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該回京了(2 / 3)

只是製作技術很不穩定,質量有些不夠格成為官方用紙。

但現在又不同了,技術是跨越時空經過檢驗的穩定。

曜初拿了筆墨過來,將兩支筆皆是蘸墨後,分別遞給父母。

帝后起筆,皆是隨手在紙上寫了個‘敕’字。

敕,乃皇帝詔令之意。

這是帝王最常寫的字之一。

而媚娘下意識寫完後,略頓筆,又若無其事加了幾個字,變成了‘帝有敕令’。

皇帝倒未留意對面人寫了些什麼,他只是研究了一下兩張紙寫過字後的狀態。

“朕倒是覺得竹紙更好一些。侵潤保墨,濃淡墨痕皆宜。”

“媚娘覺得呢?”

“兩者都好。”

媚娘忽然想起之前姜沃一句話,說什麼‘小孩子才選擇,大人全都要。’不由莞爾。

笑過後對皇帝道:“陛下,竹紙雖好,但到底是蜀中才多好竹。”北方的竹子從質到量都不如蜀地,且北方許多竹子也不適合造紙。

若只選用竹紙作為官方用紙,就如同選剡紙一般,還要每年去蜀地徵買,運回長安。

媚娘把筆放下:“但北方倒是適宜種構樹。一來省了運紙之費,二來,也省了只用一種公文紙,又出現朝野間門皆以‘剡紙’為誇,人皆嗜利,剡溪趁夜斬藤私賣之事。”

姜沃也不只給曜初寫了信,給媚娘也寫了。

剡紙這些年短缺日貴,朝廷原也是下過禁令,不許剡溪之地私下砍伐古藤賣於外地造紙商戶。

但這種暴利行當,甭管哪朝哪代,若只靠律法禁止,都一定是禁不住的。畢竟為了百分百的利益,多少人連命都可以不要。

皇帝聞言頷首:“既如此,便都用吧。”

*

今日聽女兒說了如此多紙的事兒,皇帝很是欣慰:“曜初如今,真是獨當一面的大人了。”

“這樣吧,你既掌出版署,那安排朝堂逐漸換過公文紙之事,就曜初去做吧。”

換紙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

還要先安排技工去蜀地勘察建造紙署,直到竹紙,構皮紙穩定到一定產量能夠供應朝堂使用,才能徹底換過。

這之中牽涉許多部門:吏部、工部、戶部、甚至漕運等事。是件很考驗計劃能力,協調各部能力的差使。

曜初起身應下此事。

而皇帝又拿著這種新式竹紙對著外面陽光看了看紋理,然後笑道:“姜卿實在很擅長搗鼓這些新鮮事物。”

“她要的許多東西,剛開始的時候,還令人摸不到頭腦。”比如當時非讓船給她千里迢迢從倭國運火山灰。

起初誰聽了不覺得荒謬?

不過是灰土,外面不滿大街都是?

其實姜沃後來也明白了權力系統之意:她若不是宰相,沒有權力,很多事是絕對做不到的。甚至這些秘方在她手上,就是殺身之禍。

而皇帝這句話,倒是勾起了曜初的心緒。

曜初輕聲道:“父皇,我也是在籌措出版署之事上,才更加清楚地看到這些年姨母到底做了些什麼。”

“這三年,姨母並不在京中。”

“可我在出版署的每一日,做許多事的時候,都覺得……姨母好似就在我身邊。”

曜初在往前走的每一步,時常能發現姨母留下來的‘禮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