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董卓的特殊性(2 / 2)

小說:指點畫國中 作者:官笙

好半晌,荀攸抬起頭,看著劉辯道:“陛下,張使君還未有訊息嗎?”

劉辯道:“他家裡的意思,是張溫厭倦黨爭,覓地隱居,外人並不知道具體在哪裡。”

荀攸神色越凝。

他之所以這般為難,是因為經過仔細盤算,有足夠分量,又有統兵經驗,有資格總領各處大軍平亂的,在洛陽裡,只有一個人——董卓!

董卓是當朝太尉,又屢有軍功,縱觀朝廷,目前董卓是最為合適的,甚至是唯一的人選!

但是很顯然,別說劉辯了,就是朝廷裡,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同意董卓去統領大軍平亂。

不多久,左慄小碎步的進了書房。

劉辯不給他行禮的機會,隨手拿起茶杯,道:“袁家最近有什麼動靜?”

左慄神色拘謹,餘光看著皇甫嵩與荀攸,暗暗體會著現在的氣氛,躬著身道:“回陛下,袁太傅幾乎沒有見外人。”

劉辯低頭喝茶,眼皮抬起的盯著他,道:“除此之外,沒有半點可疑?”

左慄認認真真回憶,瞥了眼荀攸、皇甫嵩,輕聲道:“暫且沒有現,小人是否進一步探問?”

左慄的意思,是要悄悄抓袁家一些的心腹,嚴刑拷問。

袁紹都問不出什麼,什麼心腹能比得過袁紹?

劉辯擺了擺手,沉吟著,道:“宮外有什麼動靜?”

左慄又瞥了眼皇甫嵩,小心的措辭道:“回陛下,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有些童謠,暗指大司馬,殺人如麻,有損德行。”

皇甫嵩對黃巾軍的手段確實狠,動輒大開殺戒,甚至搞出‘京觀’。

所謂‘京觀’,就是將敵人的屍體或者腦袋堆積如山,一來是恐嚇亂匪,二來是炫耀武功。

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荀攸聞言,接話道:“陛下,近來彈劾大司馬的奏疏確實不少。”

劉辯根本不在意,道:“以前也沒少過,以後更不會少。”

亂世之中,領兵的將領,尤其是有大功的,能有幾個功成身退,得以善終的?

死在敵人手裡的,遠沒有自己人手裡多。

皇甫嵩微微躬身,沒有辯解。

荀攸繼續思考著統兵的人選,可靠有能力的將領,要麼在外為州牧,要麼在京中走不開或者不合適。

那應該是誰呢?

劉辯此刻心思不在統兵之人,坐在椅子上,目光幽靜的看著皇甫嵩,荀攸,左慄三人,雖然依皇甫嵩的說法,這些事情應當是沒有關聯,但他心底,還是懷疑袁家在其中扮演了某種角色。

思索一陣,他伸手,從抽屜裡拿出了一道文書,遞給左慄,淡淡道:“這裡有一份名單,朕允你將黃門北寺獄擴充到三千人,先捕後奏之權,給朕看住他們!”

這份文書,是劉辯基於現有的資料以及他的記憶整理出來的袁家黨羽名單。

左慄聽到‘三千人’、‘先捕後奏’,心頭巨震,臉上的狂喜掩飾不住,極力控制著,上前接過來,顫聲道:“小人領旨。”

三千人!

他做夢都不敢想!

這麼多的人,足夠做太多事情了!

左慄低頭退後,本來輕飄飄的一道文書,捧在手裡是重如泰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