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276節(1 / 2)

小說:大秦贏魚 作者:一口香

對群臣們的通力合作,秦魚很滿意,他只是提出要開始修宮殿了,他也沒說一定就非得現在開始修,但修建之前的準備事宜完全可以行動起來了。

比如住在大山腳下的黔首們可以組隊上山按照標準砍伐大木了,在經官署驗工合格之後就可以領取一份錢糧渡過荒年。住在水邊的黔首們也可以組隊去到河邊收割水草茅草蘆葦等長頸草類,編織成席子、墊子、草鞋、揹簍等手工品送去當地官署,為一家老小換取一份錢糧。家中勞力多的,也可以組織鄉里夥伴,一起結伴去咸陽找活幹,挖地基、運沙土、開壕溝......不管做什麼都能掙一份口糧。

宮內,以華陽太后為首的太后和老妃嬪們也可以先收拾起來,搬去章臺宮居住了,等她們搬的差不多了,秦王政也會率領朝臣們暫時先搬到章臺宮理政,等咸陽宮這邊修建完成之後再搬過來。

所有這些前期準備工作都需要時間。

這將是一個耗時長久的工程,估計接下來至少十年內章臺宮將作為秦國的政治中心存在。

秦國的行政速度絕對是領先世界的,不管是徵召民夫還是加強地方治安管理,還是從各路調集糧草物資,一項一項的提議都在短時間內討論透過。

數十匹快馬以咸陽為中心攜帶王令出發,他們五人為一傳令伍,會在一到兩天之內將咸陽王令傳達到關中受災各地縣令手中,超出兩天之外的,這伍傳令官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秦律就是這麼嚴格。

秦國關中之地雖然受了嚴重的旱災,但秦國上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執行中。

秦王政和秦魚率領文武大臣們去到郊外祭祀天地神靈,祭祀江河湖海的神祇,希望他們能憐憫關中百姓,降下雨水。

這在秦魚看來完全是一場大型的政治作秀,是做給所有的受災百姓

看的。

在這個矇昧初開的年代,一個國家的君王率領百官大興祭祀活動,可以給他的百姓們帶來莫大的希望,可以真正的振奮民心,會讓他們相信苦難很快就能過去,他們很快就可以如往常一樣生活了。

所以秦魚組織這場求雨活動非常賣力,不僅給大巫大覡們準備了豐盛的五穀和三牲祭品,還給他們定製了華美的巫覡祭祀服,專門讓少府給他們定製祭祀禮器,總之,這場祭祀求雨活動怎麼浩大怎麼來。

君王大臣們忙的不可開交,下屬官員們更是忙的腳不沾地。

上層官吏傳達命令,巡視地方,穩定民心,檢視政令實施情況,遇到問題,務必要及時提出解決問題方案。

基層官吏要嚴格按照王令、郡令統籌糧草、徵召民夫,向下組織民眾,向上彙報成果,提出實際問題。

這提問題也是一項本事,能提問題的,才算是真做事的官吏。

此時此刻,秦法的嚴密性和可實施性就完全體現出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該怎麼做,該做到什麼程度,秦法裡都給你仔仔細細的寫了出來,你只要照著做就行了。

秦國下半年的日子是艱難的,數以十萬記的關中老秦人在當地官署的組織下抗著钁頭、揹著乾糧和水囊湧入到咸陽內史地區,他們都是徵召的農夫,需要到各大水利工地裡去做苦役,但幸好他們可以得到豐厚的報酬,可以在沒有收成的年歲裡拿到足夠的糧食,也算是幸事,所以他們都沒有怨言。

這些民夫基本上每一個都上過戰場,受過軍伍教育,是以,人數雖多,並不難管理。

除了這些民夫大頭,還有數以萬計的健壯農婦也受到了徵召,相比於下河、挖溝、夯土的苦役,她們的工作也並不輕鬆,她們會扛著鋤頭在炎炎烈日下清理地中的雜草,焚燬、掩埋因為乾渴而死掉的動物屍體,清理城中堵塞的下水道,消除角落裡滋生的穢物......

