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滅蝗(2 / 2)

小說:頑賊小說好看嗎 作者:奪鹿侯

承運的滅蝗思想很簡單,就是不能讓蝗蟲飛過東關鎮,東關鎮的田地可以放棄,因為這邊的地種紅薯,把地都種壞了,如今種的都是養地的豆子,早在他們還在黑龍王廟山生活的時候,二叔就總說,種糜子不能防蝗、種豆子不能防旱。

蝗蟲不吃豆子。

而不讓蝗蟲飛過東關鎮,很簡單,兩山之間,兩道壕溝之間——放火。

他這邊剛把火生起來,各鄉保還往前運木料呢,在蘭州飽食一頓的蝗蟲就飛過來了,直接把他在二道壕溝之間升起的火牆撞滅了三次,火勢才終於穩定下來。

劉承宗並不擔心河湟,那裡有父親、老師還有承運,反倒是隻有軍隊的臨桃府,在面對蝗災侵襲時毫無抵抗之力。

不過武攀龍和宋守真帶來的鄉官隊伍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

“兩天了,還有十九天。”

承運殿的正堂上,劉承宗把自己徹夜未眠編寫的治蝗冊交由四十名鄉官傳閱,人們邊看邊聽他講解:“蝗蟲在哪兒吃糧,就在那產卵,兩隻蝗蟲能在地下三寸產五十顆蟲卵。”

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人們都知道蝗蟲生得快、死得也快,但沒人知道蝗蟲究竟能生多少,也不知道準確的時間。

此時飛入蘭州境內的蝗蟲何止數十萬,只需要二十一日,蝗蟲數目就能以十倍的度膨脹,唯一能限制它們數量的東西就是糧食,只要沒吃的,蝗蟲就只能自相為食,直至進入冬季死個乾淨。

“所以你們要做三件事,第一是捕蝗,第二是收蝗,第三是滅卵。”

說著,劉承宗展開輿圖,身上在臨桃府的地形圖上劃過,道:“宋守真在蘭州,武攀龍帶四十名鄉官到地方去,組織百姓建立捕蝗隊,二十人一小隊、四百人一大隊。”

“每小隊分左右翼,左翼兩人持鍬,掘一丈長、四尺深的土溝,浮土堆在對面;四人在溝後,兩人在溝旁,用長帚把蝗蟲掃入溝內,填滿了就埋,埋實壓死;另外兩人用長柄皮掌,把掃不進去的蝗蟲拍死。”

“右翼十人組織婦女兒童捕蝗,捉到的活蝗蟲,拔了翅膀,用小鹽水泡死,使其吐出黑水,放在太陽下曬乾,可以留以自用,也可可賣給官府;捕到的死蝗蟲,直接賣給官府,換糧、鹽、錢皆可。”

劉承宗說罷,抬手向西一指,道:“鹽很快就運過來。”

臨桃府的百姓不缺別的,劉獅子認為百姓大機率會拿捕到的蝗蟲換鹽,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優勢,元帥府有用不完的鹽,整個青海目前已現六十多處鹽湖,真正被利用起來的只有兩處,就已能滿足元帥府日用。

實際上以茶卡鹽湖為例,如果他在青海湖的鹽船隊每天跑一趟,茶卡鹽湖的儲量足夠讓一箇中原帝國從生用到死,但實際上他在青海湖的鹽船每月只跑一趟,而且不是整個船隊,只需要幾條船走一趟,運過來的鹽就已經足夠供應整個元帥府的各類消耗了。

而茶卡鹽湖,並不是元帥府擁有最大的鹽湖,它跟在格爾木的那些大鹽湖相比可太小了——它只是離河湟最近。

“所有大隊,夜晚在田間生起篝火,引蝗蟲來撲,將之燒死——宋守真。”

劉承宗轉頭看向宋守真,道:“你在蘭州也有事做,向軍戶家中借烤箱,在城外臨時劃一片地,各地百姓賣給官府的死蝗蟲,由你來進行烘烤,然後用黃河上的船磨打碎磨粉。”

蝗蟲能吃,但分怎麼吃。

如果是被活捉的蝗蟲,只要被捉住就會把肚子裡的黑水吐出來,用鹽水泡死,吐得更乾淨,這樣的蝗蟲只需要用太陽曬乾,想怎麼吃都行;但是死掉後才被捉住的蝗蟲,因為肚子裡還有東西,味道腥臭不能直接吃,必須要用火烘烤乾,磨成粉才能取少量拌在其他東西里吃。

就算不給人吃,讓雞鴨作為飼料吃掉,也不能作為主要飼料,否則異味會進入家畜的肉裡,如果一定要用這樣的飼料,需要在宰殺前七八天就停止使用這樣的飼料,讓雞鴨代謝掉這種味道。

宋守真抱拳應下,他知道劉承宗說的烤箱,是烤弓用的烘箱,有弓的人家裡都有這個,主要是雨季給弓防潮。

而點火滅蝗,則是唐代姚崇滅蝗時的好辦法,在夜晚點火吸引大量蝗蟲降落,隨後再燃起大火將之燒死,這種方式一般用在荒地上,俗話說刀耕火種,放過火的土地,土質會變得疏鬆有助於開墾,也有利於荒地的開。

“如果你們做的夠快,趕在新生的蝗蟲從地下爬出來之前殺光他們,但我估計殺不完,就趁它們還沒長出翅膀捉住、殺掉,然後整個冬季,動百姓在平地上用牛翻耕,趕羊群往來踐踏。”

“有蟲卵的地方多為荒地,會有蜂窩狀的小洞,在河灘亂石的蟲卵,撒石灰澆水,把它們煮死;在山地或高地夠不到的地方,就用噴筒噴灑藥水,把它們藥死。”

噴筒就是唧筒,灌了火油就是噴火筒,灌水就是滅火器,灌了藥水就能噴農藥。

在明代,對付蝗蟲的藥水比較簡單的是濃鹼水、陳醋液,或者百步草、嘉草、莽草、牡蘜這些有毒的草藥汁調配成藥水。

“除此之外,就算我們把河西蝗蟲盡數除掉,來年春、秋兩季還是會有大量蝗蟲過境,一方面要做好準備,家家戶戶都要備好捕蝗的口袋、掃帚、皮掌;另一方面,今年秋天種植冬青稞、冬麥,明年夏季收穫,避開蝗蟲繁衍的時間。”

“臨桃府的幾個縣,縣令、縣丞、典史都有空缺,就要從你們四十位鄉官裡選出來,所以這次在各鄉帶隊捕蝗,你們也都看著隊伍裡可以提拔的可造之才,都挑幾個心腹,將滅蝗的法子傳授出去,爭取把蝗蟲滅個乾淨,後面我還需要你們這些人到鞏昌府、甚至固原等地去。”

劉承宗一口氣把自己總結先人滅蝗辦法說個通透,這才終於鬆了口氣,對眾人道:“等到年後青黃不接,各縣給百姓開倉借糧,就不用你們操心了,河湟那邊自會把糧運過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