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貌似有詐

崔明伏和崔明麗目瞪口呆地看著我,他們貌似覺得我現在跟神經病似的,怎麼一提到這“船型懸棺”和“苗文”這麼激動,但是我現在也沒有時間解釋什麼。

“肯定不是!”桑林奎地回答同樣是斬釘截鐵的,“這一點我還是可以保證的,別的不說,但是當初我們老族長可是拿著這張拓片去每個苗族寨子裡面詢問過的,不管是白苗、黑苗還是花苗,他們都說不曉得,根本不懂這文字,老苗文雖然幾近失傳,但是卻也不是沒有人懂得,但這懸棺上面的文字,卻是沒人懂得!”

“喂,小夥子,你這怎麼回事兒?怎麼一直在問這個懸棺呢?”桑林奎有些警覺地看著我,“你不會有其他的歪心思吧,孩子,做人可不能這樣子啊……”

我連忙擺手,“怎麼會,只是桑林婆婆臨終之前交代我們要把她的遺體送歸你們黑苗寨子,並且一再地叮嚀說,要懸棺葬,所以我才會多問了一些的,話說,你們這裡真的需要懸棺葬嗎?這可是桑林婆婆親*代的啊……”

桑林奎呆立在當下,“怎麼會!不對啊,雖然我們寨子南面峭壁之上是有一些懸棺,但那懸棺葬卻也是早都已經廢止了的風俗了,早都土葬了,桑林阿姐怎麼還會突然跟你們說這個呢?懸棺葬也只有族長才可以享受了?”

“對了,那個懸棺葬上面的文字具體是什麼樣子的,您還記得起來嗎?”我問道,桑林奎想了想,最終比較肯定地說,“好像是一種蝌蚪文……沒錯,就是的!”聽到這裡,我的腦子裡面快地運轉著,我想我大概可以明白一些東西了。

仙居蝌蚪文,也叫蝌蚪書、蝌蚪篆,是在浙江省仙居縣淡竹鄉韋羌山附近一個高達百餘米的高山陡壁蝌蚪崖上人工鑿刻的形似日紋、月紋、蟲紋、魚紋等奇異的圖案符號。

蝌蚪文為書體的一種,因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文的名稱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意指先秦時期的古文。而關於仙居蝌蚪崖上的圖案究竟是否就是蝌蚪文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對於仙居蝌蝌蚪文蚪崖上的圖案的含義和來源說法不一,基本上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目前存在的一些觀點有這是少數民族留下的文字;是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湯人的遺蹟;為大禹治水時所刻。但孔子故居現的某些儒經也是以蝌蚪文撰寫。

目前中國已現的有待破解或正在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號共八種。即倉頡書、夏禹書、夜郎天書、貴州的紅崖天書、四川的巴蜀符號、雲南的東巴文、紹興禹廟的岣嶁碑文字和仙居蝌蚪文。從現的時代看,仙居的蝌蚪文現的年代最早,也最難解讀。其他七種文字均有據可查,而唯獨蝌蚪文撲朔迷離,至今還未見其篆文摹本。

“蝌蚪文?”我仔細地反思著這句話。

“對了”,過了一會兒,桑林奎貌似是想到了什麼,趕緊補充道,“之前寨子裡面有一個女孩子,嫁到了貴州那邊的苗寨,她回來的時候看到了拓片,說和那邊的紅崖天書有些相似!”

我的腦子裡面頓時清亮了許多,“紅崖天書?”我喃喃自語!

紅崖天書,原名”紅巖碑”,是深藏貴州的一處神秘景觀,位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約十五公里曬甲山半山。清道光《永寧州志》載:”曬甲山即紅巖後一山也,崔巍百丈,俗傳武侯南征曬甲於此”。又稱”紅巖山”。與關索嶺對峙,緊靠滇黔公路。從公路到紅巖前,約半公里。數百年來,經歷代學者先賢孜孜不倦不斷探索,山岩上那些彷彿文字的古怪符號,卻蘊藏著無窮怪異,穿越時空的非凡意義,引起了國內外史學界的格外重視。

關索嶺是烏蒙山的支脈,得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關索者,則為漢壽亭侯關羽之子,關興之誤。關興南征時被土著人稱為關帥,古語云”帥”與”率”通,後訛”率”為”索”。此說當否,請見清.田雯著的《黔書.關索嶺》。關索嶺地勢險峻,逶迤為主,是古代兵家必爭地,康熙大帝稱其為”滇黔鎖鑰”,並題匾掛在古驛道帝的御書樓上。

這個地區在遠古時期已有燦爛文明,三代已前曾與中原皇室通婚,成為炎帝的傳嗣後妃。據《山海經.海內西經》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生炎居,炎居生節立立。”這裡的”赤水”即為紅水河流域的赤水部落。赤水出於東南隅,以行東北,西南流入大海”。此乃當今的珠江上游。南海之中有三已天之山,赤水窮馬。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同所葬也”。文中赤水的位置,非紅水河莫屬。