每天都有看不到盡頭的商隊從函谷關、從熊耳山、從石牛道進入關中秦地,他們不僅運送來無數的糧草,還有數不清的藥材......

大旱之後必有大疫,關中旱地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清理起來,為預防旱後可能出現的大疫做準備。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的上郡大飢讓秦國上下一片肅然,秦王政五年的關中大旱卻讓秦國上下一片沸騰火熱。

秦國,是真的在這二十年間,積蓄了足夠深厚的底蘊了。!

第236章 攻伐

秦國百姓家中存有餘糧,黔首透過徵作勞役也能獲得口糧,全國上下倒是沒有人餓死,就是渴死的動物屍體也在官署的嚴格監控下焚燒掩埋,是以,秦國這一年並沒有發生瘟疫,算是平安度過了這個荒年。

關中地區,從進入九月份就開始淅淅瀝瀝的下小雨,等到了十月份又開始下雨夾雪,雖然雨量都不大,但也能溼潤乾涸已久的土地。

直到十月末一場鵝毛大雪一夜之間就席捲整個關中。

雖說瑞雪兆豐年,有這一場雪明年春耕可以不用愁,但這樣罕見的大雪也並不是什麼好現象。

像是積雪堵塞門窗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悶死屋中人,大雪壓塌房頂將全家掩埋,大雪封路讓病痛的人得不到救治,以及家無餘財無力取暖的黔首夜裡無聲無息的凍死等的禍事都很容易發生。

這樣大的雪,道路阻塞難行,即便王令下達了也送不出去,秦魚只能希望各地基層官署能有所作為,幫助黔首們度過這場雪災。

秦王政六年的春天來的比以往要早,這似乎是一個好的開端。

冰雪融化,填滿了去年新修的河道,重新變的豐沛的渭水順著四通八達的田渠流向田地,深入滋養著乾涸的泥土。

在去年舉全國之力終於修建完工的正式被命名為鄭國渠的涇水——北洛水的溝渠也開始發揮作用,涇水攜帶的大部分泥沙不再順流入涇水下游,抬高涇水河床,而是打著旋兒進入鄭國渠,然後流經開渠之初九設定好的各大河渠支流,從北向南淤積灌溉鹽鹼地嚴重的渭北平原。

這裡必將成為一片沃土,成為真正八百里秦川的農耕中心。

就算以後再有如去年一般的大旱,關中地區也可憑藉這條鄭國渠保收基本口糧,不像去年一樣,關中百姓只能靠存糧和國家賑濟活命。

這一年的夏天關中獲得了大豐收,在搶收了田間作物之後,農夫們又馬不停蹄的播種了新一輪的作物,爭取將去年的損失彌補回來。

但是,天不遂人願,這一年夏末,關中地區雖然雨水不算豐沛,但得益於去年大修的河渠,豐沛的涇水和渭水滋潤了田間土地,可以讓作物順利抽穗結谷,保障秋收的產量。

不過,以秦國的河內郡為

中心的二晉之地卻是如去年關中一樣,連月豔陽高照,沒有下一滴雨。

二晉旱災已成必然之局。

若是隻是河內郡有旱災,有去年關中旱災經驗打底,河內必能順利度過今年災荒,但是,二晉之地,河內只是很小的一塊土地,更大的是趙國,以及一河之隔的韓國和魏國。

魏國水網密佈,得益於從大河至大梁溝通淮水的大溝,魏地或許不會太受影響,但韓國和趙國受災是肯定的了。

如果這兩國國內受旱災影響,顆粒無收,那麼這兩國的百姓絕對會四處流竄乞食,秦國的河內郡、上黨郡和二川郡,乃至河東郡都會是他們的首選。

他們或許不會去魏國,但一定會去河內。

河內的富庶和開放可是天下聞名已久的,他們沒有吃食,不去河內,還能去什麼地方呢?

關於此次旱災,秦王政和秦魚再一次召集大臣進行小朝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