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24節(1 / 2)

小說:嬴魚性格 作者:一口香

君臣兩個靠著塌,箕著腿(兩腿伸直坐在地上,一種非常失禮的行為),胳膊挨著胳膊靜默出神,各想各的,一時間門大殿裡寂靜的出奇。

良久,還是秦王最先打起精神來,他活動身體,自己站起來,又將秦魚拉起來,語氣非常平靜的問他:“你要給寡人看的是什麼?”

秦魚:“是跟趙國開戰的軍需糧草之類的。”

秦國受此大辱,非征戰不能找回顏面,跟趙國,必須有一場戰爭,來彰顯秦國並不是好欺的。

要不然,等以後若是有哪個國家再給秦國獻地,當地郡守縣令都學馮亭一般行事,恐怕天下都要笑死秦國了,秦國威信何在?!

秦王壓根就沒考慮過談判,他要的是秦軍推平上黨,以找回他被藐視的威嚴。

秦王看著帛書,聽著秦魚給他做的分析,權衡著要怎麼打這場仗。

秦王:“六十萬大軍?是不是太多了?”

秦魚:“這是我做的最壞的打算。先期派

多少大軍,要大王和範相斟酌。”長平之戰打到最後,成了一場國力與國力比拼的超過百萬的大戰,秦魚不知道有了自己的參與之後,戰事發展會如何,但他一定要做好百萬大戰的準備。

秦王看著眼前的糧草規劃,覺著太多了,不贊同道:“也太杞人憂天了,打仗不是這麼打的,用不著這麼多。等武安君回來了,讓他好好教教你怎麼打仗。”

秦魚也不跟他爭辯這些,只是問道:“什麼時候調兵呢?”

秦魚話音剛落下,郎衛來報,相邦求見。

秦魚倒是不詫異范雎來找秦王,他有些詫異的是,以秦王對范雎的愛重,他應該是接到趙國接手上黨的訊息之後第一時間門來找秦王共商大計的。

現在他跟秦王都說了好一會話了,他才姍姍來遲,便有些不大正常了。

范雎進來之後,看到秦魚也在,習以為常的跟秦魚見禮,然後同樣交上來一封奏疏。

原來,范雎下朝之後,就跟治粟內史蒙驁一起去了內史官署查閱各地最新送來的稅賦爰書。現在正是六月份,夏收已經結束,各地的賦稅正在緊鑼密鼓的徵繳中,有離咸陽近的縣,已經將稅賦爰書和粟米一起送來了,離的遠的地區,只送爰書,稅賦會就近送至糧倉儲存起來。

收上來的和沒有收上來的,到底有多少,范雎得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為接下來的秦趙對戰做謀劃。

有范雎在,秦魚一般都是以學習的態度旁聽的,看范雎和秦王奏對,秦魚就能直觀的感受為什麼歷史會將范雎會商鞅做同等評價了。

聽完范雎對戰局和軍備的統御之後,秦王長長舒了口氣,對秦魚道:“看看,這下明白什麼叫老成謀國了吧?你啊,要學習的,還多的很吶!”

秦魚非常謙虛的彎腰上前給范雎斟了一杯茶遞到他手中,笑嘻嘻道:“先生教我良多,多謝先生了。”

范雎忙從秦魚手中接過來茶,溫聲道:“安平君天賦異稟,生而知之,是老夫受益良多才是。”

范雎可不是在說恭維話,他是真的從秦魚身上看到了“宿慧”二字,同時也非常感慨,甚至有時候是恐懼這後浪的迅猛和厲害的。

這個時代的相國權利是非常大的,甚至掌握國君的廢立大事,更能掌握國

君的生死,范雎給秦國做相邦,走出去,絕對能傲視群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每當他有此想法的時候,秦魚就會時不時的露頭讓他清醒一下,看著秦魚,范雎真不敢在秦王面前自稱“寵臣”、“重臣。”

所以,在秦魚面前,范雎一向是相讓一二的,客氣的很。

范雎給秦王的大軍規劃是從各地徵調二十萬大軍、十萬民夫開赴上黨,糧草供應以靠近河內的河東賦稅為主,從渭水調咸陽之糧和河內的牲畜為輔。

短則三月長則半年,擊退趙軍,足夠了。

秦魚知道,范雎的謀算是對的,因為歷史上,長平之戰一開始真的只打了三個月,兩場戰役,然後廉頗退至防線以內,再不出戰,讓秦軍無可奈何,戰局這才拖拉下來了。

不行,不能將戰局拖拉這麼久,速戰速決才是於秦國最有利的,秦國有重兵,趙國沒有,這就是秦國最大的優勢。

秦魚又問了一次:“相邦以為,什麼時候調兵為宜?”

范雎回道:“秋收之後為宜。”

秋收之後,糧草豐足,黔首們閒下來了,正好上戰場掙軍功。

秦魚搖頭:“私以為,立即出兵最佳。”

親王和范雎都看著秦魚,聽他解釋。

秦魚道:“如今雖說上黨已經歸附趙國了,但趙國為表重視,一定會派身份足夠尊貴之人,以禮接手上黨之官吏和百姓。趙國臣子中,最貴者莫過於趙王的兩位叔叔,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我聽說,是平原君趙勝主張接手上黨的,所以,這個人,一定會是平原君趙勝。”

秦王和范雎具都頷首,表示秦魚說的有道理。

秦魚繼續道:“平原君到上黨,無論是帶著大軍,還是隻帶著隨從,都是需要時間門的。而我們,就可以爭取這個時間門差,攻入上黨,能奪取多少算多少,最好能佔領關隘,禁止趙軍進入上黨,此時,上黨的地和人都是我們的了,就是不歸順又如何?”

范雎笑道:“安平君好算計。”

秦魚原本故作深沉的臉上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求饒道:“肯定是小子有什麼地方想當然了,讓先生見笑了。”

您剛才這話,可不像是夸人的好話啊。

范雎笑道:“是有些想當然了,論兵不可只在口上,還要考慮行軍的實際情況。

上黨地形複雜,若是沒有可信的嚮導,進入上黨,首要的就是先找好行軍之路,否則,很容易被圍困在深山老林中被伏奸,等斥候兵摸好地形,確定好大軍行軍路線之後,這個時間門差,足夠趙軍進入上黨了。”

秦魚懊惱:果真是他自己想當然了。

誰知,范雎繼續道:“不過,安平君方才所言,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秦魚噌亮了眼睛,盯著范雎聽他說自己方才說的有哪些可取之處?

范雎微笑:“調兵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咱們在河內的守軍,也不是一下子都撤回來的?”

秦魚:“是,撤回來的主要是徒兵(步兵),騎兵還未撤回,上黨就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