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潛規則(2 / 2)

小說:漢家功業 筆趣閣 作者:官笙

王允則對荀攸,鍾繇二人不滿,更不想出身潁陽的二人在朝廷里弄出一個鄉黨來。

劉辯將他們的表情盡收眼底,道:“李儒,李肅,中郎將牛輔,補缺尚書。蔡邕為太常,孔融為太僕,劉岱為大司農。調長沙太守孫堅入京。”

王允聽到李儒的名字,心裡自然大喜,旋即又聽到李肅、牛輔,不由得瞥了眼董卓。

董卓雙眼猛的圓睜,旋即就恢復平靜,只是膝蓋上的雙手,早已緊緊握拳。

劉辯一直注視著董卓,不動聲色的道:“諸位卿家有什麼意見?”

丁宮,劉弘,楊彪等人哪裡看不出來,並沒有說話,目光若有若無的都在董卓身上,倒是忽略了其他。

董卓感受到了,卻視若無睹,用盡所有力氣保持鎮定之色,心裡卻在想著,只要出宮就給他們去信,不准他們入京!

荀攸,鍾繇等人,自然不會出言反對。

劉辯見沒人說話,又道:“加會稽太守唐瑁為司隸校尉,不領兵務,專於政事。”

唐瑁哪裡想得到,好女婿叫他入宮,是要給他升官!

‘司隸校尉’四個字在他耳邊迴盪,心潮澎湃,難以鎮定,臉色卻是不動分毫,從容躬身道:“臣領旨、謝恩。”

語氣平靜,聽不出任何喜怒。

其他人都看了眼唐瑁,幾乎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作為劉辯的老丈人,又是會稽太守,升任司隸校尉,倒也理所應當。

‘用不了多久,三公之位必有他一席。’王允觀察著唐瑁,心裡暗道。

荀攸沒有在意這個任命,而是咀嚼著‘不領兵務,專於政事’八個字,他隱隱感覺到,劉辯這麼安排,並不是因為司隸的兵權過於複雜,似有深意。

劉辯見事情很順暢,接過潘隱遞過來的茶杯,輕輕喝了一口,微笑道:“其餘補缺之事,由尚書檯合議。諸位卿家,還有其他事情嗎?”

丁宮,劉弘見狀,悄悄對視一眼,齊齊伏地道:“陛下,臣等昏聵,失察於袁家,差點釀成大錯,自請奪職,交有司議罪論處!”

楊彪想都沒想,跟著伏地道:“陛下,臣與袁家乃是姻親,即便不知袁家如此歹惡,卻也難辭其咎,懇請陛下奪職懲處。”

董卓眼中精芒一閃,伏地道:“陛下,臣受袁家幾次提攜,不知道其用意,難免有黨羽之嫌,臣請奪職論罪。”

五位錄尚書事,只有王允一個還直挺挺跪坐在那。

王允看著四人,心頭湧動著怒氣,面色不變的伏地道:“臣亦是袁家常客,請陛下治罪。”

荀攸,鍾繇,唐瑁三人見五位錄尚書事齊齊要求奪職議罪,不由得對視一眼。

這也是誅滅袁家的後果之一。

荀攸心裡飛轉,琢磨著怎麼說話,圓過這個場面。

五位錄尚書事同時奪職下獄,那簡直是千古未有的奇聞!

他剛要說話,劉辯就笑呵呵的道:“諸位卿家平身。朕之前說過了,不知者不罪。而且,袁家一案,不做誅連,更不會有黨錮。”

楊彪是真心辭官,董卓是半真半假,王允則是完全不想,三人依次起身。

丁宮,劉弘沒有。

兩人心知肚明,丁宮那一道舉薦金尚的奏本,註定了他們不會在朝廷長久。

丁宮伏在地上,道:“陛下仁德,謝陛下寬宥。臣,年老昏聵,識人不明,不足為陛下分憂。臣,乞歸鄉里。”

劉弘心裡沉重,縱有不甘,但也無奈,道:“請陛下恩准。”

荀攸看著兩人,又看向楊彪,董卓,王允,暗自皺眉。

丁宮,劉弘還是有公心的,楊彪,董卓,王允則實在難說,這二人去了,朝廷留下楊、董、王三人,將會是有害無益。

“陛下,”

荀攸抬手,道:“司徒,司空二公,忠心耿耿,勞苦功高,懇請挽留,以為國解難,為陛下分憂。”

“臣附議。”鍾繇旋即隨著道。

唐瑁其實無所謂,但剛剛上任司隸校尉,不能繼續作壁上觀,抬手道:“臣附議。”

劉辯瞥了眼三人,又看了眼董卓,心裡慢慢斟酌。

想的並不是留下丁宮,劉弘,而是藉機罷三公府。

三公府,自丞相府分割而來,在皇宮外設有官衙,官衙內屬官眾多。

三公府在尚書檯崛起後,慢慢就形同虛設,三公不錄尚書事即無實權,更別說屬官了。

留著,就是留著一堆吃空餉的大小官吏。

‘是一個好機會。’

劉辯心裡自語,得有一個妥善的同意二人走的臺階,三辭三讓的規矩他還是懂的。

劉辯不動聲色,故作思索,就等著丁宮,劉弘二人堅持走人的第三次開口了。

可偏偏兩人好像不太懂三辭三讓的潛規則,居然不說話了。

月票告急,求兩張月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