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41節(1 / 2)

小說:大秦嬴異人 作者:一口香

第136章 突圍(霸王加更+8)

由趙軍撥人來負責。

接受二十萬上黨百姓。

得的安平君的命令。

口,只有五百萬左右。

的人,你別打岔啊。”

然少年英才。”

第137章 俘虜

秦王怎麼想怎麼覺著將秦魚放在外頭實在是太不讓人放心了,便遣人去南郡,將秦魚給接到自己身邊來。

南郡那邊巡視的差不多了,正好看來河內看看,然後再跟他一起回咸陽。

以及,趙魚被刺殺的事,一定也向咸陽那邊送信了,他來了河內,錯過了,也要遣人去咸陽將信件取過來。他在河內還不知道要呆多久,政務可以交給相邦范雎處理,一些私人的信件之類的,還是要送到他這裡自己親自閱覽的。

湯榆也收到秦魚的信件了,他收到的除了報平安的信件,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私’做好接收幾十萬俘虜的準備,然後去上黨,‘見機行事’。

湯榆有些沒弄懂主君信裡的意思。

‘私’,就是秘密、私下裡的意思。主君已經料敵先機,覺著趙軍會敗,秦軍會俘獲大量趙兵作為俘虜,這個湯榆明白,畢竟趙軍可是有四十萬呢,殺肯定是一下子殺不完的,趙軍又被圍住了,跑都沒地跑,最後也只能做俘虜了。

但是,‘見機行事’是什麼意思?難道還會有其他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嗎?因為主君也預測不到會是什麼樣的事情,所以才讓他見機行事,做出符合秦國和主君利益的決定嗎?

湯榆心裡非常忐忑,憑藉以往對秦魚的瞭解,以及與秦魚共事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一般秦魚自己都拿不定主意,說話模稜兩可的時候,那就代表這件事情,是不可控的,一定要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

湯榆最近一次類似的感受,那就是上黨明明已經歸秦,最後居然還能被送給趙國,然後引發秦趙之間的這場上黨持久戰了。

秦魚真的有什麼深不可測的意圖在其中嗎?

沒有啊,他就一個意思。

搶奪先機,將他遭遇刺殺和平安的訊息送達給最親近和看重的人,然後杜絕因為訊息不對等讓敵人有機可乘的情況發生。

比如他這次在南郡遭遇刺殺,背後主使完全可以對外散步謠言,說他已經死了,如果再從他身上拿到一兩件私密信物做證明,或者乾脆炮製一個腦袋非說是他的,即便他沒死,最後恐怕也會短時間之內“社死”了。

秦魚對自己雖然沒有自負到認為他死了,天下會大亂什

麼的,但是,他身邊的人,一定會受到重創和影響的。

比如秦大母年紀大了,在這個醫療條件匱乏的年代,秦大母要是聽說他遇險,然後確定他真的死了,承受不住暈厥過去再也醒不過來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的,還有他的母親和兄弟,他們會不會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誰也不會知道。

再者,秦王要是聽聞他的死訊,做出什麼國家性的決策出來,要是好的也就罷了,要是不好的,那秦魚知道了怕不是會哭死。

白起就更不用說了,原本白起在歷史上就將趙人殺的血流成河,白骨累累,秦魚都敢肯定,白起要是乍然聽到他的死訊,還是趙人殺死的,他不僅會繼續將趙軍全部坑殺,而且還會帶領大軍繼續去圍攻邯鄲。只是這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秦軍也不缺糧,秦王就是看在為他報仇的份上,也不會再將白起召回,讓他撤軍的。

這一次,趙國恐怕真的會國祚不保,就此滅國了吧?

就是最後能跟齊國一樣,在其他地方再扶立新君,重建趙國,那也不是原來的趙國了。

趙國滅不滅的秦魚不在乎,但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因為訊息不對等,讓親人好友們都受到傷害,然後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決定。

趙軍,不管立場如何,品性如何,真的沒有必要都被殺死的。

秦魚讓湯榆‘見機行事’,是讓他在合適的時機,去勸說白起不要殺俘的。

雖然現在,秦魚其實也不是很肯定,白起還會不會下殺俘的命令,不下最好,若是下了,這個時候,湯榆就要起他該起的作用了。

其實秦魚自己也考慮過,自己要不要親自到河內,甚至到白起的身邊去,以防止白起最後還是要決定殺掉俘虜。

但他只是冒了這個念頭之後,就立馬給掐滅了。

這個想法太可笑了,他說什麼白起就會聽從的嗎?身在局中,有時候,不是你在決定事件發展的走向,而是外界的諸多因素、事件本身決定了一個人要做什麼樣的選擇,而這個選擇,理性上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若白起真的是個嗜殺的屠夫,那麼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就不會是戰神,而是變態殺人魔了。

白起坑殺趙軍是有當下的歷史因素的,而且,坑殺趙軍的這個決策

,歷史證明是正確的,因為自此以後,趙國再也沒有崛起,阻撓秦國統一六國的最大絆腳石,就這麼被搬開了。

所以,要想讓白起不下“殺”的命令,直接去勸是沒有用的,誰說都沒有用,秦王都不會去勸,因為對局勢上的判斷,秦王一定是站白起這邊的。

所以,秦魚要做的,而是去修訂影響人做出決策的元素,比如,他在白起還在南陽的時候,就一下子送去了幾萬只牛羊牲畜,毫不吝嗇的向河內輸送各種軍備和農業物資,推著河內的百姓不停歇的搞生產,還走後門將湯榆送去河內,就是為了他能將自己的意願和政策在河內徹底的推行開來:囤。

囤軍械、囤糧草、囤人口,大量囤積一切可以應對任何戰況的物資。

局勢的一步步發展,證明秦魚所作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都是正確的,都是有效的,也確實為秦軍征戰上黨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援,讓秦軍在戰場上呈現出一種遊刃有餘好整以暇計程車氣來,無形中給了趙軍更大的壓力。

你看,就連國內將要發生糧荒,秦魚也是第一個洞察先機,讓秦王從國家層面上做好準備。而秦王甚至在這樣一個面臨糧荒的關頭輕鬆徵兵二十萬進入上黨,足夠說明他心裡是有底氣的。

歷史上秦王也是這麼做的,但他的做法是賜民爵一級,在百姓的眼前吊了一塊肥肉,才將年十五及以上的兵卒給徵召過來的。

而現在,秦王雖然仍舊親自到河內督戰,但他並沒有像史書中記載的那樣要求年滿十五的少年也要參軍,然後“賜民爵一級”,還能一下子徵召二十萬大軍,說明這幾年百姓們日子過好了,即便一年遇到災荒,也能有豐餘渡過減產的一年,還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去戰場掙軍功,掙榮譽,這就是秦王的底氣,是秦國底子在變厚的體現,是秦魚這麼多年努力沒白費的直接證明。

秦魚這些年做的任何一件事,都給了秦王一個非常清晰的訊號,那就是:秦國實在是太缺人口了,尤其是缺幹活的人手!

採礦挖煤需要人手吧?修渠修路需要人手吧?打鐵冶煉需要人手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