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鐵索橋(2 / 3)

小說:頑賊小說好看嗎 作者:奪鹿侯

兩人在山上巡視一番,確定蓋曲河另一邊的山谷沒有異狀,依然飄起炊煙,這才走過艱難山路,回到半山腰的簡陋帳篷。

他們是白利軍在山頭的崗哨,自從兩軍隔蓋曲對峙,每個山口都有像他們這樣的人,遇事搖旗,隔幾日就有人上山送來糧食。

早在他們從後方向前線轉移,就聽說有一支代本軍跨過蓋曲,在丹巴莊園附近全軍覆沒。

白利王很不高興,在瑪爾康了大脾氣,斥責貴族什麼事都幹不好。

隨後勒令全軍各代本不準進兵,固守防線,把戰爭拖進第一場雪。

但最近幾天,駐守在高山上的老其加不知道生了什麼,後方軍事調動愈加頻繁,上山送糧食的人也來得更勤。

就好像代本信不過他們一樣,每天都派人上山詢問對面還有沒有炊煙。

老其加問了許多次,終於在今天得到山下士兵的回應,他們說來自後方的訊息說,漢軍向東北進軍跨過瑪曲進了林蔥領地,正在沿金沙江向東南進軍,似乎要直接襲擊白利腹地。

前線將領都不知道該不該回援,擺兵在前線的十二個代本,原想商議回援還是留守,但在七個代本打算回援之後,剩下五個代本為避免被圍殲,只能選擇後撤。

直到此時,駐守高山長達一月的老其加知道,這段日子他看見的炊煙,都是丹巴領地那些自由奴隸燒起來的,漢軍與蒙古軍隊早已離開這裡。

他的代本是決意留守的將領,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撤了。

因為蒙古軍隊向昌都集結,由於領擺言臺吉信黃教,與強巴林寺的和尚達成保證僧人安全的協議,導致蒙古軍隊兵不血刃佔領兩河交匯的昌都,直接威脅白利軍左後糧道。

而在另一邊的劉承宗,則遇見了個意料之中的難題,金沙江。

白利軍佔據各處山口,防守嚴密且熟悉路況,讓獅子軍難以進行正面機動,想要側翼突進就只有一個選擇,進入金沙江東岸,未參與戰爭的林蔥領地。

林蔥領地對內的名字是林國,建立者是格薩爾王,這片領地曾在兩宋期間作為康區最強大的土酋。

在元代成為土司,明初向陝西員外郎許允德繳納元朝廷所賜印信,歸附明朝。

德格土司的祖先就曾是林蔥家族的武將,因為女兒生得美麗,嫁給國王,要求的聘禮是一天犁出的土地,結果德格家族的大聰明牽牛狂奔,犁尖兒一天劃了六十里土地。

就有了如今的德格土司。

劉承宗拄著腰刀,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神色不善地眺望金沙江,寬闊江面橫有一條鐵索橋。

金沙江上有許多鐵索橋,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王和尚老師的老師,更慶寺的建立者,唐東嘉波修築的。

因為現百姓渡河艱難,許多人被湍急江水奪去生命,既無權勢也無財富的和尚唐東嘉波四處向貴族募捐,一生用這些錢財在康區修築了六十座木橋和五十座鐵索橋,如同聖人一般。

但此時此刻,這座橋的擁有者卻在為難王和尚。

在這條鐵索橋對岸,是林蔥土司集結的軍隊、哨卡與據守橋口的堡寨。

劉承宗在兩河之間作戰,除了渡過金沙江沒有其他選擇,因此早在定下戰略之後,就派人與林蔥土司接觸,尋求借道。

這個林蔥王,在劉承宗率軍南下時,曾派遣麾下頭人給他進過貢。

所以在劉承宗的意識裡,讓林蔥為他兵打仗對抗白利比較難,只是借道應該問題不大。

雙方商議得還算愉快,林蔥土司要求劉承宗給予其領地的官職印信,就可以借道。

甚至在劉承宗的軍隊行軍過程中,還派遣王和尚攜帶禮物去拜會林蔥王。

萬萬沒想到,等戴道子的先遣塘騎抵達河岸,對岸卻變卦了。

林蔥王在那邊集結好軍隊,還運了堆積如山的木頭石料,打算修築堡寨。

如今大軍已至,全卻被一條江水阻住,全停在南岸河谷的貴族莊園附近,這邊的貴族是尕馬的頭人,比對岸的林蔥王懂事多了。

劉承宗站在高山上望向對岸,林蔥王也站在對岸的山上,隔金沙江眺望獅子軍。

他變卦的原因非常簡單,簡單到有點好笑:劉承宗已經不是他知道那個劉承宗了。

起初林蔥王不知道劉承宗是幹嘛的,在其南下的過程中兵馬雄壯,就派遣頭人前去進貢,以求相安無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