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大巫跳舞,心生疑

我緊緊地握住了崔明麗的手,她的手十分的冰涼,我的手彷彿握住了一塊堅硬的冰塊,但我仍舊在緊緊地握著,並且不想放開,我害怕!並且打從心眼兒裡面膽怯,若是放開了這雙手的話,或許崔明麗便會在我的眼前消失了,我害怕她的離開,就像我害怕自己會失去這雙手一樣。

“你拿著這個,一定要拿好,否則我會生氣的……”我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崔明麗的五根手指頭卻緊緊地扣在了一起,她強忍著自己的淚水,衝著我微微地點著頭,或許她也明白,此時此刻,我這麼做的意義,說不上來是為什麼,我們兩個在有些時候,思維竟然出乎意料地一致,她也可以在瞬間明白我的意思。心若有靈犀,恐怕不點都會通吧!

我忽然覺得,6七八給我的這塊護身符應該有深層的含義,我也覺得在這護身符上面雕刻的“白矖”,也絕非偶然形成的。

那若是這麼說來的話,6七八這個人也絕對不是個普通人,想當初,在那服務區的時候,因為崔明伏得罪了那個量黃米的農家婦女,最後害的那貓鬼找上門來,我們三個也是費盡一番周折才把那貓鬼搞定,而6七八是和我們一起的,那貓鬼本就是鬼物,心智絕非靈長類,但是卻儼然沒有去尋他的麻煩,有一種可能便是6七八本就是很強的人,那貓鬼不敢擅自招惹,才會直接對我們下手。

我的心裡面忽然泛出來一種很強烈的感覺,這個護身符,或許並不是一個花架子,而是一個很有用的東西,保不齊便可以在關鍵時刻,救我們一命。

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女媧娘娘的左護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女媧非常孤獨,於是用泥造人,同時也造了和自己同為蛇神的寵物。一為白矖,為雌;一為騰蛇,為雄。女媧補天時因所採五色石不夠用,於是以身補天,白矖和騰蛇亦追隨以身補天。

盤古開天、洪荒伊始。大地之母女媧黏土造人、繁衍後代、造福人間。誰知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爭鬥,共工頭撞不周山,使天體傾斜,三界大亂,妖孽趁機橫行無忌,危害人間。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霸一方,逞兇作亂。四大神獸秉性各異,龍族高傲、白虎魯莽、玄武陰毒、唯朱雀最為殘忍,每日要吃人度日。

共工氏頭撞不周山,三界混亂,朱雀趁機煽動三大神獸聯手禍害人間。女媧用補天遺留的十二塊五彩石鑄造鎮妖瓶,並在另外四隻靈獸麒麟、白矖、騰蛇、白澤獨角獸的幫助下,戰敗以朱雀為的四大神獸,除白虎、斬玄武、降朱雀、收服龍族。人間恢復和平,女媧功德圓滿,由白矖、騰蛇兩大護法接引上天,被尊為上古第一大神。

失去神位的朱雀神君心存不甘,自封幽冥鬼帝,再度為禍人間。世人在享受短暫太平後,各部落領亦慾望膨脹,為爭奪利益互相殺戮,女媧遂派兩大護法白矖、騰蛇下凡尋寶除妖、拯救人間。

白矖與騰蛇因為除妖有功,得到萬民愛戴;任務完成後,白矖留戀人間的美景,不願再返天庭,於是白矖留在了美麗的南越國,成為南越國的女祭司,她與師妹騰蛇一起降妖佈道,拯救蒼生造福社稷;恩澤一方,使人間出現一片安寧!

來人類貪婪,為了爭奪大量的土地,財富而互相殘殺,使天帝大怒,立刻下令讓白矖 與騰蛇返回仙界,然後用洪水洗脫人類的惡念,白矖不願讓無辜百姓受牽連,決定與騰蛇一起留在人間,並在龍族之主蒼龍的幫助下一起治水。也因此惹怒了天帝,斷去天梯使其無法返回天庭。

白矖留戀人間,於是請旨永駐人間,化名仙樂,成為南越國大祭司。仙樂一直為人間驅除妖魔,拯救蒼生。南越王朝歷盡數代不衰,全仗白矖和藤蛇的全力輔佐。

而南越國是秦朝滅亡後,由南海郡尉趙佗於前2o3年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後建立,並且定都如今的廣州番禺。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藩”。

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前111年所滅。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的第一個郡縣制國家,它的建立保證了秦末亂世嶺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

來源於秦朝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使嶺南地區落後的政治、經濟現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南越國君主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並使漢文化和漢字得以傳入嶺南地區,改變了嶺南落後的文化狀況。南越國共傳五代王,共九十三年,開國君趙佗,人稱南越武帝。

而面前的這個船型懸棺上面則又是先秦的方術,這麼說來的話,桑林婆婆這一脈,很有可能便是從那南越國遷徙而來的嗎?

