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為大明而戰(2 / 2)

小說:順明老花鏡 作者:特別白

可衝鋒半途中,人人都是發勁狂奔,陣線早就是散的一塌糊塗,可登州軍的騎兵就是在這個緊要的當口插了進來,時機尋找的極準,這一下徹底的打垮了正面步卒的攻擊。

軍紀森嚴是一回事,崩潰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眾人只是顧著此時逃的性命,那還想著時候軍紀如何處罰,漢軍佐領李銳和他直屬的督戰隊,這次無論如何也是止不住陣腳了。

本來這三順王系統的人還在那裡大砍大殺,可僅僅是一會就是支撐不住了,完全崩潰的漢八旗士卒和朝鮮火銃兵開始跟著督戰隊砍殺起來,自己的內部已經是亂成了一團。

現如今登州軍的正前方,韃虜軍隊步卒的進攻已經是被徹底的擊潰了,但局面也是攪和成了一鍋粥。

登州軍的騎兵、韃虜兵馬的漢八旗和三順王系統的步卒,朝鮮火銃兵都是摻雜在一起,而且膠州營的火銃兵離開本陣已經是太遠……

馬上就要圍起登州軍大方陣左、右和後三個邊蒙古輕騎,從左到右的繞圈,整個的大隊運動已經是越來越緩慢,運動中的騎兵也漸漸的轉向,馬身漸漸的朝向膠州營登州軍的陣列,剛才還是聲勢煊赫的騎兵大隊繞行,此時卻變得越來越沉寂和安靜,有些半死不活的味道。

太陽已經是偏西,登州軍在一步步的接戰中都是取得了勝利,可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感覺到輕鬆和得意,從趙能到普通一兵,每個人都是愈發的緊張和害怕,次次勝利,士氣反倒是有所降低。

一直是在那裡觀察著戰局的奉命大將軍阿巴泰狠狠的一揮手,沉寂了半天的鼓聲轟隆隆的響起。

已經是在登州軍三面布好的蒙古騎兵聽見鼓聲之後,稍微調整了下馬匹的方向,剛才已經是變得差不多了。

本來漸漸靜下來的佇列之中,突然爆發出巨大的鼓譟,每個蒙古騎兵都是大聲的吆喝怪叫,不顧一切的催動馬匹朝著內部的登州軍方陣衝去。

除卻前面打成一鍋粥之外,其餘的三個方向,登州軍這三個方向的長矛兵和火銃兵早就是嚴陣以待。

看著蒙古騎兵大呼著衝上來,各個陣線的火銃兵在軍官的命令下立刻開火,陣型足夠稀疏,但排在前面的騎兵還是紛紛倒地,但實際上殺傷的並不多,馬匹方才的環繞奔跑已經把馬匹跑熱了身。

此時的發動,馬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最快的速度,前排的騎兵倒下,後面的騎兵根本沒有在乎,直接是提馬躍了過去,騎兵一衝起來,因為人和馬匹架起來的質量極大,慣性也是不小。

在跑快了之後,想要轉向掉頭都是極為的困難,而且人是群體性的動物,幾乎是萬人以上同時發動的衝鋒,每名騎兵都想著有這麼多同伴在身邊,我被打中的機率一定是小很多,自覺地非常安全,而且如此多的人衝鋒,就算是想要掉頭,也會被身後和身邊的戰友撞翻踩死。

蒙古八旗是和滿洲八旗一樣的體制,命令下達和執行自然不必說,草原上這些跟隨過來的牧民卻也是被鼓動一番,血統尊貴的科爾沁貝勒圖裡琛派人過來宣講:

“大家來到這無依無靠的明國地方,每個人都是搶了很多的好東西,如果不把眼下的這支漢人的軍隊打敗,不光是搶來的東西拿不走,恐怕連性命都要丟在這異國他鄉,想想在草原上還有等著你們的父母妻小,拼命衝吧,在這場戰鬥中獲得更多的財富甚至是功名!!”

身處異國他鄉,這就等於是絕境,搶掠來的金銀財寶和更多的錢財,這就是誘惑,父母妻小,這就是親情。

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有種種的因素鼓動,這些蒙古牧民們也都是紅了眼準備拼命了,他們儘管是牧民,可畢竟是整日裡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也會張弓射箭,這在戰鬥中就已經是足夠了。

如果以上種種還不能逼他們衝鋒的話,在他們的外圍還有凶神惡煞,經過豐富軍事訓練的蒙古八旗,這也是一種意義上的督戰隊。

很多士兵被環繞著奔跑的蒙古騎兵弄慌了,在鳥嘴勾上的火繩熄滅,還有的已經是開槍射擊,手忙腳亂的一直在裝填彈藥,這還是在蒙古騎兵衝鋒之前的事情,這在衝鋒的時候本身就留下了空擋。

