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懸棺祭祀

說完了這些,這魂魄周身又開始戰慄了起來,那模樣,貌似看到了比較可怕的東西一樣,我們疑惑地看著他,他卻不住地搖著頭,“哎呀,我說你們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你想想看,我們這群人都是幹嘛的,我們本就是一個個的毒物,但是卻沒有想到,有人竟然在我們面前把毒下到我們的身上,才把我們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嗨,你想想看,敢在我們黑苗寨子裡面動手腳的人……”

這魂魄說到這裡,便又嘆了口氣,“我叫桑林奎,按照輩分,我要叫桑林珠姐姐,她之前可算是我們黑苗寨子裡的風雲人物,長相漂亮,養蠱的手段也是頗為高明,深得老族長地喜歡,也是公認的‘大巫接班人’,怎奈何她的心氣兒高,並不是我們這一方小小的苗寨可以容得下的,但是我們著實也沒有想到寨子裡面會遭受這幾乎是滅頂之災……”

聽完這話,我倒吸了一口涼氣!黑苗蠱毒,是多麼牛掰的存在,這整個中國都會讓人“談虎色變”,但是卻沒有想到,這群人竟然會著了其他的人的道兒,並且中了這萬惡的痋術!但剛剛卻聽到桑林奎又說,是什麼苗王一脈?

“不好意思,桑林先生,你剛剛說什麼‘苗王一脈’,難不成是這群人給你們身上種下的痋術嗎?”在我腦子裡面剛剛有反應但是還沒有來得及說出的時候,崔明麗算是幫我說出了這句話,我甚至覺得崔明麗都能讀懂我的心了。

桑林奎萬念俱灰地搖了搖頭,“抱歉,我只是猜測,畢竟跟我們黑苗寨子裡面有宿仇的就是苗王一脈了。想當初,老苗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受人愛戴,一個讓人鄙視,但是往往讓人愛戴的人宅心仁厚,容易遭遇毒手,而讓人鄙視之人,才佔了可乘之機,奪取世襲之作,並且和滇南痋術師相互勾結,我黑苗族中對此大為不滿,便奮起反抗,將其驅逐,但此人走時誓,一定要血洗我黑苗古寨,嗨,這個故事我也不曉得是從哪朝哪代流傳下來的,可沒有想到,我們竟然真的中了這該死地痋術,一輩子玩毒蟲,但沒想到竟然栽在蟲子上……”

我和崔明麗對視了一眼,我忽然覺得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仍舊是疑點重重,即使那滇南痋術十分的可怕,可是苗疆的蠱術卻也不是吃素的,怎麼會毫無招架之力呢?想到這裡,我又把自己內心的疑惑表達了出來。

“哦,是這樣子的,那天我們正在進行一個大祭祀,在我們寨子的南山峭壁之上,有一個船型的懸棺,據說那懸棺裡面是我們黑苗寨子的守護神,而每年我們都要去祭祀守護神,在這一天,不僅要沐浴更衣,不得進食,那蠱蟲毒物更是不能攜帶,要跪在峭壁邊上誠心祈禱,到中午地時候,主持祭祀活動的大巫才會給我們端來一杯苗家酒,嗨,這可是我們寨子的大事情,我的奶奶告訴我,在她小時候,都是用童男童女來祭祀的,但是現在卻都換成了三牲酒禮!”他一口氣說完了這麼多,但是我卻猶如遭受雷劈,我的腦子裡面一直在迴盪著一個詞,“船型懸棺”,難不成,這就是在我夢中出現的“船型懸棺”嗎?

“韓小天……”看我久久沒有反應過來,崔明麗伸手捅了我一下。

“哦……”我吸了吸鼻子,而後轉頭看向了桑林奎,“剛剛你說什麼‘船型懸棺’?是不是?”我的心臟跳動的頻率又開始變得紊亂了。

桑林奎點了點頭,“是的,沒錯,就是船型懸棺,從祖上一直流傳,在那座棺材裡面,住著我們寨子的守護著,所以每年的時候便有祭祀。”

“那你知道你們祭祀的守護神究竟是哪位嗎?”我深吸了口氣,再次問,並且在我的腦海裡面,我也突然想起來那個在我的夢裡面出現的女聲,一次次的呼喊著我,並且一次次地告訴我,“韓小天,進來啊,進來啊……”

而現在看來,她是在讓我進到了棺材裡面,我忽然覺得我貌似懂了些什麼?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那棺材上面寫了三個字,說是苗文,但村子裡面的老人兒都不懂,之前有人拓下來過,但是找到很多苗寨詢問,都說不知道!”桑林奎老老實實地回答,“對了,你問這個做什麼?”

