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賈詡挑唆(2 / 2)

儘管她說得很嫌棄,小蟬卻能夠感覺到她對呂布的關心。她感嘆道:真是彆扭的人啊!

不久,呂布一瘸一拐地走出了營帳。

高順前來彙報軍務,連連在呂布耳邊誇獎貂蟬,儼然一副迷弟的模樣:“軍師大人巧思敏捷,智謀超群,若非她力纜狂瀾,我們也不會這麼快就拿下牛輔與李儒,長安那邊將軍也不用太過擔心,皇浦蒿已經率軍前去支援,有那位老將鎮場子,抵禦李傕與郭汜不在話下。”

這誇獎的話就像是兩隻巴掌直接朝他臉上扇過來,啪啪作響。等於是當眾說:將軍你闖了大禍,要不是有軍師在你肯定完蛋了。

親兵們都心驚肉跳的,按照以往,以呂布的脾氣早就發怒了,沒想到他這次不僅不生氣,反而還贊同高順的話。

他早已經在與貂蟬的相處中摸索出了與母老虎共處一室的真諦,他這位師妹吃軟不吃硬,與其跟她硬剛,不如服軟,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呂布心裡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看貂蟬對自己還算關心,處理軍務來遊刃有餘,有心招攬她來自己帳下做事,

至於流言蜚語所說的感情問題,呂布可謂是坦坦蕩蕩,沒有半點兒旖/旎心思。他只喜歡溫柔體貼、柔情似水的女子,對母老虎敬而遠之,以貂蟬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去招惹的。

做不了枕邊人,做上下屬確是可以的,況且她還那麼厲害,智勇雙絕,乃當世罕見的女中豪傑,能與她做朋友,做同僚,做上下屬都是令人神往的事。

張遼也是個愣頭青,他見呂布果真收斂了自己脾性,虛心承認自己錯誤,而用心聽貂蟬給他分析的長安局勢,更是連連點頭,贊同即刻回長安與王允瓜分長安軍政兩邊大權,深信呂布對貂蟬有意思。高順每次勸他,還被張遼一通歪理給帶歪了。

呂布軍中似乎也預設了他們戰無不勝的將軍墜入了愛河難以自拔,時而會聽見有人交頭接耳說道:“軍師大人貌若天仙,武藝超群,還有頭腦謀略,將軍有此紅顏相伴,實在是好福氣。”

“沒看將軍日日找軍師切磋嗎?定是找機會培養感情追求美人呢!”張遼信誓旦旦說道。

呂布:這攻擊、這防守,這步伐,定是李彥的徒弟,是我師妹沒跑了!

而荀攸,他在來到營地後家中僕從都受到了保護,兵卒也多以禮相待,因此他可以肯定呂布之軍在貂蟬命令下不會與他為難,而貂蟬對他也並無惡意。

他到時,恰好目睹了呂布與貂蟬切磋武藝的時候,兩人打至酣暢淋漓,氣喘吁吁,還打出了“兄弟情”,一副哥兩好得模樣以拳相對,就連傲然齜牙的表情都那麼相似。

貂蟬想道:呂布這人直爽,與他擦不出火花,當作朋友來交好倒是自在極了,看來他也是有幾分優點的。

呂布則想道:師妹這母老虎雖然性子令人一言難盡,卻是難得的赤誠人,當作好兄弟來相處切磋,竟感到暢快淋漓,處處與他一拍即合。

荀攸見此,停頓了一下,恍然大悟想道:原來如此,軍中留言多以訛傳訛,這軍師貂蟬分明與呂布是有血緣關係的,否則怎會如此相似,世人受貂蟬絕色外表所迷惑,他卻不會,荀攸以自己親眼所見來斷定,他們定有親緣聯絡!

荀攸知曉此去潁川路途已不安全,更會路過郿塢,那是董氏宗族所聚集之地,郿塢此後定會有大亂,呂布不動手,自有人會率軍前去屠滅董氏,他若要回家鄉,不如在此軍中等候一段時間,等塵埃落定。

他不由深思:若繞遠路,山中多匪患,也是不安全的。於是他前來拜見兩人,問及可否隨軍一段時間以謀求保護。

對於於人方便,又並不妨礙到自己的事情,貂蟬自是答應的,不過呂布才是大軍主將,她不由看向呂布。

呂布擺了擺手,不甚在意地應下了。

荀攸心下更加肯定,貂蟬就算不是呂布的妹子,也定是他的親屬家人,否則驕傲如呂布又怎會願意為他人屈就呢?

對於同樣出入朝堂的朝臣,呂布對荀攸有幾分瞭解,他私底下對貂蟬說道:“荀攸乃潁川大族荀氏族人,荀氏則是支援漢室的忠信之臣。他們都是漢帝身邊的中堅重臣,此時荀攸辭官歸鄉,定是不看好長安現在的局勢。”

貂蟬勾了勾唇:“王允自詡為漢之忠臣,你且去親自看看,他究竟是借帝王之名行權傾朝野之實,還是真心培養漢帝,權利使人利益燻心,從當年的何進,到董卓,再到此時的王允,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這個朝代已經腐朽沒落,從根上腐爛了。”

她目光冷靜,眼光毒辣,說出口的話語振聾發聵、引人深思,呂布所受震撼不小。

他念及自己出城前王允的舉動,心下已是有了判定。

這時,呂布軍中百夫長前來求見將軍,對他彙報道有兵卒逃跑之事,呂布正待暴怒,視線瞥到氣定神閒等著看好戲的貂蟬身上,忽然彆扭起來,覺得原地生氣遷怒下屬非常掉價,不利於他展現自己的雄風。

在貂蟬面前,呂布總有一種想要炫耀自己強大的潛意識,總想壓她一頭,以展現自己比她厲害,那是雄獅領地意識的本能。

而此時,他也因不想丟臉而在貂蟬面前收斂了脾氣,冷靜地安排下屬整頓軍中,對於逃走的兵卒,若抓到則以軍法處死,若沒有抓住則不去管他們,而後他率領大軍,一路往長安城回去。

卻說李傕與郭汜,他們聽聞董卓身死,第一反應便是想要投降,他們逃亡至陝西,心中惶恐不安,去信問王允:“若我們投降,朝廷會寬恕我們的罪過嗎?”

王允大怒駁回,直罵賊人痴心妄想:“罪孽深重之賊,唯有以死謝罪。”

彼時,王允掌握了朝堂,呂布追擊牛輔而去,全長安都聽他的話,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他耿直的脾性也上來了,誓要殺光董卓黨羽。

李傕與郭汜一聽王允要殺光他們,惶恐又憤怒,這時,原牛輔軍中的輔軍,董卓封的討虜校尉賈詡進言道:“左右難逃一死,兩位將軍不如召集涼州舊部放手一搏,若能借此拿下長安,做成大事也是可能的。”

賈詡此人不顯山不露水,卻有著詭辯的巧思與心機,他可不管李傕與郭汜的死活,他只知道,若長期待在這個地方,日後早晚是要被剿滅的命運,還不如禍水東引,以圖回到長安,在亂世儲存自身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百姓何辜,天下大亂與否,長安會如何陷入戰火,都與他無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