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斷指再植

這個老爺子,頓時讓我打從心眼兒裡面,對他又多生出了一種敬畏之心。

想當年,諸葛孔明,未出茅廬便曉天下三分,而我看這為老爺子,雖然身在這荒郊野外,但是抬眼一看,便可知我身上的來龍去脈,也著實讓人心生佩服。

一種後悔還有自責的情緒,從我的胸中再次冉冉升起,如是說來,那位紅衣女鬼我當真是對她不住,在那種情況下,我只求把她早早送入輪迴,卻忽略了她心中那滿滿的怨氣,單驅鬼魅,卻未除怨氣,就像是通曉歧黃之術的醫者,單治淺表之症,而忽略病之根源啊。

“好了,把手伸出來……”老先生的手中端著一個烏黑的托盤,裡面放著消毒器具,還有一團白絨絨的絲線,這種絲線我卻從來沒有看到過,另外,還有兩根銀晃晃的針,他一把抓起了我的手腕,“忍著點兒,我這兒可沒有麻藥……”

酒精那刺鼻的味道,在我的鼻腔周遭繚繞,老先生一把把那瓶子的蓋子給拔開來,之後便把這一整瓶的酒精澆在了我斷裂的小拇指之上。

鑽心的蟄疼,讓我覺得,彷彿有一隻劇毒的蠍子,拿著自己的毒腺在死命地刺著我斷指的部位,上下牙齒緊扣,兩排牙齒相互摩擦,出了“吱吱咯咯”地聲音,因為用力,腮幫子都被我給咬的十分痠疼。

老先生放開了我的手腕,他轉身從那個烏黑的托盤裡面,抓起了那團白絨絨的絲線,他的手指修長,五指白皙,這一看就知道是醫生獨有的手指,映著燈光,我看得清楚,那絲線分明就是古代外科手術所使用的縫合線——桑皮線。

所謂桑皮線,即取桑樹之根皮,去其表層黃皮,留取潔白柔軟的長纖維層,經錘制加工,而製成之纖維細線。桑皮線不僅製作方法簡單,應用方便,且不易斷折,更有藥性和平,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的治療作用。

清創縫合術,是我國外科史上的重要明之一,廣泛應用於人體各部的開放性損傷,歷代醫家代有明。《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清理創傷的記載。

晉代創用鹽水清理傷口,外敷蛇銜膏後再進行手術。

《諸病源候論》則有記載“金瘡腸斷,兩頭見者,可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腸,便取雞血塗其際,勿令氣洩,即推而納之。但瘡痛者,當以生絲縷系,絕其血脈。”這是最早的斷腸縫合術。

以上各個醫學典籍,皆已經證明,當時已經能做早期的斷腸清創縫合術。這應是世界上最早的清創縫合的手術記錄。

隋唐時代,除了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清創縫合術外,對縫合傷口的材料亦有了改進和提高。最重要的明是使用這桑皮線縫合腸管和面板,並廣泛應用於臨床且取得了良好療效。

用桑皮線縫合傷口,除見於《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臺秘要》、《世醫得效方》等記述外,明代名醫于慎行在《谷山筆塵》中介紹一個較為詳細的案例

武則天長壽三年,有人密告皇嗣李旦即唐代睿宗“潛有異謀”。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奉命審理此案。來俊臣慣於羅織罪名、嚴刑逼供。他對李旦左右的人嚴刑拷打,逼他們供出皇嗣“謀反”的罪行。

太常工人安金藏寧死不屈,並向來俊臣說,如果不相信我所說的是實話,我寧可挖出心來證明皇嗣不反,立即拔出佩刀自剖胸膛,露出五臟,血流遍地。此舉使武則天猛然醒悟,遂命人將安金藏送入宮中治療。

醫者將其五臟復位,用桑皮線縫合傷口,敷上療傷藥物,患者經宿始蘇。武則天因此取消了對李旦的追究。

可見,這清創縫合的外科手術,在古代已然是十分完善了,但是……

我看著那團白絨絨的桑皮線,又看著自己那已然斷裂的小指切口,心中不免有些擔心這看似細軟的絲線能否縫合自己的傷口。

畢竟斷肢再植可不同於一般的清創縫合,也是一項比較精細的手術。

現代醫學的斷肢再植,是將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在光學顯微鏡的助視下,將斷離的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進行骨、神經、肌腱及面板的整復術,術後進行各方面的綜合治療,以恢復其一定功能的精細手術。斷指再植的能否成功關鍵在血管能否接通。

記得我在實習的時候也有觀摩過一例,當時那醫生的手法,可以說高明至極,那麼這位老先生,用古代的醫療器具來給現代的人看病,總讓我覺得有些不靠譜。

“怎麼,你對老朽的技術看來很不相信啊!”他雙眼圓睜地看著我。

我連忙搖頭說,哪裡哪裡,我覺得老先生一看就是妙手仁心之人,我這斷指在您的手中肯定可以枯木再逢春!

