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忿的上官儀(2 / 3)

小說:大唐第一女相 作者:顧四木

但有過皇帝之前‘大改官制’,以及清理了一批跳的歡實的東宮屬臣後,剩下來的東宮屬臣,還都是能沉住氣的(或者說膽小的)。

失望也沒法子,繼續等吧。

反正太子會繼續長大的。

朝臣跟皇帝看太子的眼光當然不一樣。

在臣子們看來,太子的‘仁孝寬厚’簡直是太好的品質了。

因而在許多拎不太清的朝臣眼裡:皇帝不令太子理政,只是因為太子年紀不夠。那繼續等吧,總不能太子都成年了,政事也依舊握在皇后手裡吧?

然而東宮屬臣們還沒等到太子代掌政事,倒是先等來了皇后設立‘北門學士’。

*

起初,沒人把‘北門學士’當回事——

所謂北門學士,是因其衙署在北門,離禁中更近,入紫宸宮無需從南門進入,一路穿過各個署衙才能到(即上官儀晨起走的這條路)。

北門學士,官方稱呼是‘昭文館學士’。

裡頭的學士,也根本不是什麼朝廷重臣,原先只是一些從五品,甚至六品的弘文館官員。

皇后最開始設此‘昭文館’,詔令之上也只說是為編纂書籍。之後兩三個月,昭文館內確實出了幾本書,比如《臣軌》、《百僚新誡》。

文如其名,是論述何為忠臣能臣,令百僚借鑑警醒的。

之前皇后親手寫就一篇《外戚誡》,用來約束自家親戚,朝臣們還是交口稱讚的。但等到皇后開始令人修書訓誡百官,就有朝臣覺得不舒服起來了。

更令某些朝臣更難受的,還在後面——

因北門學士出入禁中更便捷,且又皆擅書寫文章,皇后竟然漸漸開始令他們草擬詔誥。

以至於現在,帝后之聖意,若要擬詔,不一定非要經過中書省。

上官儀的不滿不忿就來自於此:他深覺自己的職權被人搶了!

北門學士是什麼來歷?不過是些職位低末的小官,竟然因被皇后點中,就能做擬詔這等要事?

那置三省於何地?

*

上官儀也曾將對此事的不忿,上稟兩位上峰。

然而兩位中書令裡,杜正倫對此事不置一詞,上官儀提了兩回,杜中書令都毫無反應。

而另一位新中書令的反應,則更令上官儀憋悶——

龍朔二年底,王老中書令因年近八十,以年老致仕,新任中書令乃原吏部尚書王神玉。

王神玉做了上官儀的頂頭上司後,簡直給上官儀整的沒脾氣了:這位是什麼消極怠工的祖宗喲!

上官儀去向王神玉彙報‘北門學士’逾越職守之事,就見王中書令套著麻衣在修剪花卉。

聽他說完後,三言兩語就把他給打發了,雖然言辭很風雅,但話中之意卻很明顯:管好你自己,若是閒了就去多整點文書。

上官儀:……

他怎麼攤上這樣的上峰!

*

“唉,我怎麼攤上這樣的下屬?”

上官儀對王神玉很不滿,殊不知王神玉對上官儀也煩的很。

每回大雨後,王神玉都會回到吏部來,替姜沃看一看那株山茶花有無被雨水沖壞。

這回雨後,他照舊過來吏部。

此時王神玉邊細察花木,邊與姜沃說起上官儀來:“他身兼中書省與東宮兩處要職,不說管好自己謹言慎行,倒是成天想把頭伸到北門去,看看昭文館學士有無擬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