由此可知,學經有過燦爛文明的赤水流域,確實是一快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紅崖天書在此出現應該具有深度遠古的歷史底蘊。關嶺地區在堯舜時代為梁州黑水之濱,商周時期應為鬼方之屬,春秋則為爿羊柯古國,夜郎故都,秦漢以降,羈糜中原,賓叛不一,明朝貴州建省後,稱為永寧。

這塊古老的土地,其地貌以湍流、峽谷、峭壁、瀑布著稱。這裡山勢雄偉、瀑流成群,與著名的黃果樹瀑布聯成了世所罕見的瀑流群。其中氣勢壯觀的七級飛瀑,總落差四百餘米。瀑流從直插雲天的龍巖雙峰峽口,排空馭氣而下,自西向東,橫切山脈七級千米長瀑,如銀龍下竄,又似天山雪崩,使人歎為觀止。這就是紅崖山所在的壩陵峽谷。紅崖山就在壩陵河谷東岸聳立。據《永寧州志》載”諸葛碑在紅崖曬甲山懸崖上”。

紅崖山又稱曬甲山。據傳,當年蜀軍與孟獲交戰,三變壩陵河敗退紅崖山,安營之後卸甲晾曬山坡上,故此,紅崖山又稱曬甲山。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歷史的附會,不過,在壩陵橋以西的古驛道上,至今仍有不少關於蜀漢南征的歷史地名,諸如孔明塘、關索洞、馬創井、孟獲屯、諸葛營、啞泉等,就是一幅以《三國演義》為故事的軍事畫卷。

據《貴州圖經》載”紅崖山在州西北八十令,懸崖絕壑,壁立萬仞,惟東面可登。頂上有韭、薤、桃、李蔬果,但可取食,欲持歸則迷失其道。若有鬼神陰護之者。山畔有洞,寬廣若堂,深數十丈,其中有杉木五片,不知何時所貯,其色如新。洞前有石人石馬各一。近山居民間聞洞中有銅鼓之聲,或崖上紅光如火,則是年必有瘴厲。世傳為諸葛訓侯駐兵息鼓之所。彝人每年一祭,祭則歲稔人?又據《貴州通志》載”紅崖山下有亭,明萬曆年間猶存”。

紅崖天書雖然隸屬關嶺縣,其實距離黃果樹瀑布,僅數里路。如若驅車前往,只幾分鐘路程。如從山下的滇黔公路停車,翻過一處山隘即可遙望紅崖古蹟了。

山上是一壁灼灼似火的州霞奇崖,寬約百米,高則三十餘米,頗具渾宏的氣勢,遠處望去確象一壁燭天的赤城,在萬山的叢綠中更加醒目。在這壁紅崖北面的一隅,數十平米的峭崖上,有若干形如鐘鼎古榴的符號,其佈局蹊蹺,風格古拙,使人頓感古趣盎然,彷彿時空墜入了遠古的過去。這就是千古謎的紅崖天書!紅崖天書似畫如字。字畫混體,大者如鬥,小者如升,非雕非鑿,如篆如隸,筆勢古樸,結構奇特,雖然排列無序,卻也錯落有致,彷彿上古書家謀章佈局,大有”上儕禹碑,下陋秦石”的”磅礴之氣”。

紅崖天書僅數十字,經歷代學者考訂,雖然各說其是難以一統,卻使人從紛繁精彩的各家之說中,通覽了一本無形的黔中通史,其上古部份,遠遠突破了太史公五千年文明的歷史架構,甚至使人聯想起南方古;三星堆文化”及”河姆渡文化”,不禁興致盎然,情趣無限。

紅崖天書就存在於這種地理奇特,人文紛繁的歷史氛圍中,當然更加詭譎神秘。不過,天書的現卻是充滿了浪漫的文采,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正在仔細思考的時候,桑林奎一聲嘆息,打斷了我的思路,“嗨,可憐我們年邁的桑林族長啊,這麼大的年紀了,卻慘遭如此橫禍,嗨,真是可憐……”

“族長?您是說桑林鯤族長現在也遭此橫禍了嗎?”話說到這裡,我的腦袋上面冷汗涔涔。

“是啊,我們被痋術給控制了,老弱病殘孕也紛紛受到了牽連,桑林族長本就年邁,也被他們毒打,丟到了一樓的牲口棚裡面去了,估計也只有一口氣了,嗨……”說到這裡,桑林鯤的眼角也流出了淚花。

“奎哥,你告訴我們,桑林鯤族長長什麼樣子?”我吞了吞口水。

桑林奎眨了眨眼睛,“個子很矮,年紀大了,肯定抽抽巴巴的了,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土豆’!”

我當即如遭雷擊,我們看到的桑林鯤,可絕逼不是這樣子的!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