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海軍學院(1 / 2)

寫著靖海伯三個字的牌匾已經掛起來了。

伍文定也修了書信給自己在寧波的家人,同時派人前往迎接。

他現在是伯爵了,不一樣了,按照規定,他可以蔭一子進入國子監、書院或是軍學院。任其選擇,主要看各家自己需要。

勳貴之家的子弟一般還是喜歡到軍學院去。

寒窗苦讀還是不容易的,加上朝廷也給軍人開了不少路,在正德朝領兵不是什麼壞的差事。

又過一日,天子帶著靖海伯巡查軍器局,觀禮要裝於船隻上的大炮,期間談到一事也讓伍文定感到振奮。

皇帝有意成立水師學院。

聲音已經放出來了。

不久內閣宣其來見,此外,戶部尚書何鑑、外務大臣顧佐悉數到場。

伍文定久不在京師,都不知道現在紫禁城是這樣的作風,那邊天子一句話,這邊就要見到動作。

這種作風是朱厚照明確要求過的,做事情拖拖拉拉的必定受到清理,哪怕是陽奉陰違,時間久了皇帝又不是笨蛋,一樣看得出來。

而且皇帝從來只看結果,花樣再多,要把事情辦成。

楊廷和上來開門見山,其他人也無廢話,令伍文定印象深刻。

“軍學院的成功皇上一直引以為豪,本身也確實為我大明培養了諸多戰場良將。自然的,皇上就想到了水師學院,今日本官特地邀了靖海伯,其實靖海伯不講,這道理也簡單,水戰與陸戰還是很不同的。”

伍文定很肯定,“非常的不同,海上作戰更加考驗士兵對於艦艇、武器的操控,更加考驗艦隊的統一指揮,大水無情,而且光有勇狠是不夠的,船不如人,炮不如人,再勇也是無用。當時皇上與我一提起水師學院,我便滿口答應下來。”

“到時可能需要靖海伯推薦幾位知海戰、善海戰的將校過來充任老師,此外開門授課,總要有些書本,這些東西旁人編纂那都是胡說……”

伍文定自然沒二話,“但有所需,閣老儘管開口。”

“那麼,便是戶部這裡,何尚書,皇上親自交代的事,銀兩方面可有短缺?”

“沒有,軍學院設立之初已三十萬兩銀子起家籌備,如今也可仿效,閣老只管給皇上上奏本,戶部的意見由下官署名。”

大明現在是有錢、有人,至於地皮,那都不能算是問題。

不過他們這一商量,把東西送到宮裡的時候去叫皇帝給退了回來。

朱厚照對他們說:“朕近來在想,水師作為傳統的叫法當然沒有問題,不過陸地上的叫陸師,好像有些怪異。因而還是想著統一改掉吧,從此以後我明軍就把這個規定講清楚,大明的軍備力量分為陸軍和海軍,京師裡原軍學院更名為陸軍學院,籌備中的水師學院定名為海軍學院,如此一來,通俗易懂,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不難理解。”

楊廷和等人對這一點雖然意外,不過覺得這是小事,所以全都應承了下來。

隨後,天子又對眾臣子說:“你們上稟的這些做法,朕沒有太多的意見。不過海軍學院的校舍不可過於簡陋,要請人出圖設計建造,陸軍學院和海軍學院從今以後會是我大明規制最高的軍事學府,要體現明軍的榮耀,士兵的榮耀和大明的國威,要讓進入海軍學院和從海軍學院走出的軍人以自己的身份為榮。”

這是所謂務虛和務實之別。

因為國人總是過於憎恨務虛,繼而偏見的人為一切的務虛都是不好的。

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有些時候務虛還是要搞一搞的。

當然,這樣一來就有些‘大興土木’了。

楊廷和略有憂慮,“皇上,有時僅僅修繕一座宮殿,都需要上百萬兩銀子呢。”

“那又不是宮殿,那是校舍,朕要的是氣派,不是說處處都用名貴的材料。”

嗯……這就要仔細的籌謀考慮一下了。

“是。”

“但是海軍學院的骨架可以先搭起來,暫時借用一些陸軍學院的校舍好了。”

現在的大明一堆會做官的人,其實相對缺乏會做事的人。

當初軍學院的設立其實是大有效果的,所以現在明朝湧現了馬榮、凌衛鋒、韓十二郎等一堆將領。

其他方面嗎……

唉,總歸是開始做起,慢慢來。

其實也比較缺少懂產業的官員,所以邢觀升官才像坐火箭一樣。

“最初的人員優先從水師衛所裡選取,靖海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