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97節(1 / 2)

小說:大秦贏魚小說 作者:一口香

圖噴笑:“放心吧,他們從識字就學習秦律,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秦魚:“最好是這樣。”

等到了櫟陽,夏收已經基本完成,在經過繁瑣細緻的查點之後,收上來的糧草終於入倉了。

夏收之後是夏耕。因為有了積肥漚肥之法,今年本來應該休耕的土地,有一多半都連續耕種上了五穀,如今夏收結束,又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給空了出來。

要是按照以往的經驗,這三分之一的耕地應該修整,等待明年春耕或者等待秋耕的時候再種一些養地的作物。如今有了肥料,從邏輯上來說是可以耕種的,但秦魚也知道,邏輯是邏輯,事實是事實,要不要繼續耕種,秦魚很有些猶豫。

他去公田裡去找農家詢問。

結果他到了公田的時候,公田裡早就已經安排好耕種了,而且,全部是補種菽,也就是大豆。

秦國的菽一般是春種,在三月上旬就要播種完,然後等到七八月份的時候,就可以收割了。如今已經是六月份了,再補種大豆,在天氣變冷之前,能長好收割嗎?

結果農官告訴他,如果是在以前,夏季播種菽可能收成不會太好,還耗費地氣,但現在既然有了肥料,那麼夏季連續種植菽,不僅能有足夠的肥力供給菽成長,還能幫助快速恢復地氣,一舉兩得。

還跟秦魚保證,去年他們已經實驗過了,要秦魚放心。

秦魚自然是放心的,他問櫟陽的黔首們是不是也可以繼續播種菽?

結果農官告訴他,黔首們的土地照顧的沒有公田這邊細緻,肥料用的也不如他們用的足,或許種下,收成不會有這邊的好。

秦魚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在現在的櫟陽,大豆不緊可以用來榨油,做豆腐,還能用來飼養馬匹和耕牛,大豆秸稈粉碎之後,可

以當做牲畜的飼料,再不濟,還能燃燒了制鹼,總之,大豆渾身是寶,多多益善。

秦魚之前還跟其他周圍縣裡說好了,他這邊可以優先派人去教他們建造沼氣池,教他們漚肥之法,他們要在種植五穀的基礎,多向種植菽傾斜,然後優先將菽交易給櫟陽。

要知道,現在秦國已經開始向全國推廣沼氣池和漚肥之法了,但畢竟掌握這項技術的人手有限,秦魚答應優先教導給周圍的縣,周圍縣的百姓和黔首們就能早日多做創收。

而且,在秦國,糧食是不能買賣的,但秦魚不一樣,他跟秦王打了要大量收購菽的報告,他就可以在周圍縣城收購菽,周圍縣城裡就可以合法的將自己縣裡產出的菽交易給秦魚,然後從秦魚手裡換取他們縣需要的東西。

這將是一比非常划算的買賣。

秦魚在問出公田能分出多少肥料出來之後,就明告鄉里,凡是想在夏收之後再接種一茬菽的,可以來公田這邊換取耕地的肥料,並在農官的指導下種植夏菽。

此次換取公田裡配給好的肥料,是要收費的,而且,收費還很不低,但相比於秦魚收購的大豆和秸稈的價格,其實換算下來,還是有的賺的,但,賺的不是太多就是了。

一般的黔首自然是沒有餘錢特地買肥料種地的,但櫟陽縣裡有錢的大地主多啊,他們家中有奴隸替他們耕種,他們又不用親自下地幹活,能多種一季菽,還能支援公子魚的政令,跟公子魚交好,他們自是願意且高興的。

於是,只一天的功夫,櫟陽公田裡的肥料就被搶購一空,秦魚將這些都交給田嗇夫們去忙活,他要忙著接見白起派回來的百夫長。

白起從二月初從櫟陽出發,已經四個月了。這四個月裡發生了很多事情,但秦魚一直沒有忘記白起那邊,所以,當聽到武安君派人回櫟陽報信之後,秦魚就一直在等著了。

一大早,秦魚就帶著官吏尤其是新上任的廄嗇夫去城外十里亭處迎接了,因為,傳令兵跟他說的是,白起派回來的兩個百夫長,是帶著兩千牧民和近五萬只牛羊馬匹和上百車羊毛過來的。

秦魚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簡直驚的查點跳起來。

兩千個人,五萬只牛羊馬匹,白起,他不會真的去攻打遊牧部落去了吧?

