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瘋門古村

“你別這麼說她,小天,真的……”崔明麗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起頭,卻正好迎上了她那柔和的目光,在這目光當中,還帶著一種濃濃的哀愁之色。

“喂,妹妹,你是不是聖母心氾濫了,也幸虧是那畜生沒有撓到你臉頰上面,否則的話你這臉也就崩打算再要了,不是嗎?”崔明伏倒是無比的激動。

崔明麗卻站起來默默地把房子裡面狼藉的地面給收拾了一下,王哥和王嫂倒是聽到了動靜,聰明如王哥,一看就知道家裡面出了什麼問題,便轉身給我們端回來了三份餃子,“來,吃吧剛剛做出來的,還是三鮮餡兒的。”

“你真的不生氣……”在崔明麗要把筷子遞到我手裡面的時候,我一邊接過筷子一邊問她,崔明麗深吸了口氣,“她蠻可憐的不是嗎?並且我總是覺得小魚兒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肯定不是她自己所希望的,而是一些其他的深層原因。”

崔明麗說完,便低下頭來繼續吃飯,她的側臉十分的白皙,只是一個創可貼粘在上面當真是有些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看著崔明麗的那張臉,若不是崔明伏在,我肯定會用力地親上去。

剛剛吃晚飯,就聽到“叮咚”一聲,傳真機那邊便傳來了許多資料。

“喂,你們先看看吧,少了什麼的話,我再給你們傳送過去……”崔明素的聲音在電話裡面再次想起。

原來,這個地界兒名叫“瘋門村”。

“好奇怪的名字……”我拿著一些照片,單單看著照片上面的景緻就讓人覺得脊背上面無限寒涼。

只見在這村子裡面許多的建築陰森而立,上百間明清年代建築風格的房屋坐落於深山老林之中,村內有一高宅大院,客廳內有把清代的太師椅,更為神秘的是,凡是坐過的人都會生詭異事件。

據傳,當地天藍如洗,山巒疊嶂,逍遙河水庫碧波盪漾,建於神秘古怪的瘋門村山下,順山谷由下而上,一路山石疊嶂,兩側紅葉隨處可見,泉水不斷。相傳此地歷史悠久,古戰場、古羊腸阪道,焦贊、孟良兩員猛將曾經屯兵於此,封門村以不斷傳出靈異事件而著名。

從三塊“瘋門村”相關廟宇維修碑文記載上了解到,現有碑文最早記錄的是嘉慶五年,即公元18oo年。其中,記錄比較詳細的是同治十二年的碑文

辭海釋義為瘋門其實最早便是風門之意,漢語字典釋義為,針灸穴位,手足太陽之會;冬天在房門外面加設的擋風的門,也叫風門子;樂器的吹法。

古建築門的一種。即在居住建築的外門做出雙層門,靠外的一層門即稱風門。風門既可做在單扇房門外邊,也可做在隔扇門外邊。高寬尺寸隨槅扇的邊框尺寸而定。風門一般朝外開,常與簾架配合使用,用以遮蔽風塵。

從地理位置來看古代把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稱為風門。也稱為玄關、風門坳等名稱。

從陰陽學說來看古人認為,東南9o度的整個方位是最吉祥的區域,這一區域稱為“風門”。清代蔣大鴻著錄《陽宅天元五歌》經雲更有風門通八氣,牆空屋闕皆難避,若遇祥風福頓增,若遇殺風殃立生。風門,指宅外四面八方,空缺而有風來之處,曰門者,非真有其門,如牆空屋闕處,有風來者即是,此指近宅之客屋而言,非本身之主屋也。

