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充電方式(1)(2 / 2)

“對於吳文奇而言,未必只是滴水之恩。吳文奇的童年並不好過。在島上,我們問過王芸,也從其他島民那裡輾轉打聽過,吳文軒的父母雖然養著吳文奇,但對他並不好,尤其吳文奇長大之後,他的嬸嬸、也就是吳文軒母親,還對他動輒打罵。女人的直覺都是很準的,我猜她未必不知道吳文奇的親生父親就是自己的丈夫。父母早逝,又被叔嬸虐待著長大,這樣不幸的童年本來就會讓吳文奇的性格變得極端,缺乏秩序意識和基本的價值觀。所以來到陌生城市獨自打拼,哪怕只是接收到一點點來自陌生人的好,他可能都會心甘情願對對方付出一切。”

曲若伽琢磨半晌,嘆了口氣。

“唉,也是,簡單概括來說,這樁案子,就是一群極其不幸的人長期隱忍之後湊到一起,最終共同動的一場對苦難的偏激反抗吧。”

……

按照計劃,季顏和郭惠婷在8月16日提前上島。17日晚,暴雨如注,瞿雯檸按照方清月此前的推理手段殺死了瞿洪,然後為了破壞行兇痕跡、毀滅證據,又由力氣最大的吳文奇在瞿洪的頭部進行了第三次穿刺襲擊。海島降雨量太大,擔心表層泥土被沖刷太快,導致屍體過早被現,所以他們商量已久,最終還是沒有將屍體就地草草處理,而是由吳文奇開車運回市區,棄入公園施工工地的化糞池中掩埋。

而第一次會議中,成辛以要求施言等人排查五年前的外圍路線也頗得成效,根據季顏的車輛行駛記錄確定了其與郭惠婷的上島時間,也最終銜接上了吳文奇的駕車路線,確實如供述所言,是17日晚上島、18日晚離島,行兇與棄屍時間均已吻合。

——

案件終於告一段落。

年輕女警的感慨聲源源入耳,方清月邊聽著,邊翻到證據材料那幾頁。

整理材料、撰寫報告的應該就是曲若伽,其中一些證據右列盡職盡責地標註了一些量刑從輕或減輕情節,行文語氣是女刑警的措辭風格,尤其涉及到第三名死者屍體被現的那一節事實。但偶有遺漏,所以在上報案件負責人複核時,被後者用鉛筆在一旁提示出來。

這種提示字跡並不多,簡潔明瞭,但其中正好有個“方”字,是指“存放屍體的方式”等等。

她看著那個“方”字,突然覺得有些恍惚。

筆跡鑑定學研究斷言,同一個人的同手字跡在不同年齡段不可能完全相同,總是會存在細微差別,也許是受外界因素所限,也許受心情和履歷影響;還有些理論稱,筆畫越少、越簡單的字,實際上往往越容易受這種規律所束,寫法越不會太過穩定,就像王右軍在《蘭亭序》中寫了二十個“之”字,整篇卻沒有任何兩個“之”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他也是自小練習書法,所以寫字向來有自己的風骨,但偏偏這個“方”字,橫撇轉折、落筆爽勁,提點牽絲,極盡細微處與她記憶中十年前他的寫法相比,幾乎看不出年歲經久歷盡的差別,冷不防一眼看去,竟然好似還只是二十歲的成辛以隨手寫下的。

……

“對了,頭兒他們出去押送之前我問過他,為什麼從一開始就懷疑瞿雯檸,我覺得他實在是太神了,你知道他怎麼說嗎,他的回答也很神。”

方清月想了想。

“他不是說他一直都懷疑所有人麼,而且,去季顏律所回來的那天,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但又說不上來具體是哪裡。那個時候他就說過,這樁案子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有些線索是真、有些線索是假。那就說明,在瞿洪屍體被現之後第一時間鋪開來給我們看的,大部分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局,甚至是送上門來的餌;只有我們自己挖掘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敲門磚。”

“嗯嗯。”曲若伽連連點頭。

“沒錯,但除了這個之外,頭兒還說了一點,是讓他直接懷疑到瞿雯檸身上的。”

“是什麼?”

“瞿雯檸第一次見頭兒他們的時候,把‘瞿洪的屍體回來了’這件事比喻成了一場噩夢。頭兒說這種心態不符常理,他說,一個牽掛多年的人回來,生也好,死也罷,回來就是答案,不可能是噩夢的開始,應該是噩夢的結束才對。”

年輕女警咂咂嘴,讚歎道。

“現在再回頭想想這個案子,實在是覺得頭兒厲害,說得太對了!正常的、健康的父女關係,不論生死,怎麼會被比喻成一場‘噩夢’呢,對吧?”

方清月低下頭,指腹似有若無在他寫的“方”字上滑過,沒再說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