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詭異道袍

她慢慢地轉頭看向了我,我不由得感嘆崔明麗的心思縝密,肯定被她現了什麼有價值的線索,否則,她斷然不會這麼篤定,正在我想繼續瞭解的時候,忽然傳又有一個帶著白手套,帶著口罩兒的警察提溜著兩件衣服走了過來。

“劉隊,您看,這是在一樓的櫃檯裡面現的……”他的話音剛落,大家的目光頓時被這兩件衣服給吸引了去,我眯縫起了眼睛,劉隊則示意小警察把這兩件衣服給平鋪在地上,以免大家好好查驗,我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當我看到了那兩件衣服的時候,卻仍舊忍不住大吃了一驚。

“奇了怪了,這兩口子怎麼讓人覺著神神叨叨的……”劉隊不由自主地感嘆。

我也好生奇了怪了,這分明就是兩件道袍,但是單看著道袍的外形又好像和一般的道袍尤為不同,剛剛現了兩枚“丘天官”的印章,這又有兩件道袍。

崔明麗蹲在了這道袍的一邊,仔仔細細地看著,但是她卻被那帶著白手套的小警察給推到了一邊,“您好,你先讓一下,請讓一下,以免上面有病菌……”

“這兩件道袍有些奇怪……”我嘀咕著,聽到了這句話,劉警官轉過頭來看著我,臉上寫滿了驚詫,而後,他朝著我慢慢地走了過來,眼光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之後便開始問我,“小夥子,難道你看出了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嗎?”

崔明麗拉了拉我的衣袖,但是我卻衝著她點了點頭,蹲在了這道袍的旁邊,指著這道袍開始解說了起來

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可以分為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種,以上服裝,均取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道教道袍承傳有序從未斷代為道袍之正宗。

其中,大褂為大襟,長及腿彎,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隨身。是最普通的一種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長及於膝者,稱為“中褂”。現在多為窄袖,以便日常作務。皆為藍色,代表法天之意。《6判手卷》雲“道士常服青”。

而第二種道袍為得羅,通體藍色,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一尺八寸以上,袖長隨身。冠巾之後成為正式道士,方可著用此衣,為參加宗教活動之禮服。

第三種道袍為戒衣,是黃色,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二尺四寸以上,袖長隨身。黃色屬土,土可化育萬物,戒衣採用黃色,除了示以莊重之外,寓有“道化萬物,參贊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著用此衣。從前道教傳戒制有“三衣”,以供領受初真戒、中極戒和天仙真戒的道士分別著用。現在傳戒是一次授完,所以僅用此種戒衣。

第四種為法衣,又稱“天仙洞衣”。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隨身。上有金絲銀線繡的各種道教吉祥圖案,如鬱羅蕭臺、日月星辰、八卦、寶塔、龍鳳、仙鶴、麒麟等。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道場為主的高功身著此衣。方丈在舉行隆重祭祀時穿著此衣,則為紫色。傳言道祖老子騎牛出關時“紫氣東來”,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來的皇帝,亦多賜給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稱“班衣”。亦屬法衣。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隨身。上面亦有各種繡花圖案,但較天仙洞衣顯得簡潔,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眾經師著用此衣。也有黃色不帶圖案者,為做一般道場的經師穿用,稱為“經衣”。

而最後一種則為衲衣,亦稱“衲頭”。大襟,長及小腿。多層粗布縫製,顯得笨拙厚重。過去雲遊的道士野外打坐時穿用,以御風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數道士還儲存著過去代代相傳的衲衣。

現代道教的“道袍”作為宗教服飾,雖與世俗社會的傳統服飾道袍同源,但由於部分結構有所區別,如三清領、內擺結構等,因此兩者不能等同

隨著流行變化,道袍的衣身長短、袖子寬窄經常變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經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衣短才過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氅也就是鶖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時方士欒大穿著的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昇之意。南朝宋代6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

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也是一種繡雲霞花紋的短披風,已於元代之後消失,褐即今所說的道袍。以上服裝,均取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

