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碧霄三清,十八冥丁

我知道了,胡老仙翁現在上了我的身,所以我們自然是到了心意相通的地步。我現在心裡面所想的是什麼,估計這老犢子肯定知道的清清楚楚。

那麼,即將要落下的這一記天雷,定然是再厲害不過了。

經他這麼一吼,就連修蛇都忍不住往後騰挪了很遠,看來,這傢伙定然也是極為害怕天雷,雷默庵的名號,是響噹噹的,絕逼厲害。

可是過了幾分鐘之後,卻是不見那雷落下,這不由得讓我們和修蛇面面相覷。

“我擦,這幾個意思……”我的心裡面極為疑惑,但就在此時,我卻照著自己的臉上沒有由來地打了兩個耳光,並且內心裡面貌似有個聲音在說著,“小子,不允許你質疑我的能耐,老朽我先走一步……”

此時,我忽然覺得自己身子剛剛的狀態簡直就是“會挽雕弓如滿月”,但現在著實就是一根剛剛煮熟的麵條,讓我幾乎全部都癱軟在了地上。

“這老匹夫啊——”我倒地大罵著,“他跑了,跑了……”

就在此時,修蛇卻張大了嘴巴,狀若颶風似得朝著我這邊猛烈地衝了過來,瞧這架勢,大有把我們嚼碎了吞嚥到肚子裡面的氣勢。

可就在它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卻猛地靜止在當下,可以看得出來,它很想衝過來,但就在此時,貌似在它的面前有一道透明的牆,把它死死地擋在了外面,卻是怎麼也衝不過來。

“還好,你們請的內什麼老黑傢伙,貌似給我們留了一道結界!”鬼修面露喜色,“所以剛剛他大喊雷默庵地名號,估計是想把這畜生給嚇退了去,而後便可以潛心佈置結界,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這結界估計堅持不了太多的時間,所以我們還是要趕緊處理掉這個畜生。”

可就在我們的目光朝著前方看的時候,卻不由得大吃一驚,因為在我的四周,卻散落著十八塊的木塊,鬼修眯起了眼睛。

“這是鎮壇木啊——”鬼修驚叫了一聲,“老東西,真是幫忙……”

鎮壇木,又名“震壇木”、“奉旨”、“淨板”等。為略呈長方體之木塊。頂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塗成紅色。正面刻有“萬神鹹聽”四字,兩端刻有乾坤、坎離四卦。在道場進行中,鎮壇木被置於桌上,由高功配合科儀使用。道士專行法術時,也用來拍擊桌面,威嚇惡鬼邪魔。

鎮壇木是道教的一種法器,通常在道士在法壇上舉行科儀齋醮時陳列、使用。有些做成頂面稍隆起的形式;底面平坦,以漆塗成硃紅色。通常,其頂面刻有“萬神鹹聽”四個字,兩端刻有乾坤、坎離四卦;也有些頂面刻有符籙,意義類似。

鎮壇木的選料極為講究,以結實耐用為本,多為質地堅硬,紋理細膩的高檔紅木,如檀木、酸枝、黃花梨、雞翅木、黃楊木等,敲擊桌案時聲音響亮。但北方也有用桑、棗、黑槐木製作鎮壇木的。

在舉行道教法事時,鎮壇木通常由高功法師使用,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起鎮壇木,猛然擊在法壇上出啪的一聲巨響。其意義有點類似於中國古代官衙中的“驚堂木”,都是起到震懾犯人的作用。

按照道教儀軌,法壇上通常至少應陳列寶劍、令旗、令箭、令牌、天蓮尺、鎮壇木這六大基本的法器。在正一派道士舉行授籙儀式時,在授予籙生,即新晉的道士。法名、神職,並頒職牒、符籙的同時,也會給新晉道士這幾件法器。

舉行法事時,道士高舉起鎮壇木一亮,等於是向守候在法壇下的天兵天將、日值功曹等神靈們昭示自己的權威,說明自己已經獲得了“昊天上帝”的授權,如今是奉天帝的諭旨在進行降妖除魔的法事,天兵天將們要努力協助自己,所以才又稱為“奉旨”。

“小姑娘,現在一共有十八塊,肯定是讓我們擺陣用,我對這個不太清楚,一切就是要靠你們,在畜生快要突破結界的時候,你一定要搞定。”鬼修說著,嘴巴里面又吐出了一口血。

崔明麗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走到我身邊坐下。

“十八冥丁陣法,乃是茅山禁術,但是剛剛明明點燃了鬼族的殄文,怎麼還是招不來半個靈體呢?”崔明麗喃喃地說著。

茅山術,中國傳說中神秘道術,據說用紙符施咒之後能夠驅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茅山術初時又稱“玉女喜神術”,茅山術展至今,已頗為成熟,有其自己的教義。

茅山術演變至今,已許多部分融合為一體,不似初時主要以道派道術為主。茅山術主要將民間中原地區以及苗區流傳的黑,白巫術一併納為己用。修習此派法術者,多以符,咒以及一些佛教密宗法器,借靈異靈力助己行事。

“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洞明喧擾光,帝心大神通。十通由斯生,妙行由此興。初曰通炁,次曰通神,終曰通靈。萬通成真,道備登宸。夫線人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未來舍,而況人乎?此神通之力,由禪定而。小乘諸仙,但得五通,即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也。大乘諸仙,於此五通外,兼得漏盡通,共為六通。若大乘大覺天仙,則得十通……”崔明麗吞了吞口水,但是它的氣息卻是越來越平穩。

“師傅說過,若是讓自己不知所措的時候,那就回到原點……”她輕聲細語。

“三茅真君!”她輕啟朱唇,旋即慢慢地閉上眼睛。

三茅真君又稱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創教祖師。宣和 元年六月,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為“致虛觀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對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張道陵、6修靜、陶弘景、翊聖、真武、 關羽或賜“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在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的句容市,稱南茅山;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說「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這就是說,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漢代,陝西咸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遂尋山修道。

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廕庇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採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

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真人救治,病癒者數百人。

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茅氏三真得道後,來句容之句曲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後名茅山。齊梁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即稱大茅君茅盈為“司命東嶽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

稱中茅君為“句曲山真人定祿右禁師茅君”也就是右禁郎定祿真君中茅君,列太清左位和第六中位;稱三茅君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第六左位。宋太宗和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屢有加封。

茅盈被封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沖虛聖佑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中茅地仙上真定祿右禁至道衝靜德佑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衝慧神佑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祿為名,亦以司命、定祿為職。據《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稱,大茅君茅盈治宮在赤城玉洞之府,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極,總括東嶽,司命司祿。

中茅君和三茅君僅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統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總括岱宗,領生記生,位為地仙九宮之英,勸教童蒙,教訓女官,授諸妙靈,蒞治百鬼,鎮陰宮之門。

“碧霄三清,朗朗乾坤,三茅護靈,十八冥丁——”崔明麗的話音剛落,便把手中的一塊鎮壇木拋到了半空當中,與此同時,一陣陰風襲來,將我和鬼修給凍得嘚嘚瑟瑟,就連崔明伏也睜開眼睛,上牙和下齒不住地磕扣著。

“恩,回到原點……”崔明麗淡淡地閉上眼睛……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