在秦魚仔細閱讀白起送來的信件之後,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還好,不是攻打,而是歸順。

白起在信裡說,這兩個生活在烏鞘嶺的遊牧部落,非常向往秦國的強大和富足,白起徵詢兩個酋長的意見,問他們願不願意到秦國居住,酋長們非常高興,二話不說就帶著整個部落的牧民和全部的牛羊馬匹,跟著白起派給他們帶路的二百騎兵,回櫟陽了。

秦魚在“徵詢”這兩個字上摩挲了一會,倏然一笑,白起帶著五千騎兵過境,恐怕這兩個部落兩千來人給嚇壞了吧?

烏鞘嶺是進入河西走廊的入口,白起要是在這裡設關卡,必定要掃清周圍的部落,這兩個在此遊牧的部落,要麼遷徙,要麼順從。

可以遷徙,但他們或許要跟其他部落的人搶奪草場,後果不是他們兼併別人,就是被別人兼併。總歸還是要打上一場的,而打仗,就要死人。

也可以不順從,那麼就跟秦軍打,但是,看著全副武裝泛著森森寒光的鎧甲,兩個部落,很快就妥協了。

他們原本想的是表示順從,然後還是在此繼續放牧,但白起在此駐紮了小半個月,先是派人在周圍能耕種的土地上種上菽,然後用輜重裡帶著的石磨磨豆腐,然後拿出羊毛剪和羊毛梳,說是要跟他們購買羊毛。

兩個酋長就很莫名,這秦軍,買羊毛做什麼?做羊毛氈嗎?

白起讓人給兩個部落裡的牧民們展示用羊毛紡織的潔白布匹,告訴他們,他們放牧養殖的長毛山羊身上的毛,就可以紡織出這樣的布匹出來。

................

白起也不管這些牧民們信不信,他只是讓人拿出十匹布,兩袋鹽,一袋子半兩錢,交給這兩個部落的酋長,其態度之強硬,讓這兩個酋長不換也得換。

但其實,這兩個酋長,並沒有反抗拒絕,他們沒理由拒絕啊,用羊毛就能換來布匹和鹽巴,是他們賺了好不好。

在這小半個月裡,秦軍跟他們和睦相處,教他們如何剪羊毛,如何梳理羊絨,教他們磨豆子,教他們發酵酸奶和製作奶烙,他們還教他們如何看天時耕種五穀,跟他們講他們在秦國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他們不用遷徙放牧,如果不是參軍打仗,他們可以

一輩子不用出他們生活的鄉里。

他們跟著秦軍吃了半個月的粟米飯和麥飯,秦軍則是吃從他們這裡購買的牛羊肉,他們相處的就跟自家的親兄弟一般。

白起要繼續向西走,他走的時候,告訴這兩個部落的酋長,如果他們不遷徙,歸順秦國,如果有敵人來犯,他們就要聽秦軍的命令抵禦侵擾。原本這兩個酋長還很忐忑,但白起話風一轉,他道:“我打算派人回秦國送信,你們有意願的話,可以帶著你們的族人去秦國定居,你們帶去的牛羊,可以為你們換得安身立命之所。”

這兩個酋長一商量,乾脆就跟著送信的人來秦國了。

秦魚聽了傳令兵的述說之後,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這兩個部落酋長,是不是太好騙了?

雖然他們帶著自己的部落族人有兩千多人,但這裡可是秦國的腹地,這兩千人,還有一半是婦孺,不亞於狼入虎口啊,這來了,想再回去,可就難了。

但不管怎麼說,看在五萬只牛羊的份上,秦魚也會好好的安置這兩千人的。

從烏鞘嶺到櫟陽,距離可不短,白起帶著五千騎兵,走走停停的看著方向探路走,也用了近一個月,這兩千人趕著五萬只牛羊放牧走過來,足足用了兩個半多月,這還是草木豐盛的夏季,牛羊一路走一路吃餓不著,還能沿途跟秦國的鄉里百姓們換取一些糧食,這要是早春和秋末的時候,他們不可能這麼順利的帶著這麼大宗的活物順利來到櫟陽。

秦魚親自接見了這兩個部落的酋長。這兩個酋長見到秦魚的時候,非常驚奇的打量了秦魚好幾眼,才按照禮節跟秦魚行禮問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