工處的處長,在長官辦公室報告道。

“李長官,雖然現在糧食問題並不嚴峻,但是北婆羅洲的水稻種植僅僅只能滿足自用,現在隨著國內的移民大量湧入,糧食問題不解決,肯定會出亂子的,畢竟,人是要吃飯的,我們可把開墾雨林獲得的木材蓋成房子,可以開墾出大片的種植園供移民勞作,但是卻不能立即種出糧食來,可是人要吃飯。”

成濟德說的是實話,婆羅洲這邊不缺土地,雨林裡繁茂的樹木是再好不過的建材。但是生活並不僅僅只需要土地和房子,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伱的建議呢?”

李毅安直接問道。

“進口,”

成濟德說道。

“我的建議是國外進口,比如暹羅、緬甸,戰前那裡就是東南亞最重要大米出口地,因為盟軍的封鎖,暹羅

米和緬甸米、西貢米一樣,大量滯銷,眼下的價格非常低,咱們應該趁機大量收購,根據卑職從僑社那裡獲得的訊息,在仰光積壓了過幾百萬噸大米,其中大都是日本佔領期間徵收,但是因為盟軍封鎖,一直滯留在港口……”

戰前緬甸就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地,每年出口大米過六百萬噸,戰爭期間日本在緬甸掠奪了上千萬噸糧食,只不過因為盟軍的潛艇攻擊很難安全的運回日本,港口中積壓了大量的大米。

不等成濟德說完,李毅安就說道。

“買下來!”

隨後,他還特意問了一句。

“緬甸那邊收英鎊吧!”

金庫裡還有將近一千萬德國印製的英鎊真鈔沒用完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僅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緬甸收英鎊,就連同暹羅一樣也收英鎊。

“買下來?全買下來嗎?是把暹羅米都買下來?”

成濟德詫異道。

“包括緬甸的,趁著眼下價格低,咱們可以先儘量收購一些糧食建立糧食儲備,畢竟,將來咱們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對糧食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糧食儲備一定要建立,畢竟,作為一個在短時間內湧入大量移民的地區,沒有充足的糧食儲備,怎麼養活那麼多的移民,現在有便宜的大米不買,什麼時候買。

“可是,李長官,現在咱們和緬甸那邊的航路還沒有恢復啊,馬六甲海峽還在日本人的手裡。”

“誰說要運進來了!”

李毅安笑道。

“馬六甲海峽不能走,咱們可以走蘇伊士河,買到歐洲去嘛,歐洲那邊的糧食缺口是很大的,把這批米賣歐洲,利潤應該會非常可觀!”

何止是可觀,利潤之豐厚甚至有點難以想象。

緬甸作為東南亞最重要的水稻產區之一,因為戰爭和運輸問題,導致大米嚴重過剩,使得大米價格一落千丈,價格甚至不到戰前的十分之一不說。

甚至那些剛剛掌權的緬甸新貴們更是一群敗家子,反正倉庫裡堆積的大米都是日本人收購的,放在倉庫裡也是生黴、生蟲,見有人願意買,就直接打包出售,四百二十萬噸大米,直接作價四百萬英鎊,一噸大米甚至還不到一英鎊,簡直就是敗家到極點。

但是對於剛獲得了權力的新貴來說,他們只是在享受著權力帶來的美好而已,幾百萬英鎊很快就被他們以種種藉口,直接瓜分個乾淨。

那些大米當然不會放在緬甸的港口裡黴,而是直接運往的歐洲——公司有現成的商船,將一部分大米運往歐洲——歐洲各國還處於戰後的糧食短缺中,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糧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把糧食運往歐洲高價銷售才是正理。

其實,這就是綜合性跨國公司最大的特點——多種經營優勢以及資訊優勢相疊加,所帶來的利潤是極其豐厚的。

而歐洲各國不同的是,東南亞的糧食是過剩的,但是因為戰爭的影響以及沒有商船運輸,導致大米滯留因為造成糧食價格暴跌。

但是對於手中擁有近百萬噸商船的李毅安來說,運輸壓根就不什麼大事。有時候物資不是問題,問題是運輸——在盟國相關部門還統一控制著商船隊,全世界商運力嚴重短缺的時候。擁有近百萬噸商船的婆羅洲航運公司已經開闢了東南亞以及南美到法國、德國以及荷蘭等國的商船航線,從而獲得了極其豐厚回報。

不僅如此,藉助戰後幾年的賣方市場優勢,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嘉禾貿易公司,甚至一躍成為了國際四大糧商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