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從地中海到太平洋(2 / 2)

孫德林的建議讓李毅安的眉頭一皺,抽了口煙,說道,

“招那些人過來,會不會壞了部隊的風氣?畢竟,吃空餉,喝兵血,那種事情,他們可是沒少幹。”

“喝兵血的事,只要管嚴了就行,至於空餉,他們也得有機會吃吧。”

李毅安並沒有說話,其實他還擔心忠誠度問題,那些人對自己能有多少忠誠度?

見老闆沒有說話,孫德林又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國內招人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優先招募那些有從軍經驗的,尤其是去年被遣散的軍校生,去年軍校方面共裁撤了5萬多人,那些不合格學生被大量裁撤,那些學生說是不合格,可當年也都是透過考試進入軍校的,他們被淘汰與其說是不合格,不如說是因為裁軍,不需要那麼多軍官,有相當一部都是快畢業的,對了,就是眼下,部隊裡這樣的軍官也不少,足足有三千多人,要不是有他們在基層充實著,又怎麼可能拉出這麼大的架子?”

從國內招募的員工中,會有這麼多的前軍校生,完全是朱一海的無心插柳—

—因為招募員工需要進行基本軍訓,那些被遣散的軍校生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官,他們說是不合格,但是訓練員工、指揮分隊還是非常稱職的。

正因為有那些軍官生的存在,李毅安才能順利的組建婆羅洲警備隊,不至於因為軍官不足,影響部隊的組建。再加上軍中還有一百多位被俘德軍軍官作“顧問”,部隊才算基本形成戰鬥力。

李毅安略微點了一下頭,說道。

“嗯,我看就從國內招人吧,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到了咱們這,就是一塊頑石,也能把他重新煉成鋼!”

軍官,尤其是高階軍官從哪裡來?

這件事肯定要麻煩那位國舅,畢竟,當年人家也是組建過稅警總團的,那時候他能憑空練出一支精銳,現在他肯定也能幫自己解決軍官的問題。

不過軍官最終還是要自己培養的,哪怕早在北非的時候,就建立了教導師,由德軍軍官授課培養了一批軍官,但是他們最終,還是要在戰火成長,才能擔起重任,在此之前……也只能向國內尋求幫助了。

還好,那個什麼嫡系、非嫡系讓國內的軍人分出了個三六九等,只要使足銀子,總是能拉來幫手的。

船還沒到澳大利亞,李毅安就收到了國舅的回覆,電報簡單的很——知息,已著人安排,安排飛機船隻既可。

不得不說,那位國舅辦起事來,確實非常麻利,從鎢砂採購到招攬人才,效率高不說,而且也非常靠譜。

其實,這並不是李毅安

可特遣隊裡壓根就沒有接受過海軍培訓的人員,即便是送到軍校裡學習,那也要等上好幾年,總不能一直把軍艦交給義大利人吧。

於是李毅安自然向國舅求助了,請他幫助尋找一些海軍人才,很快,就有3oo餘名退役的前海軍軍官和士兵找到了朱一海——去年被裁的不僅有6軍,還有名存實亡的海軍。然後乘飛機去了印度,又從印度抵達突尼西亞

現在他們就駕駛著那幾艘驅逐艦,與美國海軍一同為船隊護航。甚至還有一支編隊,已經駛到了太平洋。廣闊的太平洋之中與美國海軍一同執行任務,當然他們的任務更多的像是一種訓練。

畢竟,他們不過是剛剛接收那幾艘潛艇潛艇而已。

“這一切不過只是開始罷了。”

李毅安自言自語道。包括現在的警備部隊,同樣也僅僅只是開始。

最終,他會在戰火中成長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