苗文是苗族人所使用的文字。傳說和苗族古歌裡都說苗族有文字,但是至今存世的只有在湖南城步現有些苗文碑,只是零零散散,已經無法作為系統的語言文字。

建國後,國家用拉丁字母為苗族制定了四套拼音文字,加上國外苗族的國際苗文,現在一共有五套拼音苗文通行。關於苗文失傳,貴州、湖南各有說法。貴州說法。苗族先民向西南突圍時,族老忘記將苗書帶上,叫大兒媳回去取,大兒媳取書時聽到有嬰兒啼哭,跑去抱出嬰兒而忘記拿書,苗文因此失傳。湖南湘西呂洞山說法。

苗族先民向西南突圍時本身沒帶什麼東西,以及有文化的老年人跑得慢被殺,加之路上幾經包圍幾經突圍,特別是洞庭湖之戰,苗書遺失殆盡;到新居住地後又忙於打仗、忙於開荒,而無暇學文解字,苗文失傳。老苗文失傳後,古代的苗族人又在各地創造了其他的老苗文。

老苗文系苗族先民所創造的一系列苗文。其形式多半為方塊字,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老苗文未能統一,大多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苗族民間認為,蚩尤是古苗文的創造者。各地的苗族幾乎都有苗族古代有文字的傳說,這些文字寫在羊皮或樹皮上,傳說中大都認為,由於戰爭與遷徙頻繁,苗族古文字才不幸失傳,如今各地苗族刺繡圖案中的幾何花紋,就是古代苗文的零星殘存。

湘西苗族創造的3種方塊苗文,“板塘苗文”、“老寨苗文”和“古丈苗文”。方塊苗文是漢字文化圈內的借源文字,在結構和造字法土基本一致,造字法主要有形聲和會意,雙音符的不多,象形成份機少,大量地借用漢字標音。方塊苗文用來記錄和創作苗歌,留下了十幾萬字的苗歌文稿,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民族歷史、民族風俗和民族文學的寶貴文字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湘西苗族學者石啟貴運用阿拉伯字母,以乾城苗語語音為基礎,創制了苗族拼音文字,以後又在此基礎上,簡化為”記苗文”。同時期,貴州松桃苗族教師龍紹華曾運用國際音標編寫東部方言的苗文課本稱”紅苗語課本”,對學生講授。

貴州省雷山縣雷公山東北方向雷公坪,有石碑上稱“天書碑”,碑上刻有疑是苗文的神秘文字。據說,該碑前築臺三層,用青石砌成,高2米,寬1.5米,已損毀。縣誌有其文字拓片圖,共28個字,其中有4個字殘損。

據專家考證,碑書筆力古樸、遒勁,用筆操刀遺留漢魏風骨,與漢字有著親緣關係,又與日文相近。至於是什麼內容、寫於何時以及是何人所寫則無從考證。

在湖南省一個村子裡,有3塊寫滿“天書”的石頭,它們有的在開闊的田坎上聳立,有的被泥沙和灌木掩埋,有的因遭風雨侵蝕而斷裂橫臥於草叢中……

這些石頭上所刻的“天書”似畫非畫,似篆非篆,難以辨識。正因它們藏身在海拔較高、交通極其偏僻的南山山腰,故得以儲存至今。

而最後經過了多方考究,確認石刻上的文字就是失傳了兩個半世紀的城步古苗文。

文獻資料記載,古代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在歷經數千年的5次大遷徙後,現只保留了苗族語言,而丟失了苗文字。城步苗族則很好地傳承了苗族語言和文字,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城步苗文仍在廣泛使用。

據清代《寶慶府志》、《城步縣誌》和《清代前期苗民起義檔案史料》等文獻記載,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七月,城步爆了以苗族頭領粟賢宇、楊清保領導的大起義。這次起義長達3年之久,聲勢浩大,但終因寡不敵眾於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二月失敗,粟賢宇、楊清保被捕並在北京遇害。

在這次苗民起義中,苗軍運用苗文印製了大量的文告、手札、書信、印信和圖章,這些苗文字“形似蝌蚪,似篆非篆,毫無句讀可尋”,只有苗軍能識。起義被剿滅後,乾隆皇帝特意下旨“從前捏造的篆文,即行銷燬,永禁學習。”於是,清朝官兵對苗族居民挨家挨戶進行搜抄、清查、銷燬,永遠嚴禁城步苗民學習和使用苗文,從而導致城步苗文在湘桂黔邊境消失,至今未有傳承。

“那麼,那三個字是不是你們的古苗文呢?那古苗文對你們來說,不是很晦澀嗎?還有那張拓片您還知道在哪裡嗎?”我連珠炮似得問?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