我剛剛講到這裡,便被劉警官打斷了去,“小夥子,請問您是從事什麼工作的……”我點了點頭,便告訴了他,自己家裡面其實也是道教世家,所以對這個東西瞭解的肯定也會比其他人多了一點點。

此時,我卻感覺出嘟嘟在我的胸前古玉當中大笑著,“呵呵呵,豬鼻子插蔥裝大象!”這個小兔崽子,若不是他躲在了胸前的古玉當中,我當真是要是手撕了他。

劉警官的眼睛裡面竟然迸出了兩道讚許的情緒,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接著往下說下去,我點了點頭,便又伸手指向了那兩件道袍

道袍的形制為通裁製,上下通直,不別衣裳,直領,右衽大襟,內襟多為直領斷衽,袖型窄袖大袖皆有。領子常鑲白色或素色護領,收袖口,以繫帶繫結,衣身兩側開叉,從外襟左側和內襟的右側開叉處分別接出一片布,打三道死褶或不打褶,納入後襟至中脊處,謂之“暗擺”。

並且道袍的特點有二其一是“不與俗移”,也就是說不管社會上的人穿什麼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變,這其實也是道士特立獨行的人格的表現;

其二是“不異服”,穿的都是黃帝所制之衣冠,也就是漢族服飾,不穿其他的服飾。所以道教服飾千百年來,其實變動是不大的。

雖滿清剃易服,而道士以方外得以倖免,而漢人衣冠亦藉僧道之徒,得以留存至今。這也是道教對中華文化的一大貢獻。

也正是因為如此,古代的文人雅士才會對道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虛白之室,可以居住。華骨之庭,可以步武。豈無青紫,寵為辱主。豈無狐貉,驕為禍府。重此如師,畏彼如虎。旌陽之孫,無忝於祖。

可是地上的這兩件道袍卻和一般的道袍有很大的區別,因為這兩件道袍的顏色,卻是實實在在的赭色,而一般的道服一般都是取青色,主要是由於凡全真服色,惟青為主,青為東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為青龍生旺之氣,是以東華帝君之後脈。有木青泰之喻言,隱藏全真性命雙修之義也。

“那如果這道袍做成了這赭色的話,是代表什麼含義呢?”劉警官一副有些不甚理解的意味,我則點了點頭,慢慢地向他講了起來。

赭色,是中國傳統色彩名詞,具有大火的熱度,並有固體質感的顏色。古語有云赭從赤從者,赤在甲骨文中從大、從火。但是若是拿這東西做成衣服的話,則是一種大大的忌諱,一般情況下,只有罪人的罪衣,才製成了這個模樣。

並且在這兩件道袍之上,這些花紋也是有問題的!我指著其中的一件,畢竟在這件道袍之上,竟然紋繡著十七個小人。

道教傳承始自太上老君李耳,其後為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再傳東華帝君王玄甫。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據呂祖全書仙派源流雲“大道之傳,始於太上老君,而盛於呂祖。蓋少陽帝君王玄甫,傳正陽帝君鍾離雲房。鍾離祖傳孚佑帝君呂純陽。呂祖傳海蟾帝君劉成宗;又傳重陽帝君王威”。按此係為北派五祖,系出少陽祖師一脈傳承者也。

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五祖,有南北二宗。南五祖為紫陽真人張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七真為長春真人丘處機、無為真人馬玉、蘊德真人譚處端、長生真人劉處玄、玉陽真人王處一、廣寧真人郝大通、清淨散人孫不二。

劉警官聽到之後,不由自主地點著頭,“做我們這一行的,有些時候碰到的案子當真是五花八門,我們就以為自己涉獵的只是比較廣泛了,但是沒有想到,我們才是實實在在的井底之蛙,有些時候,所欠缺的東西,壓根兒不是一星半點兒,這次聽你這麼說,我才真的是長見識了……”

“所以……”我停頓了一下,“這十七人韋道門祖師爺,但是歷朝歷代真正的道士則不會把祖師爺繡在衣服上,那樣只會是‘大不敬’,是尤為忌諱的。”

劉警官聽到我的這句話,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我想他肯定明白了我的意思。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