擦,我真的不是一個說謊話的高手,這句話從的嘴巴里面說出來的時候,的嗓子顫抖的厲害,就彷彿是朝著天空當中丟擲了一根鐵絲。

我何止是不相信啊,我是覺得不可能啦,斷指再植的手術,都是在顯微鏡下作的,哪裡像是在這裡啊,但靠一雙招子,怎麼可能。

老先生微微一笑,而後,便從那烏黑的托盤裡面取出了兩枚銀針,這兩枚銀針拿近之後,我才看得十分的清楚,這分明就是我上次來的時候,看到的放在了一處的古代“九針”當中的兩枚針,若論及這兩針的名號,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鋒針和鈹針。

《靈樞?官針》中提及“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餘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

在古代頗具盛名的回陽九針歌則曰“啞門勞宮三陰交,湧泉太溪中脘接,環跳三里合谷並,此是回陽九針穴。”

實際則是恰巧以九個腧穴,用代表針刺療法的“九針”名之,而顯其寶貴。

而他手中所拿的鋒針,亦稱三稜針。古代醫書有云鋒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這是一種體呈圓柱,針尖鋒利,三面有刃的針具。用於淺刺出血,治療熱病、癰腫及經絡痼痺等疾患。

另外一根針則是鈹針,亦稱鈹刀、劍針。《靈樞》曰“鈹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末為劍峰,以取大膿。其針形如寶劍,針尖如劍鋒,兩面有刃,長四寸,寬二分半。主治癰疽膿瘍,可以切開排膿放血。

經過古代的醫學典籍記載,最早用於外科手術的器械,是銳利的石片,它們或是自然形成,或是經人工磨製,用於取出各種異物,放血,切開膿腫及劃痕等手術。那是在遠古文明當中的人類,主要出於刀耕火種的生活所決定的。

但是,到青銅器時代,人們已開始使用金屬製造成的刀、鋸、銼和許多其它外科手術器械。

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被公認是較《黃帝內經》為早的醫學作品,裡面已提到用刀割治內痔的手術。而這九針之二——“鈹針”和“鋒針”,主要是用於外科手術。

這或許就是這兩枚針的形狀所決定的,鈹針針身像劍,兩面有刃,多用於切破膿腫排膿;鋒針針身圓潤,針尖呈三稜形,有鋒刃,多用於放血治療。據記載,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扁鵲,就曾為病人施行過手術。

而老先生便開始在我的小拇指上上下翻開,開始縫合,好在在開始之前,老先生給我的嘴巴里面塞了一塊厚厚的布襟,說他媽不疼都是扯淡的。我自是承認我沒有關老爺“刮骨療毒”的風采。

我的額頭之上,很快就滲出了一粒粒豆大的汗珠,雖然現在是數九寒天,但是過不了一會兒,額頭上面的汗珠就匯聚在了一起,往下流淌潺潺如同小溪,我的額也就在此時全部都溼透了。

我把臉轉過了一邊,不敢看老先生在我斷裂的小拇指上,不住地劈線運針,否則,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直接昏了過去,可是我必須要感謝的,就是我自己強大的適應能力,不到一會兒的功夫,我竟然可以適應了斷裂小指處的疼痛了,這讓我十分的意外,竟然都沒有那麼疼痛了。

崔明伏站在我的身邊,一把抱住了我的腦袋,“天兒,來,你若是真的難受,就靠在我的身上吧……”

我的脖子就在此時像是一個鬆弛下來的彈簧,軟軟地靠在了崔明伏的肚腹之上,只覺得自己額頭上面的汗幾乎都快把他的衣襟給浸溼了,也不曉得究竟是過了多久,就聽到了老先生的一句話嗎,“好了……”

老先生說出這句話裡面,隱匿著滿滿的疲憊的感覺,我微微地睜開了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右手小指,但是當我看清楚那小指頭現在的情形的時候,也不禁讓我歎為觀止……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