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玉玦(2 / 4)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蕭暥沒說,這兩年南征北戰,他傷病交加,身體與日俱下,這次他總算在大梁休養了半年多,才積蓄起一點力氣,只求此戰一鼓作氣,與北宮達一決勝負。

雖然他知道,此時和北宮達決戰,其實時機還不成熟,但他的身體不能再拖了。

東北嚴寒,若這一次打不下來,再過兩年,他怕自己連劍都拿不動了。

今生想統一這山河,就成了一場泡影。

這一戰是他的一場賭博。

“等到軍糧一到,就和北宮達開戰。”他靜靜道。

帳外北風呼嘯。

***

御書房裡,門前掛著厚厚的暖簾,炭火燒得很旺。

皇帝夜召幾位輔政大臣,商討為前線籌糧之事。

結果這不商討還好,一商討就成了訴苦大會了。這些官員當然不敢直接把矛頭針對蕭暥,所以都一個勁兒地向年輕的皇帝倒苦水。

這仗都打了兩個多月了,朝廷各部都難啊,再這樣打下去,國庫打空,年都沒法過了。言外之意,要求前線退兵。

太宰楊覆道,“陛下,東北的戰事一拖再拖,國庫虛耗,上次的那一萬石軍糧,都是臣七拼八湊來的,還向大梁米商強徵了部分,搞得商戶頗有怨言,現今又要徵調十萬石的糧草,老臣委實為難啊,求陛下給老臣想想辦法。”

武帝不動聲色,並不急於表態,問,“諸位臣工有什麼看法?”

薛司空慢條斯理道,“北宮氏在東北經營三代,實力雄厚盤根錯節,蕭將軍想要一戰圖之,過於操切,實不可取,我們應該勸導,而不是一味地遷就,予取予求。耗空了整個雍州的底子。”

柳尚書跟著道:“依臣之見,陛下在回信裡可以適當暗示一下這大梁城的困境,讓蕭將軍知道,陛下的為難之處,也就不會……”

“就不會來催軍糧了是嗎?”武帝凝眉道,“前線未分勝負,你們已經想著如何退兵了?”

“這……”眾人相互交換了個眼神,面有尷尬之色。

薛司空打圓場道,“陛下年輕氣盛,更看重沙場兵勝,但戰爭不僅是調兵遣將,更是糧草物資綜合國力之較量,我們的實力不及北宮達,消耗不起。”

楊覆跟著一攤手,“陛下,眼下大梁實在是徵集不了那麼多軍糧啊。”

武帝長眉微斂,骨節清勁的手在寬大的袍袖中暗暗攥緊,“如果諸位覺得為難,糧草朕親自督辦。”

這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哪有天子親自督辦糧草的,要朝臣做什麼?

雲淵上前道,“陛下,臣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解燃眉之急。”

武帝立即道:“大學士請講。”

雲淵道:“大梁城中多有世家大族,光是擁有土地田產千傾的就不下百戶,朝廷可徵集各大世族的餘糧,以供前線。”

武帝首肯,“可行。”

楊覆道,“陛下三思,我們還要倚賴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援,若強行徵糧會引起他們的強烈牴觸,造成大梁城局勢不穩。”

武帝明白,九州千百年來的門閥制使得各世家大族樹大根深,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他略一沉思,道:“這不是強行徵糧,這是借。”

眾人俱是一怔,看向這年輕的君王。

武帝道:“這些糧食是朕向各大世族借的,也是各大世族顧全大局體察國家的艱難,年後朕會按照市面的紅利還給他們。”

“陛下謹慎。”薛司空提醒道,“若蕭將軍這仗一直打下去,年後陛下若還不出怎麼辦?”

武帝道:“朕會想辦法。”

薛司空聞言,眼皮微微一抬,知道此事不用再議,武帝心裡已經有了決斷。甚至有了背水一戰的決心。

這年輕的君王傾舉國之力,助蕭暥打這一仗,為什麼?

他還不到二十歲,今日議事卻表現得沉穩冷靜,頗有明君的風範,任何方面都無可指摘,除了一點。

薛司空別有意味的目光投向了武帝。

皇帝和皇后大婚已有兩年,至今卻沒有一男半女。甚至也不見皇帝有任何納妃的意思。

坊間連陛下不近女色,簡直如同清心寡慾的老僧一般。

但是今日議事來看,陛下血氣方剛極有主見,並非心性寡淡之人,薛司空沉下眉,這就頗為耐人尋味了。

三天後,糧草籌齊,發往前線。

雲淵看著運糧的車馬駛出大梁城,道,“陛下,這場戰爭短時間內看來是結束不了,陛下要做長遠打算。”

言外之意,現在就要考慮各世家大族的糧秣怎麼還的問題了,無論是拆東補西,還是別的什麼途徑。

武帝靜靜道,“朕已有辦法。”

五天後,大梁城入冬的第一場雪悄然落下。

曾賢急匆匆地一路小跑進了御書房,面有喜色,“陛下,江南的糧到了!”

武帝豁然起身,“走,去看看!”

方寧凍得打了個噴嚏,抱怨道,“西陵哥說好了兩不相幫,結果讓我們大冷天跑那麼遠送糧。”

魏曦笑道:“西陵哥為的是社稷,陛下親自給西陵哥寫信,能不借糧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