“跳巫舞——”巫虺文再次大喊到。話音剛落,巫虺文的手中便拿出了一個面具,並且戴在了臉上,手裡面還拿著一個牛角鈴鐺,伴隨著清脆的丁丁零零的聲音,他的步伐也在隨之邁步開來。

巫舞,是巫覡祭祀活動中的舞蹈。原始社會早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人類對宇宙間物質運動的規律、自然現象等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冥冥中好像有一種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於是,神鬼的概念產生了。巫覡則是被認為能與神鬼交往、代表它們說話、執行它們意志的人!

民間的巫術祭祀活動普遍採取歌舞音樂的形式,因此產生和傳承許多歌謠和神話傳說。巫舞在上古社會多與求雨有關,凡求雨必呼巫來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多有記載。專門有一種求雨的舞叫”舞雩”,”若國大旱率巫而舞雩。”這種舞也要手執牛尾。

求雨以後,如果天不降雨,就要把巫放在火裡燒,甲骨文有”烄”字,就是指焚巫。這種禱雨祭,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有遺留。

傳說始於伊耆氏時代的蜡祭,是一種在年終舉行的祈祝豐收、酬謝神只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有神農氏、后稷、農夫神、井神、貓虎神、堤神、河道神、百穀神等與農事相關的神靈。

蜡祭時,巫穿著黃衣黃冠唱祭歌,跳祭舞。舉行蜡祭的這一天,成為農民休息娛樂的日子。在楚國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覡扮演的,巫覡穿著綵衣翩翩起舞。祭壇上佈置著瓊花芳草、桂酒椒漿,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長劍,樂隊五音合奏,拊鼓安歌。

漢代初年巫風仍然很盛,漢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漢高祖曾令天下立靈星祠,祭祀靈星成為全國性祭祀活動。靈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時跳靈星舞。舞者為童男16人,舞蹈動作是教民種田的勞動過程:除草、耕種、耘田、驅雀、舂簸等。

漢代春旱求雨,祭共工,小兒舞8丈青龍。夏旱求雨,祭蚩尤,壯者舞7丈赤龍。秋旱求雨,祭少昊,鰥者舞9丈白龍。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龍。天澇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

至晉時有人看到越地兩個女巫章丹、陳珠的法事活動,不僅兩人都有美色,服飾豔麗,而且舞步輕盈,模仿靈鬼的音容笑貌,舞袖翩翻,技巧很高。南朝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也工於巫舞,常在宮中聚集眾女巫擊鼓歌舞,名為祀神,事實上已是娛人的工具了。

巫舞的作用主要是分為兩種:一種是請神靈,一種是驅鬼妖。驅鬼妖的舞,基本上保留著集體狩獵的那種武的形式;請神靈的舞,則編排出崇敬,禮貌等比較文的形式。這種區分使人類舞蹈的本質也產生了分化和變化。

人類的舞蹈從這裡開始,走向舞蹈藝術的展道路,而不再是單純的集體狩獵勞動。但是,就巫舞的作用和本質來說,巫舞和現代舞蹈藝術的概念是不同的,巫舞只是和自然的,無形的神靈通話的語言。

然而,若是說請神降幅來跳巫舞,這個我是相信的,但若是在葬禮上來跳這個東西的話,我總是覺得面前的情形有些不合時宜,貌似有些驢唇不對馬口的感覺。然而,這會是桑林婆婆寨子裡面的風俗嗎?

“這他媽算是哪門子葬禮啊?在葬禮上面跳這個?”崔明伏指了指正在前面舞的正歡實的巫虺文,“我他媽就看過在葬禮上面跳豔舞的,但是沒有看見過跳這種傻逼舞的!”

我和崔明麗瞪了他一眼雖然我們對這個巫虺文都沒有任何的好感,然而這畢竟是桑林婆婆的葬禮,死者為大,有些時候我們還是需要來注意一下我們的言行,會不會對死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蔑視。

“這不是在祭奠……”崔明麗壓低了聲音,“韓小天,我覺得這巫虺文貌似在請什麼東西,但絕對不是祭奠!”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