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總覺得你們說的雲裡霧裡的,一會兒是黃巢,一會兒是張獻忠的,那咱們怎麼辦?怎麼找到那三個失蹤的人,你們的意思是跟著這群陰間的大頭兵嗎?”崔明伏說著拿起符籙看了看。

“明麗,我當真想不明白,老崔頭兒幹嘛這麼疼你,就連這符籙都要給你最好的,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活符’,我他媽連摸都沒有摸過,這也太過分了。”崔明伏一臉頗為不甘心的樣子。

“那就要問你自己了,哥,也不是我說你,有些時候,你身邊的關係過於混亂,師父他老人家都不相信你了,你也需要多多做一下自我批評。”崔明麗說。

你別說剛剛若不是崔明麗給出的那幾張符籙,我看我們幾個直接都可以被那一隊陰間大頭兵直接給吃掉不吐骨頭了。

茅山術認為,陽氣是剋制一切自然力量的正道,例如硃砂、赤硝、雞候、螺綾子、童子眉等等,都是陽氣的良好載體,將這些載有陽氣的材料呈不同的圖案排列,便能起到不同的特定的作用,這便是所謂的“符”。

此外,不同材料的符,針對性與作用效果也不一樣,人血尤其是童子血畫出來的符,是力量最強的,稱為“血符”,雞血、狗血等動物血畫出來的符次之,稱為“牲符”,這些由動物血畫出的符,對付陰怨之氣最為有效,然後是由赤硝、硃砂或者螺綾子,它一種黃色雲石的粉末,效果次於硃砂,較少應用,但有些特殊場合就必須用到螺綾子,比如百姓白喪的度儀式,死者並非冤魂,就必須用到螺綾子畫出的符,稱為“掩符”,一般多應用於畜牲之虐。

而剛剛崔明麗給我們的符則叫做“活符”,是一種偽裝活人的符,畫此符必須用人的血液,尤其是童子血,冤死鬼必須殺人,才能平息怨氣,如此才能投胎,而被他殺的人自然也有怨氣,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茅山術的活符,就是一種用符模擬人的陽氣,讓鬼認為自己已經殺了人或有人陪自己一起死,這樣便可平息怨氣,以此可用來矇蔽降關。

那些個陰間大頭兵的身上怨氣尤重,自然需要這種符籙來鎮壓。除此之外還有凝瘴符,是專門凝聚怨孽之氣的符,將畜牲的怨孽之氣轉化為降墓的力量。

還有鎖心符,又稱“攔路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方向各置“鎖心符”一張,惡鬼或畜牲看見會轉彎走。

以及陰陽符,俗稱“兩界符”,畫符時先用匕剔槽,而後以硃砂撒進去,原理與雷池相似,但正好反著,惡鬼畜牲會把符內錯認為是白天,輕易不敢進入。

當然了,效果最好的自然還是童子眉,茅山術中,童子眉屬純陽,摻和和童子眉的火,茅山術中稱為“陽火”或“真火”,是“焚陰”的最好辦法。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崔明麗喃喃地說著,“黃巢何許人也,想他的部隊,簡直是虎狼之師,即使變成了鬼,也是陰煞之氣甚重。”

其實,不單單是這裡,在我國其他的地方,也都有黃巢大軍的傳說,甚至那些軍人死後,陰魂也隨之變成了陰兵。

據傳,黃巢帶領起義軍北上,攻打渾城,圍城三天攻不下來。黃巢秘密入城打探,為一個老人所救。老人並告訴了黃巢攻城的方法。黃巢很感動就說“老人家,你家有紅紙嗎?”老人說“現成的沒有,店鋪裡能買到的。”

黃巢說“你買幾張紅紙,扎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簷上。”黃巢走後,老人把訊息傳給鄰居,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全城窮百姓都知道了,家家買紅紙紮燈籠。黃巢回到大營,馬上召集將士商量,到了夏曆正月十五晚上,帶著五千精兵,摸過護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聲號炮,內外夾攻,很快攻破城門,起義軍進城了!

這時,窮人家門口都掛起了紅燈,全城燈火通明。凡是掛紅燈籠的大門,起義軍一律不入;不掛紅燈的,起義軍衝進去抓贓官老財,只一宿就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殺光了。

第二天,黃巢開倉分糧,還派人給那位老人送去二百兩銀子。自那以後,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

黃巢的義軍攻打中原地區,時值端午。當地官員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以牽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婦人帶著二小孩逃難,揹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己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後頭。

走不多遠,遇一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道“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言罷竟忽不見。

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於是回家依言而作,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

謀士小施一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援,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黃巢在惠州時候,還親自到潼湖的駐軍點兵排陣,至今潼湖還流傳著黃巢點燈閱兵的傳說,並有一個非常獨特的“黃巢點兵”奇觀可印證以前的潼湖,是一個典型的積水窪地,每年的龍舟雨後,潼湖水就會漲得滿滿的。就在大水初漲的頭幾天晚上,夜幕下的湖中央偏東的水面上就會6續出現耀眼的亮光,一盞,兩盞,無數盞,一排排、一串串地懸浮在波濤上,把幾里水面照得通明,接著就消失了。人們一直相信,那就是傳說中的黃巢點兵。

黃巢還到博羅的石灣視察部隊。當年,士兵為練習攀登城牆,堆起了很多高高的土墩。石灣現還有黃巢墩地名,據說那就是當年的遺存地。黃巢也曾移師公莊小住。公莊有天子嶺地名,甚至還在鎮東的獺子圩牛尾石下洞中,還留有一座黃巢的造像。在公莊,還有一座山叫天子嶂,相傳也與黃巢有關。

另外還有銅鈸山,他是上饒八大景區之一,是千里武夷山脈的起點。同時銅鈸山都被稱為“封禁山”,在唐朝末年到清末的近千年的時間中,這裡一直被封禁,百姓不得進入,所以銅鈸山也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生態風貌。

當年黃巢率領起義軍在進駐江西境內的時候,走到了銅鈸山這座森林茂盛的大山,這裡的地形複雜,山高險峻,林茂草深,而且有很好的隱蔽性,是歷代造反者們理想的藏身地。

於是,黃巢便選定銅鈸山作為軍需的“供應處”和“後勤醫院”,在戰場上受傷的傷員可以在這個清幽之地好好的修養身體,並很快的康復重新投入戰鬥中,所以說,銅鈸山對於黃巢的軍隊來說,可謂功不可沒。

“當然了,這些都是野史,並不是正史,正史對他的記載不是這樣的。”我深深地嘆了口氣。

但是從廣明元年十二月十二日,黃巢進入太清宮,並於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寶座,建國號“大齊”,建元為金統起,作為分界線,黃巢和他的起義軍就此變質了。他並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則官復原職。可見,大齊是由農民軍文武官員與唐朝官員混合而成的一個政權機構。

黃巢這時露出了他“我花開後百花殺”血腥的崢嶸面目。他的起義軍,則開始像強盜一樣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搶男霸女。或許他們本來就是明火執仗,肆意妄為的強盜。在黃巢的統治下,老百姓連基本的農耕作業都已無法進行下去,相當一部分地區出現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