第二排的射擊也不會好到那裡去,錯誤百出,在戰場上經歷少計程車兵們,面對朝鮮火銃兵和漢軍士卒那樣的僕從軍的時候還有足夠的鎮定和信心,但要是面對聲勢如潮的大股蠻族馬隊,很多人就開始驚慌失措了。

第一輪的射擊,就已經有漏網的騎兵衝到了跟前,好在是被士官和一些沒有開火的火銃兵們結果,但第一輪射擊結束,進行裝填彈藥的時候,蒙古騎兵已經是衝到了足夠近的距離,這些蒙古騎兵有勇氣衝鋒的都在後面督戰,前面這些的攻擊手段就和阿巴泰吩咐的完全一致。

他們就是拿著弓箭朝著前面敵人的方向射出去,根本不考慮什麼準確,但這些蒙古騎兵彎弓搭箭對準的方向就是密集的步兵方隊,真和那句話一樣,就算是把手中的箭簇和弓丟出去都能砸到人。

這一刻證明文學作品中所提到的“箭雨”這個詞,並不是華麗的修辭,而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站在前列的火銃兵頓時是被射倒了不少,火銃兵的陣列一變得稀疏,本來心中還有些害怕的蒙古騎兵們頓時是膽子大了起來,馬匹依舊是向前衝鋒,他們都是抽出了玩到,提起了木槍。

“退!!去長矛方陣那邊!!!”

登州軍火銃兵的主要力量都是被放在了正面,對付朝鮮火銃兵他們可以列出五排左右的陣型,可在其他的三面,只有兩排。

火炮、騎兵還有大部分的火銃兵都是被排列在前方,當然,趙能和登州軍的軍將們也不是白痴,其他三面力量的確是薄弱,按照他們的設想是敵人從正面攻來,自然要在正面佈置大部分的力量。

如果其他三面受敵,那麼佈置在前方的力量則會及時的做出機動,到其他的方向去應急。

但方才阿巴泰好像是僵硬的戰術動作,給人一個誤會,那就是韃子的大軍只是會在正面一個個兵種和部隊的來試探,沒什麼變化,只要把正面和前方的進攻見招拆招的化解掉,那就萬事大吉,這個戰鬥或許就可以這麼打下去,直到登州軍勝利。

但朝鮮火銃兵派出來之後,缺乏機動性的登州軍,只能是用前排優勢的火銃兵來應對,並且為了擊潰這一股聲勢浩大的步卒,還要把騎兵的隊伍安排上去。

在正前方的亂鬥,把登州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兵種給糾纏住,然後蒙古馬隊發動衝擊,靠著人數和機動力上的優勢,擊破登州軍外圈那三面薄薄的火槍屏障。

趙能也看見了其他三面的亂象,但現在他也無法分兵去救援,前方的火銃兵和長矛方隊距離太遠,而且這火銃兵的陣線前進不難,但要是以同樣的速度退回來卻是很難,那些還沒有完全潰散掉敵軍步卒沒準會跟著屁股殺回來。

更不要提已經是漸漸列成一個個大方隊的滿八旗騎兵,那邊一直是在列陣而沒有動,這就讓正前方的部隊調動、戰術安排要謹慎更謹慎。

剛才大砍大殺的騎兵總算是聚攏回到了趙能的本陣,目前這支騎兵就被用來填補,火銃兵和長矛方隊之間過大的空隙,避免被兩側和正對的敵人插進這個空隙來。

在其餘三個方向,每一名火器統領都是按照操典和訓練的要求發出了同樣的命令,所有的火銃兵立刻退入長矛方陣的間隙之中,讓長矛兵來應付衝過來的騎兵。

對於明軍突然退卻,蒙古騎兵們倒是估計不足,本來要在衝撞前減緩馬匹的速度,沒想到那些方才雖然有些慌亂卻很勇敢的火銃兵突然朝著內圈跑去,他們又要重新抽打馬匹加速。

第一輪箭支射完,每名蒙古騎兵都開始揮舞武器衝鋒,朝著已經有些慌亂的登州軍軍陣衝了過去,這樣的衝鋒速度,在馬上的騎士已經很難做出拉弓射箭的動作,只能是把武器儘量前伸,上身儘量的趴伏在馬身上。

現在和他們面對的是長矛方隊了,膠州營登州軍的軍官都是大聲的吶喊下令:

“長矛兵,拒馬!!”

長矛紛紛的放平,最外沿計程車兵們大喊著給自己打氣:

“為爹孃,為山東,為大帥,為了大明!!”

從三面的外沿到中心,從手持長矛的普通士兵到正在緊張指揮的趙能,人人都是大聲的喊了出來:

“為大帥,為了大明!!”

這場戰鬥,膠州營為了大明而戰,為了華夏而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