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我的地盤,聽我的!(2 / 5)

行軍至漁陽與章武臨界,公孫瓚下令駐紮營地,而後與趙雲商議偷襲袁紹的事情。

袁紹軍營之中,有龐大的謀士天團,最早跟他的少年時好友許攸,出身荀氏大族的文人荀諶乃是荀彧的胞兄,更有在河間城一戰中出謀劃策的田豐,另有沮授、逢紀、審配,這些謀士之中,有幷州、冀州當地的文人,也有隨著汝南袁氏一同遷徙而來的汝南士林。

每一次袁紹要攻打誰的時候,他手底下總有至少兩個派系的文人相爭進言,袁紹自得於自己人手眾多,又自詡為明主,善於聽取建議,又不會為下屬所左右,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對於手下眾派系之間的平衡做的很好。

每每有不同的人進諫,袁紹聽後也已經習慣了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正如郭嘉評論的,袁紹看似禮賢下士,實則根本不聽下屬們的建議。

袁紹: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我是主公,我的地盤我說了算,聽我的,沒有錯。

袁紹: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袁紹:我不管幾個,我要全部搞定,我再說一遍,全部搞定,不要問我幾個,全部搞定就是了,聽我的。

袁·霸道諸侯·紹,不聽勸告不回頭,總之都聽他的就是了!

貂蟬派遣來找聯合袁紹的人名為閻柔,是個戲多的文官,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著幽州牧深陷苦難。請求袁紹出兵聯合,派人去救她。

袁紹早就聽說了貂蟬與公孫瓚戰況激烈的訊息,對閻柔所說的話語深信不疑。

現在袁紹一心要攻幽州,沮授苦口婆心勸他:“主公你再等等吧,現在天氣寒冷,兵將們都不好作戰,我們屯兵在章武已經把戰線拉得很長了,糧草還沒有全部運到,後方運糧草的兵將們因為行路不方便本就行得慢,我軍中現在的糧草真的不多了,將士們都凍著呢,禦寒的衣服只夠精銳們穿著,普通的步兵若是得了風寒倒下很快就沒命了,就連我們的戰馬都受不得寒冷的天氣。”

像沮授這樣苦口婆心、忠言逆耳、直話直說的謀士是不得袁紹寵幸的,比起他,人小嘴甜,善於拍馬屁的郭圖顯然更得袁紹喜愛。

郭圖說道:“我們的戰馬不能作戰,公孫瓚還沒有戰馬呢!我們的兵將們受不了嚴寒,比我們更窮的幽州能有足夠禦寒的冬衣給兵卒們嗎?糧草沒有,敵人有啊,我們打下了章武,拿下了章武的糧倉,足夠我們大軍吃上好幾個月呢,漁陽是公孫瓚最重要的根基,他定在那邊屯了更多的糧草。只要打下他,還怕沒有糧草嗎?”

“郭圖說的不錯,我們現在的糧草還是足夠用的,章武的糧倉夠我軍揮霍,哪裡還需要後續的補給支援,”能打劫到公孫瓚,袁紹可高興了。

曾經他懼怕公孫瓚的鋒芒,為了發展幷州與冀州,鞏固自己的根基而委屈求全,更是將渤海太守印節給交出去了,結果呢?被那對公孫兩兄弟坑得夠嗆,袁紹差點沒氣死。

現在他底氣足了,定要一雪前恥,有三十萬大軍在手,手下良將謀士也全部到位,袁紹劍指公孫瓚,定要搞死他才好。

沮授心頭拔涼拔涼,他怒視郭圖,而郭圖笑容甜中含毒,渾然不懼他的冷眼。

郭圖是袁紹最喜愛的謀士了,袁紹就愛聽這位狗頭軍師的意見,而他也確實是袁紹手底下謀士中最甜的崽,外表甜而無害,看上去就是個聰明的崽,又會來事情拍馬屁,像沮授、荀諶、逢紀之流全都都得靠後,就連與袁紹在少年時期就關係最鐵的許攸都比不上郭圖受寵。

早些年討伐董卓時期,加入袁紹隊伍的荀諶曾經在袁紹帳下輝煌過一時,也曾做過最受袁紹寵愛的崽這個位置,只可惜後來他漸漸淹沒在了人群中,被有了新人忘舊人的袁紹給拋在了腦後。

但凡是派系相爭,荀諶從不參與,袁紹每做一個決定都不聽他的,一來二去他也不再提意見,默默減少了自己的存在感,只做好手裡的事務。

荀諶在冷眼旁觀,也在評估,袁紹究竟還剩下幾分明主資質。

亂世之中主擇士人,名士亦擇主,可堪謀主之資的荀諶收斂了自身才氣與鋒芒,阿諛奉承的小人郭圖上位耀武揚威,手底下其他謀士派系相鬥,這就是袁紹手底下文官團體的現狀。

最終,袁紹拍板決定:“聽我的,打漁陽。”

袁紹:都聽我的,你們不要鬧了,我不管你們怎麼想,都聽我的!

郭圖揚揚得意:“主公也贊成下臣所言。”

逢紀、許攸等人停止了爭吵,紛紛贊同起了袁紹的意見,跟著一起拍起馬屁來。

許攸,這位少年時期就與袁紹、曹操相識,自詡為最瞭解袁紹的崽,誇起人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荀諶面無表情,恭敬退下:“一切單憑主公意願,諶無反對。”

沮授有苦難言,憋地難受,又不可表現自己的不滿。

前一個表現不滿的直臣袁紹是如何對待的?

袁紹: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解決,要不我覺得你別幹了吧!

有前車之鑑,沮授只得黯然退場,徒留郭圖鞍前馬後跟隨袁紹,吹牛打屁還建議他出騎兵。

“主公,公孫瓚沒有騎兵了,他沒有馬,我們有馬!”

“我們的騎兵可都是幷州鐵騎,衝鋒殺步兵是鋒利無比,輕而易舉的事情。”

“以我們的強項攻擊公孫瓚的弱項,事半功倍啊!”

袁紹深以為然,當即便召集了自己手底下的武將天團。

最為勇猛的鞠義是袁紹手底下將領之中的扛把子,身為涼州出身的悍勇之將,精通羌人戰法的鞠義無疑是袁紹騎兵部隊的領頭人。

此前去探查訊息,得出公孫瓚戰馬受損的智將顏良,以及他的小夥伴文丑,二者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卻自認為讀過書很聰明,是袁紹手中的左右兩大天王。

此外還有在袁紹攻取冀州後投奔他的張郃,不得袁紹器重,至今只是任職校尉。另有高覽、蔣義渠、牽招、淳于瓊、韓猛等人。

袁紹帳下的武將團體比文士團體更加的百花齊放,爭相鬥豔!

最厲害的崽鞠義常年奮鬥在與公孫瓚戰鬥的第一線,手底下的精銳常年與遊牧民族作戰,驍勇猛進,更有善於用強弩之術的私兵,專克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鞠義驕傲放縱,自認是袁紹最重要的第一將帥,聽聞袁紹調遣要去攻漁陽,拍胸脯保證道:“有我先登營在,公孫瓚失了白馬,那些義從根本就抵擋不住我們的鋒芒!”

於是鞠義召集人馬,抄起大刀,帶領手底下最精銳的騎兵,最厲害的強弩兵浩浩蕩蕩往章武與漁陽的邊境而去。

郭圖氣憤地對袁紹道:“主公,鞠義將軍自持有功而目中無人,太不將您放在眼中了,我當然不是建議主公在現在這個時候與他鬧不合,只是心中不憤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