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陰兵虎符

聽到了這句話,鬼修倒是側目看了我一眼,雙眼當中飽含著滿滿的防備。

“你看你……”我輕聲嗟嘆,“咱們兄弟出生入死,不要拿這種眼神來看我。”

鬼修輕輕地哼了一聲,只是淡淡地吐出了一句話,“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整這些有的沒的,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輕輕地吞了口口水,“你看啊,現在這本禁術,本就是孤本,但若是你自己參悟難免有些困難,何不讓我們明麗也參悟一下,這樣子……”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腦門兒上面便捱了一記拳頭,等我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看到了鬼修對著我睥睨而視,“你這小子,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能有這麼小氣嗎?過命的交情,怎能連本書都不捨得借給你呢?”

鬼修說完,便猛地把手中的書朝著我丟了過來。我接了過來,交給了崔明麗,自然對他是千恩萬謝。

“可別了!”鬼修一邊說著,一邊猛地搖了搖頭,“一本書而已,不值得。”

而此時,五通卻微微地蹙了眉頭,“這本書,也就僅限於你們三人知道,其餘之人也暫時不要知道,就連在地上昏倒的那個小子,也不要讓他知道,你們懂了嗎?”聽到了這句話,我們幾個紛紛地點著頭。

“敢問前輩,您所說的浩劫,究竟是指什麼?而且究竟有多大呢?”崔明麗深吸了口氣,忍不住問到。五通嘆了口氣,“所謂浩劫,是五行三界之劫難,波及的範圍卻也不是我可以預料到的,並且天機不可洩露,窺探天機者,下場會十分悽慘,但是你們卻要做好最壞地打算,生靈塗炭,天崩地裂,很有可能所有的生靈都會灰飛煙滅!”

聽到了這裡,我們三個頓時都覺得自己背部生寒,著實沒有想到接下來我們要遇見的竟然是如此可悲的事情。然而天道不可逆,既然要讓我們來面對這些事情,那除了迎難而上,也沒有其他的方法了,我們所要做的便就是等到天災降下的那一天,拼盡全力,來護五行三界之人周全,然而,我們能做到嗎?

“對了,我還有一物要贈予你們……”五通神說著從身上又取出了一個老虎形狀的鐵牌,我楞了一下,但見那鐵牌卻是微微地閃著亮光,在這黑夜當中,尤為明亮,但著實不曉得這鐵牌究竟是作何用的。

“這是虎符!”五通神義正言辭地說著,“韓小天,我現在把它交給你。”

“什麼?”我的心一抖,這竟然是虎符,這他媽可是極為了不得的東西。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儲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 姜子牙明的。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總是處於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常將這種兵符鑄刻成虎的形狀,因此它也被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大多用的是青銅,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內部中空,然後被一剖為二,右半由中央儲存,左半則給統兵將領或地方長官。虎符的剖面有齒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書在兩邊,內容相同。也有將文字對剖的。這些文字大多是錯金書,即便歷經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輝。

虎符在調動軍隊的時候便有了大用場。中央調兵時,會派遣使臣帶著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驗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又將其改為魚符或兔符,甚至龜符。到了後世它逐漸演變成令牌等物,於是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

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o萬軍隊救援趙國,但晉鄙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

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而在三國鼎立時期,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而現存世間最早的虎符,便叫做杜虎符。杜虎符長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o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

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o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而還有一件陽陵虎符,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給陽陵駐守將領的虎符,出土于山東棗莊,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因為虎符是兵之物,貴在謹慎嚴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於藏匿,不易被人現。

漢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變化。秦代虎符銘文,銘於符左右兩側,兩側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讀。漢代虎符則不同,銘文刻於虎脊之上,騎於中縫,只有合符之後,方可通讀。此虎符長5.8厘米,錯銀、篆書,脊文8字“與齊郡太守為虎符。”魏晉南北朝時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將虎符改為魚符,宋代以後皆用牌!

“這是?”我有些不明所以地看著手中的虎符,一時間沒有搞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畢竟,這東西可以關乎著調兵遣將的事情,並且五通現在把它交到了我的手裡面,究竟是幾個意思呢?

“你不要恐慌!”五通神搖了搖頭,“我既然把它給了你,那就自然有給你的道理,韓小天,你大概忘記了,你是什麼人的後代了嗎?”

我深吸了口氣,仔細地品味著五通神的這句話,“什麼人的後代,我究竟是什麼人的後代?我是6判官的後代。”

長的凶神惡煞、陰險狡詐,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決大部分是判處人的輪迴生死,對壞人進行懲罰,對好人進行獎勵。

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閻羅王殿裡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

其中魏徵,善賞司。他執掌善薄,身著綠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據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獎賞。

鍾馗罰惡司,他身著紫袍,怒目圓睜。雙唇緊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凡來報到的鬼魂,先經孽鏡臺前映照,顯明善惡、區分好壞。生前作惡的壞鬼全部由他處置,他根據閻羅王的“四不四無”原則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輕罪輕罰,重罪重罰,再交陰差送到罰惡刑臺上,送往十八層地獄,直到刑滿,再交輪迴殿,拉去變牛變馬,變蟲變狗等等,重返陽世。

6判,司查察,雙目如電,剛直不阿,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其職責是讓善者得到善報,好事得到弘揚,使惡者受到應得的懲處,併為冤者平反昭雪。

崔鈺,陰律司,是馳名陰曹地府的頭號人物,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專門執行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的任務。此公姓崔名珏,在唐太宗李世民駕下為臣,官拜茲州縣令,後升至禮部侍郎,與丞相魏徵過從甚密結為至交。

生前為官清正,死後當了閻羅王最親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賞善罰惡,管人生死,權冠古今,你們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筆,只需一勾一點,誰該死誰該活便只在須臾之間。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間人。唐貞觀七年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摘人鬼,勝似神明。”民間有許多崔珏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

聽他說到這裡,我更加疑惑了,“那即便是這樣,為什麼單單留給我呢?”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