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納女入宮(2 / 3)

小說:漢家功業小說 作者:官笙

“呵……”

荀攸喝了不知道多少,拎著茶壺,大口喘氣,臉上佈滿惶恐不安,心驚後怕。

“陛下到底跟你說了什麼?”戲志才忍不住了,如大病初癒的蒼白臉色,寫著急躁。

荀攸放下茶壺坐下來,擰緊眉頭,回憶著劉辯的話,道:“陛下……沒有說什麼特別的,大概意思還是要君臣一下,團結一致,不可內鬥。”

“就這些?”戲志才不信。

‘立儲’一事,在王允死後成了某種禁忌,即便是他們,也要小心謹慎的應對。

荀攸強迫自身冷靜下來,嘗試著分析道:“陛下的意思,大概還是不會立儲。並沒有為難我,似,有意放我一次。”

戲志才坐不住了,道:“二皇子當眾說出口要做太子,你又是吏曹尚書,右僕射,‘潁川黨’魁,陛下真的會放任不管,毫無反應?”

相比於現在的荀攸,權勢滔天,黨羽遍佈天下,當初的王允根本不夠看。

鍾繇神情嚴肅,若有所思。

倒是荀彧輕輕點頭,道:“應該是真的。”

荀攸一怔,道:“你知道什麼?”

荀彧坐在那,平淡從容,道:“陛下先前對尚書檯寬容了很多,還說東宮屬意皇長子,現在,又放過公達。明年改元之後,我們得加倍用事了。”

天子寬宥至此,朝臣焉能不誓死以報?

鍾繇瞬間明悟,想到那些棘手的政事,頓時心情沉重,道:“真的要強行推動下去嗎?”

荀攸這會兒也反應過來,剛要反對,猛的又住口,滿臉凝色,反對的話到了喉嚨,怎麼都出不來。

他這個時候要是還反對,那就太不識抬舉了。

荀彧見荀攸沉默了,便道:“現在確實是個好機會,由易到難的去做,先開墾荒地,安撫流民。至於土地兼併問題,需要一步步來,不可一蹴而就,我相信陛下心裡也清楚。”

大漢朝連連大戰,說不上十室九空,可土地荒廢了不知道多少。

雖然尚書檯的‘戶丁登記、清丈田畝’的資料有非常大的水分,可透過這些資料也能窺見一斑,那就是大漢朝現在無地百姓非常多,世家大族圈地也多,可無主之地同樣不少。

鍾繇默默點頭,肅色的臉上有所和緩。

大漢朝的根基不在百姓,也不在劉家,而在於士族。

士族撐起了大漢天下,是大漢朝最為重要的基石。

朝廷如果想要動搖世家的立足根本——土地,那引來的反噬將是不可想象的。

匈奴、三羌、黃巾軍沒能滅亡漢家天下,可世家大族可以!

荀攸是憋了一肚子話,換做以往,早就怒反駁了,現在只能陰沉著臉,不敢多說一個字。

一旦有風聲傳到崇德殿,他的下場不會比王允好多少!

荀彧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沉吟片刻,道:“近來,朝野提及‘潁川黨’的奏本日漸增多,公達,得讓陛下清晰看到伱的董卓。”

荀攸作為吏曹尚書,對這一點比荀彧敏感,梗著脖子道:“我來做。”

‘潁川黨’,也不是荀攸的初衷,可走到了今天,已經由不得他了。

荀攸不再反對掣肘,荀彧心裡多少鬆口氣,轉而挺直腰板,道:“在年底前,我們要整理出施政綱要,並提出一個三年計劃與目標,務必要讓陛下滿意!”

鍾繇點頭,在龐大繁雜的‘新政’中,有太多艱難的地方,有些政策,從內心來說,他們是不支援,甚至是反對的。

但宮裡堅持,恩威並施之下,他們已經沒有反對的餘地了。

鍾繇擔心荀攸變卦,忽然道:“我近來現那五斗米教在洛陽有壯大的趨勢,你們怎麼看?”

荀攸根本不在意什麼五斗米教,還在緩和劉辯給他帶來的緊張壓力。

直到現在,他依舊心神緊繃,頭上青筋跳動。

荀彧道:“你想怎麼做?”

“封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