但是不曉得為什麼後世把“風門”寫成了“瘋門”這個就不曉得了。

根據以上諸多釋義內容,結合科學的考古測量,“風門村”地理位置和佈局來看,基本上確定,“風門村”是以地理險要、風水八卦來定名。

在對“風門村”考察期間,讓考察隊比較意外和驚喜的是,“風門村”的三座廟宇中的一座竟然敬奉的是一對身著官裝的男女石雕像,雕像男左女右,顯現威嚴端莊的坐立形態。其左邊為一怒目圓睜的武將,右邊中間端立的是一位文官,文官左為一夜叉,右為一侍女。從其著裝上推測,應屬於宋、明年代服飾。

考察隊隨後又翻閱查證宋、明兩代服飾特點。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

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繡,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

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顯得高貴。

明代士人服飾 明代圓領大袖衫為儒士所穿的服飾,與其他官吏一樣,都有詳細的制度。如“生員 衫,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條軟巾垂帶。凡舉人監者,不變所服。”這是從江蘇揚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飾。在當時被稱為“直裰”,或稱“直身”,《儒林外史》裡計程車人,就多穿這種服裝。

明代官吏朝服與公服戴烏紗幞頭、穿織金蟒袍的官吏。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

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因“風門村”雕像歷史久遠,加之保護的不太完善,侵蝕的較為嚴重,無法判斷人物的身份。同時只能隱約看出正座男士胸前應有文案,並從其服裝和官帽上判斷其身份應該為一官員。

但是,為什麼“風門村”居民不敬奉神仙卻敬奉一對官員夫妻?據資料介紹,類似這樣的事情,應該是宗廟祭祀才有的形式。而且“風門村”曾經是一位官員隱居的地方。雖已經無法繼續去考證這些事實,但從種種跡象表明,“風門村”的確有一段曾經不平凡的故事,從下面將要介紹的內容來看,建立這個村莊的應該是一位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文化修養的人。

風門村四面環山,依山而建,村中房屋建設錯落有致,村莊前面是一條河流,村莊居河流右岸建立。封門村全村除部分倒塌除外,全村有39棟建築,約有2oo多間房屋。歷盡艱辛遠遠目睹到風門村面貌的第一印象是一種震撼。雖然已經是深冬,但仍能感覺到其秀美。尤其是村頭成長著一棵五百年以上年輪的樹木,樹木根部一部分深入地面,一部分裸露在外面,能夠清晰的看到根部包裹著石頭,就象一個將軍獨自孤寂的守望著村莊一般。

村中房屋除其中一棟外,此房屋一層中間放置一坐椅,其中生怪異現象的就是此處,幾乎全部是東西走向,絕大多數房屋都是三層樓,都是木石結構,樓頂全部是灰色小瓦。房屋建造幾乎密集到兩平方米一棟,都集中到方圓一公里的地方。而且,幾乎都是巧妙的依靠地形與人工打造的地基而營建;似乎,寧可付出幾倍辛苦建立地基,也都不想脫離集體而尋找附近平坦的地方建造房屋。

村莊裡有一個可容一成年人雙膝著地爬行的排水道,蜿蜒百米佈局在房屋下面。從其不難看出,村中房屋似乎是有規劃的建設而成。在村莊中部唯有一座四層樓的建築,其房屋三面都建有樓房,而且,也都很藝術的用樓橋式建築連線在一起,形成房房相通的構造。

“師姐,你確定你們這資料沒問題嗎?還有這麼多的照片?”崔明麗質疑。

電話的那邊,卻傳來了崔明麗不耐煩的聲音,“開玩笑,我是誰,找出來的資料怎麼會有問題呢?”

我們深深地吸了口氣,著實沒有想到,那地界兒在之前竟然是一個村莊。

“但是一些人去過,卻說那裡是荒山野廟啊……”我把電話從崔明麗的手中接了過來。

“是這樣子的……”崔明素吸了口氣,看來還是在抽菸,“這個事情算是絕密了,在幾十年前,村子裡面生過一次低陷,原本的村莊什麼的,都沉到了底下,所以那裡也就成了一個類似於荒山野廟的地方,對了我還沒問你,你們為什麼打聽這個地方呢?”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