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239節(1 / 2)

小說:大秦嬴異人 作者:一口香

秦魚懶散道:

“如今的西域,就是以秦巒為主,無論咱們封不封,他都是西域實際的主人,這個事實,短時間內是改不了的。”

既然人家將西域發展起來了,那你就要大方的承認下來,摘別人桃子的事若是做了,那就是自討不自在了。

秦魚解釋道:“西域不是那麼好發展的,咱們面上看著好像那裡到處是寶石、香料、牛羊馬匹成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這些都是人用生命換來的。

那地方缺水,一到春秋季節就黃沙漫天,酷暑難耐,有水源,有綠洲,但這是需要人去尋找和經營的,一不小心還容易被龍捲風給捲走。河西走廊的環境要好一些,但一到八九月份就開始大雪封山了,尋不到過冬的山谷,牛羊人畜就只有凍死在冰天雪地裡的份。想要經營那裡,那是真的要拿命去搏的,秦巒在那裡經營了十幾年,才經營出現在的模樣,所以,我建議,至少三代之內,不要動秦巒。”

三代之內,半個世紀,西域最好都不要易主,頻繁易主,只會給才開始發育的西域造成難以避免的打擊,得不償失。

秦王政有些為難:“那好吧。叔祖,你說我要不要封秦無厭為公主,這樣等她長大了,就可以繼承西域了?”

秦魚還沒從他這跳躍的腦回路里轉過彎來,他又自語道:“可是我已經打算好讓她回波斯做波斯王了,要是她再繼承西域,這土地可就太大了,不行,這樣不好......”

秦魚:.......

行啊,你連人千里之外的波斯王是誰都給安排好了,還有什麼是你不敢想的?

這可真是,思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還有,你對自己的小夥伴,還挺會安排的嘞?

秦魚打斷他的思路,道:“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了,不管是封王還是封侯,還都可以再商議,大王也可以私下裡自己問問秦巒,他想要哪一種?只要不是太過分的,都可以答應他。而且,秦巒是宗室,從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一點來想,是不是就開心許多?”

秦王政轉念一想,還真是,就笑道:“那就聽叔祖的,只要秦將軍安分的待在西域,我就全力支援他發展西域,如何?”

秦魚有模有樣的恭維道:“大王英明。”

逗的秦王政嘰

嘰咕咕直笑。

有了關於對秦巒安排的思路,秦王政明顯放下了一個大的心事,更讓他高興的是,叔祖的心,果然是放在他的身上的,即便秦將軍是叔祖的親兄弟,叔祖也沒有偏心他呢。

秦王政一掃剛才剛進來時的萎靡狀態,高興的問道:“叔祖,還有什麼政事需要我處理的嗎?”

秦魚對他摩拳擦掌要大幹一場的樣子忍俊不禁一笑,也不掃興,道:“還真有一件事,需要大王定奪。”

秦王政:“是什麼國事?”

秦魚道:“是關於趙國大將李牧的家人的。出發去雁門邑之前,李牧被我引走去救援邯鄲,我跟司馬梗,這才避過李牧帶領的十萬趙國強軍,攻打下雁門邑。”

“李牧本人雖然不在雁門邑,但他的父母兄長妻兒等親眷都在雁門邑,我將其俘虜,臨走前下令,擇日將他們都送來秦國,用來和趙國做交涉。”

秦王政納悶:“用李牧的親人和趙國做交涉?做什麼樣的交涉?”

秦魚道:“李牧是一員難得的大將,他跟他的父兄,世代鎮守趙國的邊關,常年跟匈奴人打仗,對付匈奴人很有一套,我打算請李牧來秦國,讓他為秦國打仗。”

秦王政:“李牧會答應嗎?”

秦魚想了想,道:“恐怕不會,不過,事在人為,讓李牧的家人在秦國安家,他不給秦國打仗,可以讓他的兒子、孫子為秦國效力嘛,他賦閒在家,寫寫兵書,教教學生,一樣的。”

秦王政好奇:“叔祖很喜歡這個李牧?他除了打仗,還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說起李牧的過人之處,秦魚可就有話可說了:“我跟你說啊,這個李牧特別會看人,他過目不忘,只要是他見過的人,都忘不了。當年,我也就才七八歲吧,比你現在還要小許多呢,我那時候也就跟他在上郡見了一面,結果,幾年後,我都長到十三四歲,跟當年孩童時期長的一點都不一樣,他居然還一眼就將我給認出來了,你說是不是很神奇?”

秦王政附和:“是很神奇,還有呢?”

秦魚:“還有啊,他也姓嬴,趙嬴,說起來六百年前都是一個祖宗,也算是親戚吧。”

秦王政:“......還有呢?”

秦魚:“人長的挺精神的?我跟你說,趙國朝堂兇險的緊,壓根容不下有才之人立足,李牧在趙國朝堂,嘖嘖,命肯定活不長......”

秦王政深吸一口氣,道:“我知道了,只要這個李牧願意來秦國為官,我......寡人願意為他開方便之門。”

他可算是聽明白了,這個李牧,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過人之處,但他跟叔祖是少年之交,很得叔祖的喜歡,只這一點,他做為晚輩,就願意優待這個李牧幾分。

“叔祖,儘管讓李牧的親眷來秦國吧,寡人相信,他們一定會喜歡秦國,並且會留下來的。”

就是不喜歡,寡人也會讓他們喜歡。

秦魚總覺著,秦王政這話聽著怪怪的,但他沒有證據。!

第210章 殘酷

邯鄲城外十里處,正在進行一場軍隊與軍隊間的廝殺。

一般這樣的戰亂廝殺,平民百姓們都是躲的越遠越好,稍微離的近了,被過往的軍卒們抓住,那就只有被強留下做苦役的份,若是大軍缺糧缺食,那下場更是慘淡,只能淪為軍卒們的口中糧了。

屍骨無存,連隨意拋屍帶來的瘟疫問題都解決了。

但不知什麼時候,趙國和秦國河內的邊界地區,這種因為兩國打仗帶來的兵禍正在不斷的削減,乃至形成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產業鏈。

在救人和運人之間,敵我雙方在這條生命線上,有一種不分彼此的無言默契。

邯鄲城外西南二十里處有一個十里鄉。

十里鄉,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個鄉一共有十個裡,所以才叫十里鄉。

十里鄉憑山而建,就坐落在太行山脈向東延伸出來的一條小小支脈下。

以前,這個目測還算高大的山疙瘩逼仄崎嶇險峻的很,是個鳥獸橫行,屍體遍野,草匪都不願意來安營紮寨的荒地。

但自從秦人入主河內之後,秦國的安平侯就在離此地不遠的東南地方劃了一筆線——這一條短短的線,自然是落在紙上的——要在此修建一條溝通大河北岸的南陽和蕩陰城的直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