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賢外助(2 / 6)

小說:大唐第一女相 作者:顧四木

姜沃把銅錢託在掌心,銅錢上鑄著她這些年看慣了的‘開元通寶’四個字。

說來她剛穿到這兒來的時候,見了這四個字,還嚇了一跳呢:完了,穿到開元年間門了?

開元盛世是好,但只怕開元過不了幾年,就直接遇上安史之亂——到時候皇帝都要從宮中跑路,貴妃都得掛於馬嵬坡,何況是她們這些個宮女。

擔心了一日,才發現自己到了貞觀年間門,皇帝是李世民,頓時心情大好,穩了穩了。

後來才知,原來這‘開元通寶’是從大唐開國武德年間門就定下的四個字,取得是新國開新元之意。

媚娘已經將姜沃三份官職的祿米、俸錢,已經日常開銷人情客禮的使費都算了出來。她在算經濟賬上一貫很拿手。

“若是外頭的米價,如我問到的那般,鬥米四五錢,那麼你俸祿餘下的錢,能夠資助二十多個人。”

姜沃點頭,將方才進屋時就擱在桌上的幾張地契和鋪面契遞給媚娘:“剛開始肯定是夠的,將來人多也沒關係——我方才去見姑姑了,爹孃在宮外還為我留了幾間門鋪子,每年也有進項。”

這些契書,之前一直都是陶枳替她保管。

因女官不能出宮,陶枳還託了殿中省負責採買能出門的宦官,常去這幾間門鋪子轉轉。

一來幫著把賬目常拿回來自家查一查,二來,這般有宮裡殿中省宦官撐腰的鋪子,在東西市也算是有靠山的,做生意就不會被人欺了去。

姜沃也是這兩年長大了,陶枳唸叨起來,才知道原來姑姑一直在幫她料理這些事。

哪怕相處了好幾年,姜沃還是在不斷髮現新的,陶姑姑照顧她的事情。可見親人,血緣也不是必須的。正如她與陶姑姑,她與媚娘一樣。

*

媚娘將幾張契書看了一遍,似乎想說什麼,但卻放下不提。

先與姜沃說下一條。

“昨晚咱們就定下了,這‘助學金’,不可金額太高。”媚娘邊蘸墨邊道:“若是想著她們生活大不易,就將錢數定的太高,只怕會有人無心學醫,只為了這份錢財來,倒是白佔著名額。”

“再有,就是你說的,要設定年限——女醫們若是能上門去給婦人們看診了,那便可以收取診費了。這份助學金就可以停下,挪給下一個人。”

“這些都是咱們商議定的——但是,這邊上還有個詞,‘獎學金’,是什麼?”

這是昨夜兩人沒說到,但姜沃想到了,就順手寫在紙上的。

“助學金,是減輕生活負擔,未免有心向學的女醫,因為困窘和生計,不能來學。這獎學金,便是鼓勵她們學的多,學得快,儘早能把自己從學生變成老師。有格外刻苦,進步飛速者,當然應當另有一份獎勵。”

“再有……”姜沃笑道:“也可以設立‘介紹其餘女醫入門’的獎學金。”

媚娘也就笑了,將這裡圈了一下:“那這個錢數,倒要好生斟酌一二。”

姜沃點頭:“咱們先擬個大框,到時候請先生再定一定標準。”畢竟,女醫到底學多久算是出師,多久能開始教別人,還得專業人士敲定。

*

“最後一點,就是你說的那位‘橋樑女醫師’。”

媚娘在紙上畫了一座彎橋,一邊寫了孫神醫,一邊畫了些小人。

媚娘道:“你覺得,咱們昨夜討論出來的那位如何?”

姜沃點頭:“在個人資歷上,自然是極合適的。只是我還需要兩三日,先多瞭解一些她的境況,才好提起此事。”畢竟,這份‘傳道受業’是辛苦事,而且並非一日兩日之事,須得真心願意,才能持之以恆。

若是別人礙於情面才答應下來,將來又不願做了,彼此都要為難。

媚娘點頭:“是。”

終於將昨夜之事,一一敲定完畢,姜沃起身:“姐姐算了一日賬吧。你去窗邊看看綠樹多歇歇眼睛,我去公廚拎食盒回來咱們吃飯。”

“等一等。”

媚娘叫住了她。

剛才她看了姜沃名下幾間門鋪子的情形,就想說一事。

此時她指了一間門道:“若是自家不能常出去盯著,我倒是覺得,你這間門鋪子,直接賣出去也好。”

***

長安城。

崔朝推門進家。

聖駕到了九成宮,一大半朝廷也跟著過去了。但長安城內各衙署自然也要有人留守。

崔朝就先被安排在長安城內的鴻臚寺待一月,等六月再換去九成宮。

這般安排,倒不是像之前出使阿賽班國一樣,專門為難他給他苦差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